李慶 谷少偉
摘 要: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對我國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問題顯得日益突出,學校學科競賽體系建設也面臨歸口復雜、缺乏宣傳引導、教師缺乏熱情等諸多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從學科競賽體系、宣傳通道、制度保障三個方面的建設實踐介紹了學校開展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經驗,最后對基于學科競賽的創新型人才培養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學科競賽;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途徑。加強創新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1]。為了推進素質教育,高等教育就更加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2]。由于學科競賽對推進高校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改革、改善辦學水平、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研究基于學科競賽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就顯得非常重要。
學校學科競賽體系建設面臨的問題
1.管理體系有待明晰。學校學科競賽由多個歸口部門管理,教務處、學生工作辦公室、研究生院、團委、各二級學院等都有各自負責牽頭的競賽。在實際運行中,出現創新創業資源的分散及重復建設,各部門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分工不夠明確,一定程度存在步調不統一的問題。
2.宣傳體系有待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宣傳引導,學校長期存在學科競賽氛圍不濃厚的問題,不少學生會因為考研、出國等各類活動時間沖突而放棄學科競賽,半路退出的情況頻頻發生。
3.教師熱情有待提高。由于長期缺乏對指導學科競賽教師工作量的肯定,導致部分教師不熱心競賽,部分指導教師認為“學科競賽就是做公益”,致使有熱情的學生找不到競賽指導教師的情況時有發生。
基于學科競賽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實踐
1.建立規范的學科競賽管理體系。由于建立學科競賽組織管理平臺可以有效提升學校學科競賽的管理和服務水平[3],自2020年起,學校致力開展學科競賽的信息化建設工作。組織各學院、各相關部門完成學科競賽管理系統的培訓工作并正式啟用,完善了2017年至今198項競賽、逾萬條競賽獎項、指導教師信息的錄入,建立了良好的學科競賽信息化管理體系,對各類學科競賽進行入庫管理,既規避了競賽的無序發展,又可以指導現有學科競賽規范發展。在學科競賽管理平臺,既實現了不同學科、不同學院的學生組隊參賽、跨學科交流,又整合了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重點向已有入庫賽事傾斜。通過啟用本科生報告管理系統,開設各類高水平競賽的介紹和培訓講座,學校還邀請獲獎團隊或個人進行經驗分享報告,多角度推動學校學科競賽有序發展。開設不到1年,目前通過報告系統預約、簽到的學生已逾10萬人。
2.開拓廣泛的學科競賽宣傳通道。高?!半p創”教育要有效推進,必須創新思維與方法,推動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思維與方法的創新則需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融入“互聯網+”的發展環境,運用新媒體這一新媒介推動雙創教育工作[4]。學校開設了“北京化工大學創新創業”公眾號,專門面向本科生宣傳、介紹各類競賽情況,發布競賽報名通知和反饋獲獎情況,短短數月訂閱人數近七千人。學校還研制了“北化競賽云平臺”小程序,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展示、項目簡介、團隊介紹、原理展示、演示視頻等方式宣傳優秀學生作品。學校搭建了校級的“學科交叉工程創新實踐中心”,建成包括數字化工廠設計、先進材料、產品柔性制造、人工智能、綠色化工、生物功能材料六個學科交叉創新實驗室,建有生物與制藥類實物生產線、創客空間、創新創業展覽展示大廳等場所。通過各類宣傳展示活動,全面支持學生開展科研訓練、工程訓練、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此外,學校利用現有“學科交叉工程創新實踐中心”展廳,通過主題展覽、主題報告、主題競賽等活動,邀請本科生體驗創新教育的新思路,共享創新實踐的新成果。在2020年結束的科創周中,近3,000名學生參觀了展覽。
3.形成有效的學科競賽保障機制。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關鍵之一,是要著力培養建設一支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專兼職結合的創業教師隊伍[5]。為了鼓勵一線教師指導學科競賽,學校發布了《北京化工大學本科教學育人工作量認定方案》,對教師指導學科競賽、開設創新創業類課程做了相應工作量的認定,充分鼓勵教師帶競賽、出成績,并積極推動與學生專業學習相關度高、開設內容相對完善的競賽培訓轉化為創新創業類課程。同時,為積極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學校評選了校級“優秀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并把相關事跡進行廣泛報道。學校出臺了《北京化工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學分認定管理辦法》,要求本科各專業學生應獲得不少于4學分的創新創業教育學分方可畢業。根據2020年首屆參加實踐學分認定的學生情況,有五千余項項目為學生通過學科競賽認定了實踐學分,超過總認定人數的60%。
基于學科競賽的創新型人才培養展望
1.充實師資力量。學??芍贫ǜ鼮橥晟频募钫撸ぐl教師指導學科競賽的熱情。同時,要注重競賽指導教師的成長和進步,開展定期指導培訓,提升教師指導水平??裳埻庑O嚓P領域競賽負責人或指導教師開展講座培訓等;為教師提供學習平臺,組織教師參加學術研討等活動;為創新創業教育專任教師提供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的機會,通過切身體驗與實踐,教師可以獲得第一手經驗,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與指導能力。
2.完善課程體系。學??稍僭鲈O一批內容齊全、滿足不同年級需求的創新創業類課程。目前,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主要通過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組織參與創新創業大賽、短期模擬實訓實踐、創新創業沙龍等形式開展,下一步可利用現有資源,將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國際貿易、會計、統計等涉及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進行內容整合,形成創新創業類課程群。
3.提高品牌建設。學校正積極建設各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品牌,促進各學院形成“一院一賽”的新格局,推動學校由就業教育向創新創業教育轉變。但部分學院仍存在目標不清晰,任務不明確,在服務創新創業活動中角色缺失的問題。學校下一步將明確各類學科賽事的任務指標,將成果產出與績效考核進行掛鉤。學校將協助各學院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品牌,開展各類品牌建設活動,如創新創業榜樣評選、創新創業成果展、高水平創新創業報告等,推動各學院形成特色鮮明、品牌過硬的競賽。
參考文獻:
[1]武海英.加強高校創新教育[N].人民日報,2015-03-11(7).
[2]嚴薇,楊天怡,袁云松.學科競賽與創新人才培養[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12):107-108.
[3]胡沁涵,王亞男,楊季文,等.高校學科競賽組織管理平臺的研究與實現[J].福建電腦,2021,37(9):75-78.
[4]溫大勇.新媒體視閾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評《創新創業:思維、方法與能力》[J].新聞愛好者,2021(8):107-108.
[5]陳希.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高校人才培養全過程[J].中國高等教育, 2010(12) :4-6.
(作者單位:北京化工大學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