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榮



摘? 要:目的? 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璺危┎ⅱ蛐秃粑ソ卟扇‰p水平無創呼吸機的治療效果。方法? 研究對象為2018年10月~2021年2月曲阜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0例)與觀察組(4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綜合治療及氧療的方法,觀察組采取常規綜合治療及雙水平無創呼吸機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血氣分析pH、二氧化碳分壓(PaCO2)、 氧分壓(PaO2)變化,同時還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血氣分析pH、PaCO2、PaO2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 對慢阻肺并Ⅱ型呼吸衰竭采取雙水平無創呼吸機的治療效果理想,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癥狀、呼吸衰竭,同時不會導致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增加,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無創呼吸機;預后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4-0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被稱為慢阻肺,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屬于呼吸內科病癥的一種,該疾病主要指患者存在氣流阻塞相關慢性肺氣腫、支氣管炎等疾病,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會導致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嚴重并發癥[1]。Ⅱ型呼吸衰竭是慢阻肺的常見并發癥,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包括咳嗽、咳痰、呼吸乏力等,如果未在早期階段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威脅[2]。目前臨床對該疾病的治療方式較多,多采取運動鍛煉、吸氧、藥物等綜合療法。近些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無創呼吸機得到了臨床的廣泛應用,取得明顯成效[3]。基于此,本研究對無創呼吸機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8年10月~2021年2月曲阜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通過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40例)與觀察組(40例)。對照組男、女例數分別為23例與17例,年齡45~71歲,平均年齡(58.32±6.51)歲;病程4~20年,平均病程(6.02±1.57)年。觀察組男、女例數分別為24例與16例,年齡46~71歲,平均年齡(58.85±6.72)歲;病程4~10年,平均病程(6.23±1.5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可用于比較研究。本次研究通過曲阜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經臨床確診為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符合相關診斷標準[4];②患者知情同意并簽訂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多臟器功能障礙;②具有無創通氣禁忌證;③合并氣胸、巨大肺大泡;④具有嚴重精神、意識障礙;⑤面部皮膚損害嚴重。
1.3? 方法
對兩組患者采取常規檢查、平喘、抗炎、化痰、抗感染、電解質糾正及支氣管擴張等治療措施,指導痰液排出后,分別給予兩組不同治療。觀察組采取經口鼻面罩接雙水平無創呼吸機BiPAP S/T型(生產企業:美國偉康公司)進行治療,結合患者具體情況為其選擇合理的硅膠面罩,調整固定帶松緊度保證面罩貼面處無漏氣,并避免面部皮膚因受壓產生的缺血或破損,使用調節模式(S/T模式),呼吸頻率設置為 12~16 次 /min,選擇 8 cm H2O(1 cm H2O≈0.098 kPa)為初始吸氣壓設定值,而后逐漸上調至 12~20 cm H2O ;呼氣壓力初始值設為 4 cm H2O,逐漸上調至維持在5~10 cm H2O。每次通氣3~5 h,3次/d。對照組予低流量氧療,使患者氧飽和度維持在90%以上。吸氧早晚各1次/d,持續2~3 h/次。兩組患者的治療周期為7 d。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治療效果,臨床療效評估標準: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癥狀得到明顯緩解,血氣分析pH、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氧分壓(PaO2)指標改善明顯,精神狀態良好,能進食和有效對話)、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呼吸困難改善,紫紺消失,神志轉清,及血氣分析pH、PaCO2、PaO2指標得到一定改善)、無效(患者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和心率加快,紫紺與意識障礙無好轉,血氣分析pH 、PaCO2 、PaO2并未發生明顯變化)。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治療前及治療后24 h后兩組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情況。③比較兩組治療階段及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主要為惡心嘔吐、胃部脹氣、口咽干燥、頭暈。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將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進行對比發現,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兩組血氣分析指標pH、PaCO2、PaO2比較
治療前兩組pH 、PaCO2 、PaO2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改善程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經分析,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3? 討論
Ⅱ型呼吸衰竭是慢阻肺的常見并發癥之一,患者存在咳嗽、咳痰及呼吸乏力癥狀,導致呼吸肌疲勞,進而引發其他嚴重并發癥,如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等,具有較高的致死風險,同時存在較高的二氧化碳潴留發生風險,不利于改善患者預后[5-6]。另外,有創機械通氣方法能夠維持呼吸,但是其操作較為復雜,并發癥發生風險較高,長期使用會導致患者依賴性增加,脫機困難。因此探討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十分必要。
近些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無創呼吸機得到了臨床治療的廣泛應用,具有操作便捷、靈活性強等優勢,能夠結合患者采取間歇性應用模式,并且上機與撤機操作十分簡便,能夠結合病情變化情況同步應用,另外還可以有效提高肺泡通氣量,避免肺泡萎陷,促進肺泡內二氧化碳的排出,使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明顯改善[7]。通過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pH、PaCO2、PaO2改善程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這也說明對患者采取無創呼吸機進行治療效果理想,能夠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指標。無創呼吸機使用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方式,能夠促進氣泡進入通氣不佳的肺泡,使肺泡內氣體分布情況得到改善,強化氣道及肺泡內壓力,進而有效改善彌散功能。無創呼吸機能夠實現人機同步,吸氣過程中形成較高的吸氣壓,使支氣管得到明顯擴張,有效緩解呼吸過程中的氣道阻力,使通氣量得到改善,呼吸過程中呼吸功能能夠提供相應的壓力,改善肺氧合功能[8]。除此之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并不需要進行氣管插管或者氣管切開,能夠保留患者進食、語言功能,且不會影響患者自主咳嗽以及排痰,能夠緩解其不適感,促進其恢復。
綜上所述,對慢阻肺并發Ⅱ型呼吸衰竭采取雙水平無創呼吸機的治療效果理想,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血氣分析指標,同時不良反應發生風險較低,可以減少氣管插管率,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孟林盛,喬恩東,李逸君,等.不同方式運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質量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20,56(5):21-34.
[2]陳龍,張丹嗣,劉丹舟.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氣分析指標及平均動脈壓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0,19(21):2295-2299.
[3]杜錦輝,陳芳.BiPAP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50例臨床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20,49(7):824-826,865.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C]//第六屆東北地區呼吸疾病學術會議暨2014黑龍江省呼吸病學分會年會論文集.2014:98-107.
[5]康健.重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癥和并發癥的診治[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20,40(10):793-794.
[6]楊雙嘉,鄺敏,鄧嘉寧,等.噻托溴銨聯合無創正壓通氣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癥狀評分、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指標的影響[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20,37(1):61-67.
[7]劉莉敏,李玉磊,李春,等.無創呼吸機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的療效及其對動脈血氣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9):1854-1856.
[8]劉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應用無創呼吸機治療的療效觀察[J]. 中國急救醫學,2015,35(2):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