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銳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合成小學 廣東 廣州 510850)
小學階段的日常教學過程中,班主任應該本著育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來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積極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注重小學生的品德發展,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來認真開展德育、加強德育,從而促進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全面健康發展。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闡述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有效策略。
班主任作為小學德育工作的主要落實者,其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德育教育的效果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也關系著小學生的認知和發展。所以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需要做到為人師表、以身作則,通過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質,豐富自身的德育理論,來努力完善小學德育教育方法,端正自己的品德思想,為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1]實際的德育工作開展中,班主任首先需要轉變自身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充分樹立起以小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意識,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深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性格愛好等等,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溝通,努力為小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真正地發揮出自身正向引導的作用。比如小學班主任可以選擇午餐時間與小學生一起用餐,并在用餐過程中從自身做起,做到不挑食、不大聲喧嘩、不浪費糧食的文明用餐,保持一個良好的用餐行為習慣。在用餐完畢以后,班主任還可以利用餐后時間,來為小學生講述一些節約糧食的小故事,讓小學生可以深刻地明白勞動的意義,同時還可以有效培養小學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小學班主任通過與小學生一起用餐,在有效增加了師生間互動溝通的機會以外,還培養了小學生的自覺性和自覺能力,幫助小學生加強了自身的道德自律,從而實現了小學生的德育教育。
小學階段的學生愛玩好動,同時也很樂于表現,班主任結合小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來組織開展德育教育主題班會等活動,在班級內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育人氛圍,實踐證明,環境對小學生的影響塑造作用不言而喻,班級德育主題活動是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載體。[2]另外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活動的同時,還需要充分了解和滿足小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結合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來提供一個更為寬廣的空間,以此來有效加大德育教育力度,促進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比如班主任可以根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來組織小學生們舉辦一場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活動。以國慶節為例,班主任可以帶領小學生們開展一場——“喜迎國慶”的主題班會活動,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教學設備來為小學生播放《建國大業》影片,讓小學生可以結合影片資料來重溫歷史、牢記使命,充分烘托出一個課堂德育教育氛圍。同時班主任還可以鼓勵小學生充分結合自己的特長,來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出自己的愛國情意,從而有效激發起小學生對我們祖國的熱愛之情。班主任通過組織開展班級德育主體活動,在滿足小學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還為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一個平臺,有效促使小學生樹立起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不僅要進行理論教育,還需要積極開展具體的德育實踐活動,讓小學生可以在實踐活動中親身感受到道德情感,班主任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在提高小學生對德育教育的接受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3]比如說班主任可以利用課下時間來組織小學生們開展一場志愿者實踐活動,帶領小學生來到公園撿垃圾、保護公共環境,并在活動中對環保意識進行滲透,讓小學生可以在時間中感受到做好事帶來的樂趣,同時也有效培養了小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讓小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所蘊涵著的道德品德,從而促使小學生可以在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階段,班主任作為這個階段的領導者、管理者,他的德育工作尤為重要。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是,需要積極總結經驗、善于思考,做到在工作中進步,結合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來實施德育工作,從而實現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