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摘 要:如今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網絡技術都在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逐漸運用于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很多高中學校都配備有網絡和多媒體教學平臺,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教師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極大程度地降低高中數學的復習難度,提升復習效率。如今這個信息時代由于教學模式的改變使得教師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在黑板上板書所有知識點,而是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將單調的高中數學知識點直觀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展示,在輔以黑板為學生進行補充講解,這樣不僅提升了教學效率,還能有效提升學生更多學習興趣。因此本文將探討幾種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希望能幫助高中數學教師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數學;運用策略
信息技術能將抽象的、單調且枯燥的數學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提升數學解題技巧和能力,有效地激發他們的高中數學學習及復習興趣,從而推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進行。同時由于信息技術的便捷性以及開闊性,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地為學生講述擴展知識,幫助他們串聯所學過的數學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學知識框架,提升他們對于高中數學的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一、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優化高中數學復習效率
高三學生即將面臨高考,他們只有一年的寶貴時間去充實自己,做好準備,在高考這場重要戰役中取得成功。也正由于時刻面臨該考應試選拔的壓力,且復習時間十分短暫,因此高三階段數學的學習難度和學習強度十分巨大。在這短暫的一年時間內,教師需要在有效地課堂時間內帶領學生復習回憶高一和高二這兩年所學過的所有數學知識,回顧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并引導學生準確掌握每個數學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和邏輯性,確保學生能在短時間的高強度訓練中將它們融會貫通,并學會靈活運用。學生難免會遺忘部分學過的數學知識,若教師重新講述這些知識點,那么將極大地浪費寶貴的復習時間,導致教學效率的低下。因此教師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完善復習課堂的教學結構,合理分配課堂時間,在降低自身的工作強度的同時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復習“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一章時,如果教師重新對集合的相關概念進行詳細地羅列與講解,引導學生回憶這些知識,那么將大幅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以及學生的學習精力,同時對教師自己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因此教師可以選擇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復習相關概念,通過動畫的形式將集合A以及集合B進行運動,展示其中的交集和子集,這樣的復習方式既生動有趣,且效率較高,可以節約寶貴的課堂時間。當完成知識點回憶復習之后,教師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從學科組卷網中選擇幾道“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相關的習題讓學生在課堂之中完成練習,鞏固復習效果。
二、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優化高中數學習題練習效率
高三階段的復習任務除了引導學生對于之前所學習的高中數學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內容進行復習之外,還需要輔以大量的數學習題,讓學生在題海練習中加深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高中數學題目擁有多種考查方式,即使是同一知識點,相關的數學題目就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因此學生需要經過大量的習題訓練,提升他們的靈活性。而這些習題教師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將題目抄寫到黑板上,再讓學生進行習題解答,這種復習方式效率極低。因此教師需要正確運用信息技術,利用網絡為學生尋找適合的練習題,從而節省大量抄寫數學題目的時間以及為學生講解數學習題解題過程所需的時間。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復習“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科網中小學全科題庫線上教學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為學生建立班級賬號,并將該鏈接發送給學生。當學生進入其中后,該平臺定期為學生推送相關的練習題,學生在接收推送后按時完成相關的練習題。其中選擇題在學生完成練習之后由電腦自動批改,并顯示正確答案供學生參考。而其中的填空題以及解答題則由學生將所寫答案拍照上傳給教師,由教師在線批改。通過線上教學平臺的數據統計,教師可以直觀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可以在課堂之中對于學生無法熟練掌握之處進行有效的講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
三、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優化高中數學合作探究學習效率
教師若想提升高三階段學生的數學復習效率,需要采用正確的復習教學方式。一味地引導學生復習所學的數學知識以及大量地進行習題練習無法最大程度地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適當地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合作探究,互相探討自己的解題方式和解題思路以及運用這種方式和思路的原因,讓學生在互相探討中取長補短,提升數學復習效率。例如在復習“坐標系”時,這部分知識點往往是與多個不同知識點一起進行綜合考察,這在增加了學生的解題難度的同時也意味著這種類型的題目往往具有多種解題思路以及解題方式,但是每一種解題方式都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去思考并解出正確答案,而這時數學課堂短暫的學習時間就無法滿足學生的合作討論要求。為此,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在課后或是放學回家之后通過信息技術讓學生遠程“面對面”,在放學回家后的充足時間內互相討論教師課堂布置的那些從學科組卷網中收集整理的復習題,讓他們互相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式。而教師所需要做的事情則是在學生進行合作探討中對學生的錯誤思路和解題方式進行正確指導或是提出自己的不同思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這些方式和思路中的最佳解題方式以及最適合自己的解題方式,而不去過分干預其中,限制學生的數學思維的擴散。在合作談論過程中,學生既鍛煉了自己的溝通交流能力,同時也在互相取長補短中提升了自身的數學思維。
四、總結
總而言之,當學生進入高三復習時,教師需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式,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和復習質量,為學生節約大量寶貴的復習時間,幫助他們通過寶貴的高三復習時間在高考這場重要的人生戰役中取得優異的戰果。
參考文獻:
[1]陳虹江. 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 中外交流,2019,26(24):213.
[2]閆建輝. 信息技術成就精彩高中數學課堂[J]. 數學大世界(上旬版),2017(5):9.
[3]施浪花. 基于信息技術探究中學數學教學策略[J]. 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7,24(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