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要:藝術來自生活。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的有效結合,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創新的教學方法,將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視覺藝術課程的課程改革已成為教師的重要任務。本文將著重從生活概念上對中學美術教學活動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初中美術;生活化教學;策略
生活經歷是所有人思考和認知的主要來源。生活中的藝術現象非常豐富,生活與藝術教育相結合,在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和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初中生正在經歷美術教學的關鍵時期,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創新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質量。
一、研究和實施美術教學策略的意義
以生活為導向的策略進行的藝術教育和培訓活動將學校教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能夠不斷吸收藝術知識,并在現實生活的經驗和應用中實現學習知識的真正價值。顯然,藝術教學的生活策略是學生情感體驗、技能發展的良好載體。綜上,實施以生活為導向的藝術教育戰略的意義如下:
(一)鼓勵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
基于人生導向策略的藝術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植根于現實生活,將特定的藝術知識引導到學生周圍最熟悉的生活環境中,使學生可以更多地關注和觀察各種學科。生活環境的視覺圖像喚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積極參加教育和培訓活動,并積極思考。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教育和培訓中的主導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藝術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學習。
(二)促進學生對藝術知識的吸收、鞏固和傳播
藝術是美術的重要形式。通過應用和實施以生活為導向的藝術教學策略,學生可以學習和應用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關的藝術知識。一方面,通過遵循以生活為導向的策略,學生可以運用所學到的相關基礎藝術知識來評價生活中的藝術品并解決相關的藝術問題,并且在此過程中學生不是盲目的。另一方面,生活實例也為藝術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這也是藝術價值的外在體現之一。
(三)以生活為導向的學與教策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潛力
日常美術教學活動中“有用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來自學生的正常生活和實踐經驗。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結合各種生活現象,運用相關的藝術技巧,有效地幫助學生從容應對各種生活挑戰,提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要真正運用所學知識,提高應對學生未來生活的能力,關鍵是要盡可能滿足學生的生存需求。
二、實施以生活為導向的藝術教育策略的關鍵問題
應用和實施以生活為導向的藝術教學策略將不可避免地面臨許多挑戰,這些挑戰的重點是學生自己的學習習慣和特定生活方式的選擇。
(一)了解美術研究的必要性
在大多數情況下,大多數美術教學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自我控制能力很差。這為實施某些以生活為導向的藝術教學策略創造了一些障礙,這使得學科教師有必要將藝術學習有機地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或專業素養中,并從間接的學生藝術學習需求轉化為直接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了解學習藝術的必要性。
(二)加強學習動機
許多教師受到具體的以生活為導向的藝術教育和學習途徑選擇的困擾。這就要求學科教師做出適當的嘗試,以將教科書與生活聯系起來,試圖創造面向生活的問題情境,發展多方面的互動交流等,以發展學生的實踐和創新技能;大自然尋求藝術靈感或結合其主要學科來模擬生活,創造一定的學習環境,并對更抽象的藝術概念(例如構圖和色彩)進行某些更改,以使學生對實際的生活問題更加熟悉。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從熟悉的學生生活狀況入手,探索話題,使學生感到藝術知識確實存在于生活中,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和學習信心。
三、如何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運用和實施以生活為導向的教學策略
(一)擴大教學資源,使美術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
除了中學美術課本的內容外,美術教師還需要收集一些與生活相關的美術內容,以豐富美術教育,擴大教育資源并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美術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地公共文化和藝術機構、自然藝術資源、信息資源等,向學生介紹流行藝術,例如當地雕塑公園、繪畫展覽、藝術展覽、科技博物館、圖書館等所有這些都可以用作教室外的美術教學資源。除了學生經常會遇到的石膏雕塑繪畫和其他手工藝品活動外,還可以在互聯網上收集一些較流行的藝術品來鼓勵學生學習,以便美術教育可以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如媒體廣告、漫畫等,使藝術學習更接近生活的現實。
(二)課堂生活方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生理和行為特征。這個時期的學生處于心理發展階段,有自己的見解和思維方式。教師還需要在課堂上開發各種學習內容,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特點,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加強實用藝術和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發展自我引導主動性并增加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里組織工藝作業,并使用繪畫工具和材料來創建個人作品。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有色粘土材料,以便學生自由設計,發揮想象力并創作自己喜歡的各種作品。然后,教師做出評價,肯定和贊揚在課堂上的出色工作,鼓勵其他學生相互交流和學習。
(三)積極教學生用藝術表達生活和思想
教師應教會學生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美麗,積極運用現實生活中的藝術知識,通過繪畫等方法表達生活的美麗,并教導學生有意識地呈現課堂上學到的內容。更好地改善生活的美感,使學生學會欣賞,發展審美能力,同時改善品味和生活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允許學生自己組織和設計舞臺,提高他們的設計和制作能力,或者允許學生制作板報、創建相冊和布置假期課程等。教師也可以積極鼓勵學生描述自然之美,并進行更多的藝術活動。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更多的藝術展覽等,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經驗,從而更好地提高藝術技能。
結語:
通常,在藝術教學活動中引入以生活為導向的教學策略,意味著將藝術帶入生活。最后,學習藝術的過程也是積累生活經驗的過程,使藝術教育像每一個藝術教育和研究人員的生活一樣豐富多彩。在以生活為導向的藝術學習和教學中,學生無需過多考慮繪畫技巧,他們的畫真實地描繪了他們的生活,自然流淌著他們的心靈。因此,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必須在教學中實施以生活為導向的藝術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汪建國.淺談美術課堂教學藝術的運用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7).
[2]淺談中學美術課堂生活化之策略[J].趙淑桂.教師.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