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端
(福建省晉江市西園街道霞浯小學 福建 晉江 362200)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與實施,當前教學涌現出了很多新穎的教學模式,而“作文先導式”教學,主要是以學生自身體驗作為教學資源的參考,以學生的體驗式表達作為教學內容,以語境為主線,促使學生能夠將自身實踐作為寫作的出發點,突破了寫作教學的重難點,以此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切實提升上去,也促使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不斷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滿足新時期下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所以我們教師需要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和完善教學模式。因此,我們在開展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活動的時候,應立足于新課改的視野下,尊重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讓他們成為課堂學習的小主人,這樣才能夠將學生的個體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才能夠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通過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想象能力不斷提升上去,以此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1]比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松鼠》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在課堂中應該先導入課堂教學中的基礎知識,以此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然后再要求學生根據文中內容,以小動物為主題展開創作討論,并鼓勵他們大膽地講一講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哪種小動物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為接下來的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這樣,就能夠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
表達能力是學生學好語文必須具備的一項基礎能力,只有學生具備了良好的表達能力,才能夠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提升上去,也以此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在枯燥的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并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就需要我們教師積極創新。而“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被有效地運用進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得到有效提升。[2]比如,在教學部編版三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在課堂上并沒有直接講解這篇文章內容,而是引導學生討論、交流文中的一些重點語句,如“她穿過馬路的時候,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著,另一只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他說,將來他有了孩子可以用它當搖籃……”利用這樣的情景,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當時的時代背景,還有小女孩的家庭情況。這樣的學習氛圍,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充分了解作品的寫作背景,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學會怎樣利用文字的形式,描寫和刻畫人物。以此培養學生勤于觀察細節的良好習慣。這樣,“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優勢與價值就充分發揮出來了。
無論教學哪門學科,如果不能將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調動起來,那教學價值與意義都難以得到有效發展,學生也很難在課堂上有所收獲。所以,我們在采用“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需要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積極參與進寫作教學活動之中,從而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質量與效率切實提升上去。對于此,我們在實際教學的時候可以多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實際,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作文先導式”教學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和閱讀更多的名著,并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學會分析文章的層次與結構,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與興趣。[3]比如,在教學部編版三年級《在牛肚子里旅行》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根據當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課堂所學內容,為學生推薦一些具有科學性的書籍,如《發現科學》或者是《海底兩萬里》等。學生在閱讀這些書籍的時候,能夠增加自身的寫作素材,同時還能夠強化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順利實施“作文先導式”教學活動,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切實提升上去。
總之,“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是當前非常新穎的一種教學手段。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不但能夠將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斷提升上去,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并沒有成熟,所以需要我們教師積極完善和優化,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充分體現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在各個方面展開學習活動,并將課堂所學知識有效的運用進實際寫作之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