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梅
【摘要】做好德育工作,能夠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防止學生被錯誤思想、觀念所誤導,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觀念和習慣,強化思想理念、政治信仰、道德品質等方面的有效引導。班主任作為面向初中學生開展德育工作的關鍵主體,必須全面把握德育的方法與技巧。本文圍繞德育理念、學生身心健康、班級管理、德育活動、成長檔案等方面,就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展開探討,但愿能夠為廣大班主任提供一些有效參考。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身心健康
初中班主任的職責較多,其中德育正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立德樹人大背景下,通過德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思想價值觀與良好道德品質習慣,無疑是踐行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而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領航者,自然需要承擔相應的德育職責,通過各種科學、有效的手段引導學生實現思想品德方面的健康成長與良好發展。
一、更新德育理念
思想是行為的基礎。只有在正確思想的導向下,德育工作的開展才能真正做到科學、合理與有效。班主任務必要積極更新德育理念,以免過于陳舊、滯后的思想對德育工作的開展造成反效果。尤其要重點圍繞以生為本、平等民主、實踐探究等進行德育理念更新,真正做到以科學思想指導德育工作高質量開展。其中以生為本理念是每位班主任都必須堅定踐行的基本理念。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受傳統文化、傳統教育關系、教育模式、師生人數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初中教育都存在較為明顯的師本位現象,相應的學生主體地位并未得到充分尊重。這種現象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同樣存在,即班主任以自身為開展德育工作,導致德育存在較為強烈的主觀性,難以充分保障德育效果的可靠發揮。而堅持踐行以生為本理念,始終將學生放在首位,高度關注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情況,可利于優化德育并形成基于學生實際情況的德育模式。平等民主理念指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中應當將自身與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強化學生群體間的民主性,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并以嚴格的要求約束自身,讓每位學生都能深度參與到德育工作之中。只有在平等民主理念的指導下,班主任才能有效凸顯自身的導向作用,讓學生主動跟隨自身的合適指導并實現健康成長。實踐探究則是指德育工作一定要落到實處,深化理實結合,從思想認知價值觀層面對學生進行導向的同時加強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真正理解德育的內涵,實現健康成長。
二、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
初中學生正處在成長發展的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身心快速成長,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現身心健康問題。而學生的身心健康與他們的思想認知、價值觀念、道德品質等有著密切聯系。在學生身心健康存在缺憾的情況下,德育工作的實效必然會大打折扣。因此,班主任需要在開展德育工作的同時全面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并嘗試從德育角度發揮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班主任應當主動進行自我學習與提升,了解學生身心特征,并對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理論知識、方法技巧等進行研究,進而在德育工作中更加有效地發揮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主;要動和學生進行交流,重點關注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采取生動、有趣的方式和他們展開互動,促使他們敞開心扉,培養純潔、善良的心靈,進而基于心理健康引導學生健康、向上成長。
三、深化班級管理與德育工作的融合
德育工作的開展與班級管理有著密切聯系,二者之間能夠實現有效互促。一方面,加強班級管理,能夠營造良好班風以及班級環境,強化班級秩序,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另一方面,優化德育工作能夠促使學生形成遵規守紀、樂于助人、團結友愛的良好品質與習慣,進而通過由點及面、由個體到集體的方式支持班級管理。班主任需要全面深化班級管理與德育工作的融合,借助良好的班級構建科學、高效的德育模式。班級管理內涵豐富,涉及到學習、秩序、行為、衛生、安全保衛等各個方面,這些均能為德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從班級學習管理層面看,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學習、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從班級秩序管理層面看,可以規范班級管理制度,加強班風班紀建設;從班級學生行為管理層面看,可以嚴格落實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要求學生按時到校上課、服從管理、尊敬師長、團結同學、舉止文明、誠實守信、生活勤儉、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和公共秩序等;從班級衛生管理層面看,可以要求學生自覺完成班級衛生任務、主動維持班級公共衛生、注意個人衛生;從班級安全保衛管理層面看,可以要求學生愛護公共財物、節約用水用電、遵守交通規則、不準隨意動用消防設備、不準結伙打架斗毆等。
四、構建多樣化的德育活動
德育工作務必要落實到實踐之中,才能確保德育效果的充分發揮,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道德規范的認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而構建多樣化的德育活動,既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增強德育的趣味性,也能通過合適的活動保障德育實踐效果。在構建德育活動時應當充分考量學生實際情況以及學校德育情況,推動班級德育活動和校園文化活動的有效對接,并深化活動與學生們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系,盡量讓學生在生活中主動進行德育實踐,養成良好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
五、發揮學生成長檔案的作用
學生成長檔案記錄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各方面信息,其中自然包含了德育方面的信息。通過成長檔案為德育評價提供支持,持續、動態地關注學生思想、價值觀、道德觀、行為習慣等方面所產生的變化,及時發現其中的缺陷和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針對性引導,保障德育質量的切實提升。班主任有必要在學生成長檔案中建立德育部分,對針對每位學生的德育效果以及學生的思想、價值觀、行為習慣等進行評價,尊重個體差異并采取個性化評價方式,盡量客觀、有效地對德育工作效果以及學生成長情況加以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制定相應的應對改善策略。
綜上可知,初中德育工作的開展難度并不小,需要班主任在掌握科學方法的前提下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切實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只有在高質量的德育工作支持下,初中班主任才能勝任自身工作崗位,引導學生實現健康、綜合成長,真正培養出大量符合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肖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神州印象,2018(2):380.
[2]譚國雄.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J].時代教育,2018(1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