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旺
(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霞美小學 福建 晉江 362200)
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讓學生遵守紀律、努力進取、勇往直前、永不放棄等品質,同時,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2]。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身體狀況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德育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參與熱情,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現階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學的有效開展以及取得的成果一項不盡如人意,根據體育教學來說開展德育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的問題。首先,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重視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加強體育訓練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體育技巧,也認為這種方式是培養體育人才的關鍵[3]。這種重視體育技能忽視德育教育的觀念,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是非常不利的。身為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不能一味的關注學生體育成績和體育技能,應該主要重視學生的體育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教師要根據時代發展的潮流以及素質教育發展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德育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其次,有關部門對開展德育教育還不夠重視制度也不夠完善。經調查顯示,有一部分學校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但是也只是形式上的要求,沒有高度重視,這造成教師在教學中不夠重視的德育教育,是德育教育無法發揮自身的重要性最后,在小學體育教學總開展德育教育,也沒有系統的計劃和策略,這也是造成沒有明顯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4]。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喜歡玩耍,因此,身為一名優秀的小學體育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教育,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細心、耐心指出學生的錯誤點,但是一部分教師無法做到這一點,學生出現問題后直接運用暴力的手段進行教育,對學生也缺少管理,慢慢的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大大減少,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不到提升學生甚至出現德育、心理等方面的問題。
眾所周知,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是相互聯系的,具有密不可分的重要作用,體育教師在課堂活動中不但要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也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信息化對開展德育教育具有促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感受到德育的魅力,提升學生參與熱情。首先,可以讓學生產生團結協作的意識,教師在體育課堂進行德育教育前。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向學生播放“中國女排”比賽的視頻,讓學生學習女排團結協作、永不放棄、堅持不懈的精神。例如,在組織排球、足球比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在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比賽的成功。其次,德育教育有利于提升學生抗打擊能力,我們都知道競技體育是非常殘酷的,能力強的生存,能力弱的淘汰,有比賽就會有輸和贏,沒有永遠的勝者,也沒有永遠的敗者,要努力做到逆風翻盤,要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使學生不論在未來的生活中還是學習中勇敢的面對挫折和失敗最后,對提升學生的意志品質是非常重要的[5],例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播放NBA著名球星科比的事跡,讓學生學習科比的“黑曼巴精神”科比曾經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球技,每天凌晨四點就起來練球。體育教學中有很多項目是非常考驗學生的意志力的學生難免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這也是決定學生失敗和成功的關鍵教師可以適當的鼓勵學生,讓學生堅持下去,可以讓學生制定一個簡單的目標,目標達到了在換下一個目標,這樣學生會更加有動力,不會輕易的放棄。長此以往學生在未來遇見困難時,不要著急不要害怕一步一個腳印的把當下的事情做好,把一個個相對來說較大的困難轉變為小事情,一個一個解決小事,最終把所有問題都解決掉。
3.1 教學目標要明確,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體育德育教學,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符合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身體素質、道德品質等應當明確德育教育目標,找準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教學定位,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同時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行為習慣、個性特征等處于不斷發展階段,而且小學生性活潑好動,喜歡玩耍,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充分的了解,然后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完善教育方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們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體育德育學習中,提升體育德育教育質量和效率,營造良好的德育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學習,才能促進小學德育教育質量的高效提升。
例如:在學習“籃球”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打籃球的動作要領,同時播放NBA著名球星“奧尼爾、科比、喬丹”等著名球星的視頻,讓學生在學習動作要領的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體育精神,教師可以分層教學模式,按照中學生的學習能力、身體素質,來制定針對性的教育計劃,提升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讓枯燥的體育課堂充滿生機。像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讓學生基礎的拍球動作,然后學習籃球精神,感受籃球的魅力;針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讓學生正確進行運球的動作,可以一邊走路一邊進行運球;面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讓學生學習投籃,可以精準的投二分球或者是三分球。在體育教學進行德育教育,就要著眼于小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堅強的一直品質,為學生以后的發展而奠定良好基礎。
3.2 有效利用微課,幫助學生了解德育知識。眾所周知,一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是采用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枯燥,把相關的德育知識點講解給學生或是通過板書的方式傳授給學生,當然在對德育知識講解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指導。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不同,學生無法一次性消化深奧的德育知識,慢慢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大大降低,不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德育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德育教學的關鍵因素,德育具有較強的綜合,離不開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興趣越高,探究德育知識的欲望也就會愈發高漲,這種方式對于信息化下的小學體育德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遼河IE德育知識,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例如,絕大多數學生對于課本上純理論的德育知識無法進行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師在德育教學過程中只是把自己的理解通過口頭表達或是以板書形式進行簡答的講解,這種純理論的講解無法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德育知識。因此,教師有效運用微課將抽象的知識點,以動畫、圖片或者是視頻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這種直觀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對德育知識的記憶,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3.3 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創建積極的教學情境。我們都知道,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體現知識。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對小學教育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多媒體技術在體育德育教學中的運用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多媒體技術具有較強的直觀性、靈活性和綜合性在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體育教師要重視多媒體技術的重要性,在體育德育教學過程中要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積極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有效學習,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物理學習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有關德育教育的視頻或者是圖片,讓學生對德育有一個更好的理解,當然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向學生展示有關體育精神的視頻資料,如“中國女排”“中國乒乓球”等訓練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培養學生堅持不懈、努力奮斗、永不放棄、團結協作的精神進行闡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一步學習德育知識。在德育教學過程中,合理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升學生參與熱情,使體育德育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信息化對小學體育德育教學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德育教學的重點內容,有效的發揮信息化的重要性,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小學體育德育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