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亞娟
【摘要】備課時不僅要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參和教法上,更重要的是要放在觀察學生、傾聽學生、發現學生并與學生積極互動上。我主要從備學生為著手點,分析學生結構,了解學生個性,尋找個性與興趣的結合點;換位思考,想學生之所想,給學生之所需;找準學生的起點,做到有的放矢。
【關鍵詞】興趣;備學生;學生結構;換位思考;學生起點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對工作感興趣,可能發揮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只能發揮20%—30%,人們也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了解學生比鉆研教材更難,因為教材是固定的,而學生的思維是變化的,以下我主要以備學生為著手點,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認真分析學生結構,了解學生個性,尋找個性與興趣的結合點。
新課標課程基本理念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根據班級的學生情況,我把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基礎好,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強,靈活運用能力強,只要老師布置的都能保質保量的完成;b層學生基礎一般,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弱,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任務,但靈活運用能力弱;c層學生學習習慣差,沒有學習的主動性,要靠老師整堂課監督,隨時提醒,及時補課才能勉強跟上。a層學生一般可以很輕松地取得好成績,對數學的興趣會表現的很強烈。b層學生要費很大勁才能取得好成績,此類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一般,這就需要老師隨時檢測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c層學生學習很吃力,成績一般不好,對數學的興趣表現得很消極。所以教師要及時幫助這部分潛力生彌補數學知識上的缺陷,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提供給他們較多的課堂參與機會,要夸大去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這樣潛力生就會逐步轉變,對數學產生興趣。
二、換位思考,想學生之所想,給學生之所需。
新課標總目標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了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因此,我覺得教師要進行以下思考:1.在備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時,要思考(1)哪些題材的選取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學生的興趣。(2)哪些題材的選取有利于學生掌握該部分知識。(3)哪些題材能使學生的思維最大限度地被調動起來。(4)哪些內容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5)教師是否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素材。(6)學生在哪個方面會有不同的見解,面對這種情況要怎樣優化。(7)是否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了不同層次的習題。2.在備教學重難點時,要思考:(1)對學生來說最難掌握、不易理解的是什么。怎樣設計教學才能讓學生容易理解。(2)對學生來說最重要、最有用、最有價值的是什么,怎樣設計教學才能突出重點。3.在評價學生時,要思考:(1)學生感興趣的激勵方式是什么。(2)怎樣的評價方式能提高課堂效率,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3)要用多樣化的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讓學生有新鮮感。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答題、討論發言,都不可避免地要進行評價。(4)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找準學生起點,做到有的放矢。
新課標課程基本理念指出:“課程內容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學的特點、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分外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
1.找準學生的知識起點。
要全面的了解學生,不僅要了解學生結構,還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這對備好課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師在接到一個新班級時,應對全班學生以前的學習情況做一次調查,進行分析研究,要知道學生已掌握了什么知識,掌握的程度如何,為下一步新知的學習做好準備。在上課之前,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以前學的和將要學的新知識有什么聯系,分析出哪些是學生已掌握的,哪些是學生初步掌握的,哪些是學生通過自學可以掌握的,哪些是經過教師引導可以完成的,哪些是教師非講不可的,這樣有利于教師在授課中做到該講則講,不用講則少講,力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找準學生的生活經驗起點。
每個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經驗,這種已有的生活經驗對于課堂學習具有深刻的影響。現在學生的學習渠道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態有時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知道的清清楚楚了,教師如果按事先預設的內容教學,起點不一定真實,所以,教師要深入到學生內部,多了解學生,把握教學的真實起點。
總而言之,教師備課時不僅要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參和教法上,更重要的是要放在激發學生興趣、觀察學生、傾聽學生、發現學生并與學生積極互動上。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教學參考》?廣西教育學院出版社.
[2]《有效教學十講》?宇文森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高效課堂八講》?劉金玉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4]《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