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榮
摘要:隨著初中數學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數學教學策略面臨著一定挑戰與考驗,對生活化教學理念產生強烈需求。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生活化教學的價值內涵,并結合相關教學經驗,分別從明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目標等多個角度與方面,提出了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路徑,闡述了個人對此的幾點認知。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應用;效果分析
引言:
數學是初中課程教學體系的關鍵構成內容,對于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拓展學生數學思維空間等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課改形勢下,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有必要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高度整合生活化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1生活化教學的價值內涵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特征突出的學科,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聯性較強,只有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將初中數學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有機統一起來,才能全面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彰顯數學學科的重要現實價值。生活化教學理念旨在將數學教學活動置于生活情境之中,為學生營造充滿活力與豐富空間的課堂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充分放飛想象,拓展思維,克服對數學知識的畏難情緒,充分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實現初中數學教學的質的飛躍。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在細化生活化教學目標、豐富生活化教學載體等方面制定并實施了系列性導向政策,為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注入了新鮮活力與動力,有效破解了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等難題[1]。
2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路徑探討
2.1明確生活化的數學教學目標
初中數學內容具有較強的邏輯性特征,在教學實踐中應注重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的導向性。對此,教師應立足生活化教學理念,在課前明確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目標,圍繞該目標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數學學習的不同維度,將數學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關聯起來,循序漸進地推進數學教學有序開展。以“三角形”等知識點教學為例,教師在課前準備過程中,可設計“測量國旗桿高度”這一教學目標,通過講解課文知識,使學生理解與把握三角形的具體特征及運用方法,然后通過換算數量關系,測量出國旗桿的高度,實現數學知識的活學活用。同時,教師也可同步向學生講述數學家泰勒利用金字塔和竹竿的倒影形成三角形的故事,利用三角形中的比例特征,計算目標物體的高度,使傳統僵化固化的課堂教學模式變得“活”起來[2]。
2.2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進行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環節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關鍵環節,對于整個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具有直接影響,優秀的課堂導入方式,可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究,拓展數學思維,更好地理解課堂所學知識。因此,數學教師同樣應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課堂導入環節,在傳授相關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熟練掌握各項數學綜合技能。比如,在“旋轉圖形”等知識點教學中,教師可首先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汽車輪胎旋轉的動畫或視頻,使學生清晰直觀地認知圖形旋轉的具體形態,讓學生根據視頻內容談談圖形在旋轉中的具體特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探索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類似情形,循序展開課堂講解,以降低學生理解難度,使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精彩。
2.3運用生活元素創設有效情境
初中生的思維習慣趨于穩定,但在思維拓展方面尚且存在較大空間,教師應遵循基本教學規律,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運用生活化元素創設有效情境,引導學生通過生活現象總結數學原理與規律,密切生活和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關系。通過運用多樣化的生活元素,創設直觀形象的課堂教學情境,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增強記憶,便于初中生扎實掌握各類知識點。比如,在“全等三角形”等內容教學中,教師可與學生一同搜集生活中常見到的具有“全等三角形”特征的物品,臺歷、晾衣架、折疊椅等,使學生發現與總結其中規律。最后,教師進行提問,使學生結合自身所學,試著談談全等三角形的各項特征、各條邊或各個角的對等關系,實現教學質量與課堂的全面提升[3]。
2.4布置具有生活化特征的數學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是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對自我思維進行有效拓展的關鍵要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數學知識學習的針對性,做到查缺補漏,完成自我探究和啟迪的過程。因此,數學教師應圍繞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設置具有生活化特征的課后作業,引導學生深刻感悟生活體驗,密切生活關聯。比如,在“數據分析”等內容教學中,教師可安排學生利用課后時間觀察和記錄家庭用電或用水情況,并通過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對未來一段時期的水電需求進行預測。再如,在“一次函數”等知識點課后作業中,教師可靈活運用實踐型家庭作業和社會調查型課后作業,讓學生試著將一次函數的相關變量關系運用與生活實際,用以解決與闡釋特定生活現象,轉變被動學習思維,提升學生數學綜合能力,感受來自于數學知識備受的深層次奧秘。
3結語
總之,生活化教學的重要內涵與價值決定了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關鍵性地位。因此,數學教師應立足初中數學教學實際需求,深入挖掘生活化教學元素,有序融入教學全過程,借助生活引出數學問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解決日常生活難題,為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徐萍.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策略分析[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9(08):332-333.
[2]薛文軍,朱林平.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生活化情境設置創設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8(03):125-126.
[3]連文遜.生活化教學,讓初中數學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J].少年科普報(科教論壇),2018(32):53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