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德吉
【摘要】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如何以學生為本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其一是改變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上課的同時放松身心,活躍大腦,減輕壓力。其二是改變作業量,拒絕海量作業,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其三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興趣愛好為出發點深入學習數學知識,舉行一些相關活動,用多種方式為學生服務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生為本;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引言:以學生為本,僅僅五個字,只有一個概念和大致的努力方向,作為教師是否疑惑著新式教育的前路在何處?本文認為“以學生為本”就是要在教育學生知識的同時關心學生心理狀況,真正地為學生考慮,圍繞學生展開,不再是為了講課而講課、為了灌輸知識而灌輸知識,在教授數學知識的同時關心同學健康和心理,讓學生為學習數學感到快樂和愉悅。
一、打造良好又舒適輕松的課堂氛圍
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從古至今幾千年來的教育形成了一種傳統的頑固的教學方式,即以老師為授課中心、學生學習的進度等情況以老師的意志為轉移。這種教學模式或許適合在人才稀缺的年代批量輸送素質水平駁雜的學生,但卻已經不再適合如今高速發展、日新月異的21世紀了。
僵硬的、不知變通的課堂氛圍向來不受學生青睞。以學生為本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需要講師塑造一個良好的、輕松的、舒適的學習氛圍,
1,游戲教學。不拘泥于傳統式知識灌輸,靈活地運用游戲娛樂的方式和學生互動。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數學課本的上冊中,在學習第一章有理數時,可以和同學們進行“觀察與猜想”的翻紙牌游戲,在游戲互動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
2,多媒體教學。在上課過程中播放提前準備好的與所要教授的知識有關的小視頻或者小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和興趣。
3,小組討論。根據成績平均分配小組成員,在一些數學難題上面經常讓小組成員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完善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這樣能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時形成主動的性格,摒棄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知識的不良影響。
二、拒絕海量的硬性數學作業
作業是大多數人的學生時代的噩夢。海量數學作業會占用大量學生的時間,而且經常因為遇到難題過多導致信心喪失等心理問題,刷題戰術也會有大量的已經掌握的重復類型的題目浪費時間。因此以學生為本布置數學作業,就要注意以下三個要素:
1,數量簡。作業并不是數量多了才好,適合自己的任務量才最好。作業的數量少了,用來思考的時間就多了。數學不是死記硬背就能學會的。學習數學離不開思考,思考數學解題方式的次數多了,在應對其他題目時,思維速度會更加迅速,解題效率會更高,解題的思考角度有時會出其不意。
2,質量精。拒絕重復刷題,針對性地找出學生薄弱點進行加強訓練才是最有效的。孔子作為教育家曾說過一句流傳千年的至理名言——因材施教。對于單一類型有缺陷的學生,比如幾何類型不擅長的學生,教師可以減少其他類型的作業內容,增加幾何類型的作業,訓練他的空間想象能力;而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各方面均衡型發展的學生等,就要布置各自不同的針對性作業了。
3,形式新。作業不要僅限于書面,可以嘗試將數學應用在實際生活中。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數學課本的上冊中,在學習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的時候,可以讓同學們在家里尋找那些生活用品中有全等三角形存在,并且認真觀察這些全等三角形的物品的屬性特點,探究和鞏固所學到的關于全等三角形的數學知識。
三、培養學生自身對于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前進道路上的良師益友,是學習疲憊時最好的良藥,是面對學習困難時永遠的動力。
沒有學習數學的興趣之時,對于學生來說數學就是一盤不合口味的菜肴,強行吃下去不僅會影響心情、消化不良,甚至會身體不適、產生過敏反應。這樣學習數學的行為絕對是事倍功半、效率極其低下的,學生因為壓力過大會產生厭學的抵觸情緒。
因此,以學生為本,進行數學授課時,講師要努力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以興趣為引,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以下有幾種培養數學興趣的方法:
1,科普各位數學大佬的經歷,展現數學魅力,偶像式教學。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的數學課本中,在學習第二十四章有關“圓”的時候,講師可以為大家陳述這一方面的數學家,像研究圓周率的三人——祖沖之,阿基米德,劉徽。學習道路上擁有一個好的榜樣、一個道標,是一件十分幸福的幸運的事情。在學習數學的路上,學生將擁有一座永不熄滅的燈塔、一個永遠在前方的指引方向的路牌,不會迷失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
2,根據每個人擅長的方面(如平面幾何、方程、集合等)深入指導形成特長愛好。越擅長的越簡單,越簡單的越有興趣進一步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3,積極舉辦各種數學課外活動。比如數獨游戲比賽,在比賽中充分融會貫通所學的數學知識,用活動過程中的愉悅感激發數學興趣。
結束語:自從以人為本的概念被提出,這一概念迅速在各個領域實踐,企業開始注重企業文化,以心換心,壓榨勞動力的現象越來越少。而在教育界方面,以人為本的貫徹實施主要體現在以學生為本之上,逐漸改革和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育方法,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世上的路是人走多了才有的,教學方法也是如此,是無數教師在教育生涯里一點一滴實踐和總結而形成的。因此,以學生為本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并不會少,除了列舉出來的幾種之外,教師們應該竭盡全力在教學實踐中探尋新的方式,為人類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徐小青.教學之"法",貴在"以生為本"——核心素養視角下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思索[J].數學大世界:小學三四年級輔導版,2019,000(012):P.44-44.
[2]黃德潤.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創建以生為本的初中數學課堂[J].新課程(中學版),2019,000(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