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瑜
摘要:邏輯思維的培養對數學學習是必須的,教師必須要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結合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的過程中來實現邏輯思維的構建學生的思維構建,打好學習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教學思考
數學的學習,尤其需要學習者能夠具備良好的邏輯條理,依照良好的邏輯思維來展開問題的學習和解決。那么,培養小學生具備數學邏輯思維,打好學生學習的基礎,教師要能夠從數學問題情境的構建和學習環境的帶動下,來幫助學生開展獨立思考,建立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在數學學習中,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可以將知識的吸收與問題的解決更有條理化,引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建立。因為對于不同問題的解決,首先要能夠展開一定的思考,尋求解決的角度,找到突破口,然后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解答,所以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無論是在情景的構建下,還是在例題的練習中都要能夠讓學生首先自己展開問題的思考。如4+7*12-3=?學生對于不同數學問題的思考,需要尋找解題角度。那么在練習當中,首先應該去解決乘法運算,然后再展開加減運算。讓學生保持獨立的思考方式,就可以將知識轉化為自身的學習能力,然后結合問題加以解決,那么就對學生邏輯思維的構建非常有幫助。
二、帶動學生正確數學方法的學習
數學邏輯思維的構建,同時也需要學生不斷地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正確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在不同方法的應用下才能夠針對性地解決不同的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性。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加以滲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例如:在數學學習中,是有非常多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那么學生在面對不同習題的時候,如果出現了沒有思路或者是沒有想法的現象,就說明對數學方法的掌握是不夠到位的。如在分數乘分數這一部分知識的學習當中,我們就可以借助“以形助數”的方式來進行有效的應用,能夠快速地將分數乘法問題進行圖形轉換,在此基礎上推動習題的快速解決。由此可見,教師要能夠帶領學生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學習良好的數學方法,以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構建。
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邏輯思維能力的構建對于學生來說也會體現一定的差異性,不同學生對于知識的解答有一定的主動性和被動性,所以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構建,讓學生主動學習,建立良好的邏輯思維。
例如:在知識的預習中,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是沒有教師的任何影響與干擾,那么就可以體現出學生不同的思考方式與學習習慣。在此基礎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來進行有效的帶動與梳理,可以幫助學生能夠進行高效的預習,讓學生依托自己的學習主動性來展開知識的探索。這對邏輯思維的構建是非常有幫助的,教師也要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引導作用,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態度,構建良好的邏輯思維。
四、結語
總之,對于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要結合多種教學方法來加以引導,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結合自身自主能力的發揮來更好地進行邏輯思維的建立,推動數學知識的高效學習與掌握。
參考文獻:
[1]王瑋.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小學生(中旬刊), 2020(01).
[2]楊士永.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
[3]周輝.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初探[J].新課程,2020(40).
[4] 杜玉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