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國清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教學理念與方法均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教師的課堂教學與之前有著很大的區別和不同。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其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理解與空間等能力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游戲化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與小學生的性格、愛好有著較強的符合度,更好的滿足了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就應該分析分析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模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策略
引言:
游戲化教學模式具體就是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以游戲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其可以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對于處于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小學生來說游戲化教學的應用有著一定的應用價值和意義。小學數學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從課堂教學內容和心理特征出發合理的運用各種游戲化教學手段與方式,讓學生主動、樂于學習,進而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下面本文就從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原則出發,進一步分析其具體的應用策略。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
小學階段的學生自控能力相對較差,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對于其來說興趣就是其學習的動力和關鍵。小學生比較喜歡生動、形象的東西,游戲對于其來說有著難以抵抗的吸引力,因此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僅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與積極性。同時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也構建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改變了傳統刻板、枯燥和乏味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和理解知識,優化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原則
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核心就是以游戲作為引導讓學生主動進入學習的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打破傳統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學習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發揮其課堂教學主體性。同時,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好學生行為的實施監督,讓學生及時向老師反饋自己遇到的問題,必要的時候教師要做好課堂節奏的及時調整,讓課堂有著良性的動態發展過程。在此基礎上,游戲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要遵循適當、適時與適度的基本原則,合理的設計游戲,為游戲的開展選擇最好的實際,并避免過度游戲或者是游戲時間不足等情況的出現[1]。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角色扮演游戲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角色扮演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游戲方式,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喜歡模仿的時期,也就是說對于小學生來說角色扮演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游戲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明確教學的目標和思路,進一步創設理想的角色扮演角色和環境,讓學生在游戲互動的過程中更好的演示出相關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場景,讓學生知道在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進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位置與方向”這一教學內容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可以在教師的辦公桌上分別標注出馬路、商場、學校、醫院、銀行等各個場所,由學生分別運用扮演警察、學生、老人、商販等角色,并用一枚棋子放在辦工作上代表自己的位置,相互或者是向警察尋味不同場所所在的位置,并按照提示行走,看是否能夠找到這一場所,考驗每一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讓學生在這樣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相關知識。
(二)合理創設游戲以豐富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
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擺脫了傳統以教師為主體“填鴨”式教學模式的束縛,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更加的生動、形象,營造了充滿互動性與趣味性的課堂氛圍,不僅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積極的參與課堂教學。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更加合理的創設游戲類型,將課堂教學與游戲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進而豐富課堂教學的方法以及手段[2]。
例如,“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是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組織學生在室外開展“愛的抱抱”這一游戲,讓學生圍成一個小圈,教師讓學生代表不同的數字,并用紙板做成帽子戴在頭上,教師說出一個數字,學生通過與代表其他數字的同學擁抱并以加或減的方式形成這個數字,在這一游戲的過程中同學們既認識了數字,同時也學會了加減法,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好的學習和掌握課堂知識。
(三)通過游戲流程科學控制來維護好課堂秩序
游戲教學模式有著相對較強的靈活性,將其與小學數學課堂內容相結合可以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游戲本身的開放性就較強,其應用可能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課堂秩序。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就需要做好游戲流程的科學、有效控制,將課堂的秩序和整體發展方向把控好,進而更好的運用游戲化教學模式來實施高效的小學課堂教學,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這一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玩“找伙伴”的游戲,通過游戲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會沉浸在游戲中,甚至在游戲的過程中因為一些事情而出現脫離課堂節奏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及時的引導,保證每一個游戲的流程和節奏都在自己的掌握中,允許學生一些自我發揮,但是要掌控好限度,保證課堂秩序。
結語:
總而言之,游戲化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這一教學模式更能適應學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興趣和心理特點出發,合理的選擇游戲的模式和方法,科學運用游戲來維護好課堂的秩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質量。
參考文獻:
[1]孫賀,華維艷.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讀寫算.2021(05):357.
[2]陳曉艷.探究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