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琪 金玉婷 張薇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手術患者施以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乳腺手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采用隨機法對患者進行分組,觀察兩種不同護理模式對患者的影響。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認知水平優于對照組對比,p<0.05。結論:乳腺手術患者施以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患者認知水平,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高,該護理模式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乳腺科;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乳腺手術
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見疾病,此類疾病與患者激素水平紊亂相關。乳腺疾病多發在大齡女性群體,但年輕女性也可能發病。乳腺疾病范圍廣,包括乳腺纖維瘤及乳腺囊腫、乳腺癌、乳腺增生等[1]。乳腺疾病以手術治療為主,及時切除病灶,挽救患者的生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乳腺疾病手術中,圍術期護理工作對患者預后產生直接影響。在臨床研究發現,護理工作中提升患者認知功能,對改善患者預后,提升患者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針對我院納入的乳腺手術患者展開研究,施以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患者護理滿意度高,對疾病及治療方式有全面的認識,該護理模式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9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乳腺手術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法對62例患者分組,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1例,患者年齡在24-58歲,平均年齡(38.34±5.64)歲,病程在1-10年,平均病程(5.31±4.02)年。其中乳腺結節患者22例、乳腺纖維瘤患者24例、乳腺癌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
納入標準:患者均為初次發病,滿足乳腺手術標準,患者意識清醒,精神尚可,同意本研究,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將心、肺、肝、腎重大腫瘤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排除。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施以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入院教育及生活管理、術前準備及術后護理、延續護理等。
觀察組:患者基于常規護理制定持續定護理健康教育方案。①組間健康教育隊伍:在婦科護士長的帶領下組建高精尖的隊伍,其中包括5名組員,組員具有扎實的乳腺疾病功底,語言表達能力強。②健康教育內容:護士長帶領組員探究乳腺外科疾病知識,思考健康教育的時機,包括術前健康教育及術后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內容制定過程中,講解相關的疾病知識及治療方法、飲食結構等[2]。為每個患者建立健康教育檔案,在檔案中記錄健康教育內容落實情況,總結健康教育的不足,及時進行調整。③執行過程:在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評估患者一般資料,積極與患者交流,分析患者的性格特點,思考健康教育方法。在術前健康教育中,為患者介紹本院的科室情況及主治醫師、責任護士,撫慰患者情緒,消除患者對醫院的陌生感。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要求家屬對患者積極關懷,避免患者在術前過度焦慮,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手術后的健康教育中,為患者講解康復知識,指導患者合理的飲食結構及循序漸進的鍛煉方法。出院時,告知患者遵醫囑用藥及定期檢查,保持愉悅的心理狀態。護理人員定期對患者隨訪,評估患者術后恢復狀態,一旦發現異常,通知患者回到醫院復查。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認知水平,包括疾病基本知識、乳房自查方法及疾病治療方法,每個項目為10分,分值高表示患者認知水平高。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患者發放本院自制調查問卷,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為90分以上,滿意為60-89分,不滿意為59分以下。
1.4統計學處理
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各項數據,計量資料標準差±表示,t值檢驗,計數資料概率%表示,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組間認知水平對比
觀察組干預后的認知水平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組間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6.77%)高于對照組(74.19%),p<0.05。
3.討論
乳腺疾病在臨床上發病率較高,針對乳腺腫瘤及乳腺結節相關疾病,臨床主要采取手術治療。在圍術期,患者容易產生焦慮及抑郁情緒,甚至發生抗拒治療的行為,對此,在圍術期為患者施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施以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患者認知水平顯著改善,掌握疾病知識及自查方法等,且護理滿意度較高,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在乳腺手術患者護理中具有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紅米,羅慧. 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在乳腺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6):186-188+192.
[2]吳淼. 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在乳腺科手術患者中的具體運用效果[J]. 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0):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