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菊芳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應該以生活化導向為目標前進,這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優化改革的關鍵。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目標與其知識體系分布有著密切的聯系,尤其是小學高段的教學中,隨著學生數學知識的發展以及生活能力的提升,更需要教師從生活導向的方面為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這有利于其靈活使用教學中的數學知識,提升其生活能力。這種教學模式真正將數學教學的實踐意義發揮了出來,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所有教師都應該采用的方法。在當下的生活教學實際中,許多教師在數學知識與生活連接的課題上出現了一些矛盾,其中諸如生活化教學導入方式、生活材料挖掘等的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多,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思考從生活化教學導入、生活化教學互動、習題反思的教學實踐中加以改進,提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新課程背景下對小學數學生活導向的強調非常值得數學教師的關注,這一強調既符合數學教學的目標,又實現了滿足學生生活成長的實際意義,對小學教育中大力提倡的綜合素質教學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存在了許多的概念上以及實踐中的問題,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得到解決,否則就會影響到教學計劃以及學生能力的發展。教師應該通過不斷地數學生活教學理論學習以及教學實踐,調整具體教學,推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發展。
一、在教學導入中結合生活化思考
教學導入過程是實現生活化教學的第一次嘗試,在教學導入中,生活化的數學導入是最有效的導入方式,其可以迅速建立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在知識初識過程中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同時,也對接下來學生注意力的集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在導入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語言引導,引發學生對具體知識與生活思考的聯系;也可以利用具體的場景圖片以及視頻等的方式,為學生構筑一定的數學生活化教學場景,從而實現有效的數學教學導入。
以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中“負數的初步認識”的生活化教學導入為例。在“負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導入中,教師利用“溫度”“海拔”與負數知識的具體連接,實現了生活化教學導入。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將關于“溫度”識別的圖片以及“海拔”識別的圖片展示在多媒體課件中,讓學生認識“零下”與“零上”的溫度與正數與負數的聯系,從而通過帶有生活認知的教學方式,實現數學知識的結合,為學生開拓思維寬度,提升數學認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在師生互動中結合生活化思考
互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關鍵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融入生活思考對學生數學知識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在小學五年級數學的生活化教學互動中,主要的形式是教師利用具有生活偏向教學問題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繼而由生活問題的思考實現數學知識的生活化結合。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反向利用學生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提出具體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結合實踐,供其他學生思考與開拓視野。
以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中“折線統計圖”的生活化互動教學思考為例。“折線統計圖”在生活中有許多的運用,其是進行數據分析的一種基礎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醫生測量體溫監測病人身體狀況的方式來構筑起折線統計圖與生活實踐的聯系。教師首先是給出了學生具體的體溫數據,之后讓學生自己繪制統計圖來體現這些數據,并且進行相關的數據分析。在這一教學結束后,教師又提問學生折線統計圖在生活中的其它運用形式,通過學生的集思廣益,提出了許多教師預想之外的統計圖利用形式,有效地提升了生活化教學的效果。
三、在習題練習反思中結合生活化思考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許多練習題都在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的生活聯系,這符合了數學教學幫助解決現實問題的宗旨與目標。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接觸的習題會實現觸類旁通的效果,在其腦海中形成一種生活化思考的雛形。但是,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只是無意識地經歷這一過程,作為教師應該從對習題練習的反思回顧中,加入對習題中生活結合實例的反思回顧,讓學生將數學習題中關于生活運用的問題真正轉為自身的生活實踐能力。
以蘇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簡易方程”中的習題反思實踐為例。在“簡易方程”的習題練習中,存在許多利用方程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例如利用方程計算里程、電價、高度等。在習題練習結束后,教師應該讓學生反思回顧在解題過程中獲得的生活知識增長,讓其討論在解題過程中解決的實踐性的、具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從而實現習題練習與生活經驗的結合。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教學導向與學生生活經驗發展的迫切需求以及數學能力的進步密切相關。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尊重這一教學實際,將數學知識在教學導入、教學互動、教學反思等的過程中更多地實現生活化的結合,讓學生在數學教學的全過程體驗到數學的實踐意義,從而幫助提升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樂趣,擴展其全方位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 陸存松.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7(增刊5):300.
[2] 高慰福.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求知導刊,2016(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