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娟
(安徽省合肥市西園新村小學北校教育集團西園校區 安徽 合肥 230031)
小學實踐活動教學的最主要特征是它是獨立的、開放的并且非常實用。課程教學過程不僅限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還鼓勵并引導學生在教室外面上課,深入社交生活,并使用大量的資源、信息和實踐內容來培養和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的主要特點是:內容整合,重點是學習方法的整合,是操作過程的開放性和結果與過程的統一。小學實踐教學活動強調選擇主題時需要強調“整體”??紤]整個問題,包括學生自己、社交生活和自然世界,通過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任何實踐話題都強調了人、社會和自然的內在融合。因此,在設計綜合的實踐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注意實踐課堂的“完整性”。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主動融入社會和自然,真正發揮綜合實踐課程的作用和價值。當然,小學的通識教育課也要求學生專注于綜合學習方法,在綜合的動手教室中,學生將進行特定的教學活動,以評估當前的學習方法是否滿足教學要求,以及當前的學習方法是否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因此,在小學開展廣泛的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小學生整合學習方法,以便學生可以在眾多學習方法中做出正確的選擇,并提高學習效果。詳細的實踐活動也側重于活動過程的開放性。從綜合的實踐課程目標的角度來看,該課程著重于每個學生的個人發展,并考慮到每個小學生的個人需求。就內容而言,教學的內容和活動將隨著學生生活的改變而改變。從課程的角度來看,教師的教學活動地點包括教室和課外,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然后在實踐活動中發展自己的特定技能。因此,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特征之一是對過程的開放性。此外,綜合的實踐活動并不完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表現,而是在實踐中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踐思維。
2.1 實踐教學條件不完善??v觀目前整個中國社會的家庭現狀,孩子的利益就是家長的利益。學生在學校的一系列所見所聞都透明化、公開化。一些家長在面對教育改革時的態度并不是很積極。家長習慣于傳統教學模式,認為學生在上課期間就應該在學校、在教室,脫離了課堂的教學方式就不是好的教學方式。實踐活動課程要求學生和教師走出課堂,在多元化、多形式的環境下教學,但在一些研究性的實踐活動課程中,學校提供的設施也不夠健全。各方面的問題導致實踐教學的條件不夠完善,一些社會實踐和探究性的活動課程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
2.2 教師對實踐課程目標不明確。綜合實踐活動類課程作為新的小學課程內容,讓許多教師都無從下手。教師對課程內容的設置感到很迷茫,在指導學生開展活動的時候任務不明確,達不到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目的[1]。教師對課程構成板塊模糊不清,對學生在完成課業時起不到實際有效的指導作用。綜合實踐類課程,教師和學生都在探索中進取,在實踐中總結,任務的明確和板塊的清晰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都有重要意義。
3.1 提高教師素質,正確理解課程。通過在小學進行的廣泛的教學活動,學生沒有得到教師應得的關注和理解。甚至有些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拒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關鍵部分,這是錯誤的教學方法。這項綜合實踐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參加實踐活動,并通過要求學生參加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例如,其他學科的教師經常在小學的綜合實踐課程中使用,這些教師通常更專注于教授學科知識,而忽略了本課程的重要性。因此學校應該聘請專業教師積極學習本課程的課程,對本課程的含義有深入的了解,并根據教學需要調整教學方法,并以學生為基礎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實際情況確定多個主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以便進行練習,從而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會遇到阻力甚至產生厭惡,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實踐,主動性和熱情會自然增長。教師將從學生提供的機會中受益更多,并且讓學生的實踐技能發展不會成為空洞的語言。
3.2 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通過小學綜合的實踐教學工作,教師協作教學和現場教學本質上是希望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參與意識并培養學生的個人潛能,同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參與感,并改善學生的合作機會。在此基礎上,正規的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興趣和其他方面進行綜合審查,并根據詳細的數據開展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一方面,學生可以直接從參與者的角度出發,另一方面可以突出學生活動組織者的身份,幫助學生成為活動的真正主人,并提高學生的個人潛力和社會責任感。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綜合性實踐教室作為一種新的優質課程,是國家對優質教育的重視。小學綜合實踐課的教師負擔很重,需要注意學習環境的創造,并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作為一門新課程一門綜合性的實用質量課程,將不可避免地存在當前教學模式的弊端,但如果出現問題,教師需要及時解決,全心全意為學生創造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