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梅
【摘要】小學語文學科是百科全書之母,因此本研究選擇了以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和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為指導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建設策略作為研究主題。本文基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采用深入課堂觀察與教師標準化訪談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從教師、學生、教學內容等方面闡述了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深入分析了問題背后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建設的基本策略,以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小學教育;智慧教育;智慧課堂;建構策略
引言:教育之所以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因為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個具有生命的個體。教師的教學智慧在課堂教學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能保證課堂教學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得以順利進行。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在課程開發和教材處理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性,他們可以自主地選擇教材,可以不局限于課本的內容而選取與學生的生活和經驗密切相關的教材可以從學生發展的需要上靈活地調配教育教學的資源這樣的教學能有效地促成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有機統一,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及
課堂教學從始至終都占據著學校教學的高地也是檢測一個學校教學的重要指標,是落實課程改革的最終落腳點。更是學生思維發散、激發創新能力的土壤。課堂上,老師是否激情澎湃,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是否充滿智慧,通信技術能否為課堂錦上添花;學生是否全情投入、積極思考、課堂氣氛是否輕松活躍、學生思緒是否張揚等都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標準。通過調查訪談的內容可以大致看出,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的課堂和傳統語文課堂確實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和突破。
比如以前比較沉悶的語文課堂現在隨著教師不斷創設有趣的情境,使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備等使得整個課堂的氛圍活絡了起來。比如以前老師們選班委從來都是按照考試分數的高低來定奪他們勝任的崗位,而現在卻能夠根據孩子的特長、興趣來定奪終于能夠“任人唯才”;比如以前致使學生頭疼又無奈的寫字組詞太多遍的重復使學生們成了機械重復某一動作的機器但是現在老師們能夠根據多媒體展現某個字從最開始造字出現到后來的演變,一系列的動畫使得孩子們興趣大增,怎么不愛這么有趣的課了;比如以前由老師的獨唱、獨演等變成了現在師生合作、同學合作、甚至還包括學生跟家長的合作調動了多方面人員的參與這都是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比較好的方面;因為本研究的目的是從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中發現問題然后針對問題提出建構智慧課堂的策略。
二、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建構策略
(一)注重課堂內外激發學生興趣。小學語文課是讓孩子像孩子一樣生活的媒介既然是媒介那就應該是聯通孩子和世界的紐帶,而不應武斷的“一刀切”斬斷了孩子和生活的聯系。我國當代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李吉林就經常和孩子們一起,時而把課堂搬到了田野上,時而把課堂搬到了小河邊,時而把課堂搬到了夜空下……她說:“在這樣開放的環境里,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孩子自然而然的將所看、所聽、所摸這些實際的感受和課堂上學到的相應的漢字、詞語、句子等發生聯結產生‘視覺經驗的詞語化’,進而達到‘情動而辭藻發’的境界?!毙W生在語言尚未完全發育完成的時候對于很多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尚不能完全準確的表達或者描述出來,那么對于在封閉的課堂中學生見聞自然是比開放的環境要缺乏的多。因此,我們的小學語文老師要想讓自己的學生也達到這種“情動而辭藻發”的境界就必須整合好課標教材、課內課外的內容,讓孩子在開放的環境和心態下去完成教師有意安排卻又合理的教學內容。
(二)尊重學生主體鼓勵學生質疑。教師要把學生當做獨立的人,他不是家長的附屬品不是理所應當的那個樣子。他們有他們作為獨立個體的特征他們是充滿了不確定性、充滿了幻想和好奇的一個個獨立的個體。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一段旅程,大家獨立參與教師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把握住生命的主動權。尊重學生主體的前提是教師要做好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是全權將課堂交于學生。尊重學生主體性就是保證學生對知識的選擇和對知識的消化是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人來進行的。因此,不管是在獲取知識的渠道上,還是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轉化上,就需要老師適當放手,讓學生自我探索,合作探究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意義學習。這樣的知識才是學生自我內化過后真正屬于學生的知識,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如果需要相應的知識到時候是學生可以提取的出來的知識,而不再是知識的短暫貯存器”,需要教師、學校因人而異就有因人而異的評價,不管是評價的標準還是評價的主體,否則的話,在學生獨立性還不強的時候就很容易往被老師推崇的那個方向去發展,而忽視了自我的獨立性。
(三)創設智慧情境促進學生創新。每個班級都不乏“突發奇想”的學生而一般的教師也都像剛剛上面那位老師一樣,用他們簡單的方式將他們“按”下去了。表面上是按下了課堂中不和諧的現象,其實是按下了自己這堂課所追求的而又被自己親手給拋棄的最珍貴的東西一一創新。因此,我們的老師一定要有海納百川的大氣,除此以外還需要老師擦亮眼睛,區分真的調皮搗蛋和偽裝的調皮搗蛋而實際上是學生積極思考發散思維后的一種表現教師要善于把握住課堂上孩子們創造力、想象力出現的契機和發展的關鍵期,抓住每一次“突發奇想”孩子們的靈光一現發展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老師要巧用活用多種教學方法,讓更多的孩子在教師的啟發下能夠“突發奇想”而避免課堂常見的千篇一律的現象。
結論:智慧課堂是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因為它的核心理念發生了變化從而改變了課堂的培養模式和規格。本研究表明,小學語文課堂改革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真正將新課程改革標準落實到每個班級。小學中華智慧課堂建設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智慧課堂所包含的要素能否和諧統一地運行。智慧課堂是具有知識和能力的高標準課堂既能創造,又能繼承新時代的人才。小學語文智慧課堂作為一切智慧課堂的基礎肩負著巨大的歷史和社會責任,有義務將小學生的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雷玲.課堂深處的精彩一一中外教育對比賞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劉金玉.高效課堂八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