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要: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單一化評價,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實現綜合發(fā)展.在小學數學學業(yè)評價過程中,多元評價模式體現了重要作用,要實現整體過程中的全面評價,充分實現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促進小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為未來發(fā)展做好準備.基于此,本文探討多元評價在小學學業(yè)評價中的有效運用,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探討依據。
關鍵詞:多元評價;小學數學;運用
引言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表現的評價,不能只注重學生的成績,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新課程改革要求從以往單一評價模式轉變?yōu)槎嘣u價模式,真正實現結果性目標與過程性目標的融合發(fā)展。
一、教師多元性評價,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
教學評價是一個重要的發(fā)展過程,也是促進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式,要實現有效的教學評價,就要進行充分的研究.我們在進行學生評價的過程中,通常會考慮學生是否熟練掌握知識,是否能夠應用所學內容,也就更關注學生數學技巧掌握情況.具體而言,就是學生記住了多少概念與公式,能夠做對多少題目,能獲得多好的成績,但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和數學理念的引導并不重視.這導致許多學生只枯燥地記住了所學內容,卻缺乏充分的思考認識,過于注重結果,卻忽略了學習過程。比如有教師在教授課程的過程中,過于關注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只為了引導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但有的學生對此提出質疑,提出一些更為新奇的問題,但教師認為不符合尋常數學理論便給予否定。而這種形式的教學,導致學生的思維停在原有的思考階段,創(chuàng)造性思維被教師遏制在生長階段,不利于未來學生開發(fā)性思維的培養(yǎng)。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便是未來階段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充分實現對學生理性思維和邏輯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體現數學的教育價值。真正實現數學的教育價值,要引導學生更加深刻理解數學思想,也更加明確數學思維的重要意義,學會運用數學思維才能無所畏懼。如果在最初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共同找尋其中的問題所在,給學生一些時間,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那么學生的感受會有很大差別。即使提出了錯誤問題,也不會對未來的學習失去信心。足以見得課堂評價的整體效果會影響到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教授給學生知識內容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學生的學習信心,這樣學生才有更強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只有真正實現對于學生的思想引導,讓學生在百思不得其解的過程中,有更多的耐心去探討尋找錯誤所在,并且實現自主探究陷入深深地思考,不斷進行反思和比較分析,獲得全新的學習體驗。這給學生良好的學習感受,也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能夠有效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也能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的實際內涵。
二、實現多樣化評價,激勵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主要采用筆試的考核模式,以筆試成績來決定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而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要求要更加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考核,要實現多樣化考核。如果只用一張寫滿字的卷子來衡量所有學生,那就等于只用一套標準實行“一刀切”,有許多學生的閃光點就很難被發(fā)現,也很難提升自身的尊嚴和自信心。從數學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要實現有效的衡量,就要充分構建良好的多樣化評價體系,比如可以在班級制定一個能夠增強學生學習動力的新規(guī)定。要求在每次測試時,根據題目的難度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允許學生選擇不同的題目之后,讓學生進行反復檢查,可以將最佳成績作為平均成績。這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對學生單一化成績的過度看重。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動力和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完成試卷分析后,教師應當讓他們進行自我改正,根據改正結果來核查他們的認真情況。在具體的檢測模式上,也要采用筆試與口試同步開展的檢測形式,要重視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也要重視學生的綜合測試能力。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尋找與之相關的題目,讓學生對生活有更多的認識,并且學會用數學來解決生活中的疑難雜題,充分認識到生活與數學時有緊密聯(lián)系。對大部分學生要進行綜合性的檢測評價既要以分數為基準,又要根據他們的日常學習態(tài)度和表現情況進行充分分析,從學生的學習思想和學習態(tài)度等方向融入不同方面的評價與勸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產生自我效能感,投入到更深入的數學學習中。在進行學期期末綜合評價,對一個學習態(tài)度不盡如人意,但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如此評價:先承認他的成績優(yōu)秀,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之后指出如果他能在課堂上采取認真態(tài)度聽講,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這樣有效維護學生的尊嚴,也給了最真摯的鼓勵。對學習努力,但成績有所欠缺的學生,可以給出的評語是:他的這些基礎有些欠缺,但是他的努力所有人都看得出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如果能持續(xù)努力學習,那么總有一天會成功的,家長和老師永遠都是他學習與發(fā)展的后盾,永遠支持他和相信他。學生在得到肯定基調的評語后,會充滿信心更有效獲得了自我效能感,也會暗自發(fā)誓要努力獲得更好的成績。
結語
綜上所述,要實現數學素質教育,就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小學數學課業(yè)考核機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的光彩,展現自己在數學方面的努力與認真。
參考文獻:
[1]王迎曦.多元評價在小學數學學業(yè)評價中的運用與思考[J].考試周刊,2021(04):63-64.
[2]王靈. 多元評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D].福建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