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高職思政教育改革得到了更多的關注,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正確價值體系的前提下,要將思政教育與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有機結合,例如工匠精神的培養,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促進學生的就業。因此在思政教育中,將工匠精神直觀、有文化底蘊的方式滲透其中需要學校改革思政教育的方式,延伸思政教育的內容,通過社會案例與實踐性活動提高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在將來參與工作時可以嚴格要求自己。
【關鍵詞】工匠精神;高職;思政教育
引言:
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進一步推動了我國高職學段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旨在切實提高我國高職階段教學工作的質量。其中,對于思政課程而言,教師應當主動結合工匠精神,促使學生在學習思政學科知識的同時,可以領悟到工匠精神深層次的內涵。同時,思政教育中加強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實現實業報國、行業興國,使學生創新創業的需求,是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國家建設與發展的前提。
一、加大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分量
在高職的思政教育中,將工匠精神的理念、意義等內容有機滲透其中,可以有效豐富思政教育的內容,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方式也由以往的刻板化轉變為人性化,滿足新時期對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1]。因此高職的思政教師要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并且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將社會熱點新聞或者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實際案例作為思政教育的補充,使學生切實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體會在將來工作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更加崇尚工匠精神,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具體來說,可以利用在思政公共課教學,使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精神,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專業在將來工作中所承擔的崗位責任,掌握行業的發展規律,使學生充分了解到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工匠精神都是每個人需要具備的品質。其次,思政教育教師可以以學生的發展作為工匠精神的切入點,使學生明白要想實現個人的價值,要想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需要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工匠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工匠精神而言,當學生通過學習思政學科的知識而掌握到該精神的深層次內涵,對其未來就業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營造思政教育與工匠精神的氛圍
高校的思政教育要創新教育方式,通過校園媒體向學生傳播工匠精神,為學生營造積極的校園氛圍,如果刻意或強制學生學習工匠精神,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營造工匠精神的校園氛圍,可以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具體來說首先高職思政教育教師可以利用校園平臺、校園廣播的方式,以口號的方式傳播工匠精神的內涵,將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工匠精神的事跡張貼到校園、宿舍或者教室中,彰顯生動、立體的思政教育內容;或者教師可以深入分析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將工匠精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例如可以通過網絡傳播,在思政教育網站中將工匠精神作為明顯的旗幟,將學生的發展與工匠精神的內涵、深度等有機結合起來,有序地向學生宣傳與推送工匠精神,使學生可以由淺入深地理解工匠精神,并且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此外還可以宣傳優秀的學生事跡,為學生樹立可以學習的榜樣,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在工匠精神的指導下,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為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給予學生新的方向與思路,引導學生樹立看其意識,堅定學生的信念,培養學生不懈奮斗、腳踏實地的工匠精神。
三、校企聯合
工匠精神的培育不能僅限于思政課堂教育中,也不能僅限于學校,高職學校要充分發揮本校的特點,結合學生所學專業的行業性質,實施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的平臺,將工匠精神的培養變得更具活動化、體驗化。開展實踐性的思政教育可以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將來工作的職業精神,在實習中學生會感受到老師傅的精細入微的工匠精神,提高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以科學、嚴謹的態度進行工作,提高工作的質量[2]。只有身處與企業中,才能拓寬學生的視野,震撼學生的思想,使學生在將來學習中擁有更加堅定的目標,在學習中加強對工匠精神的吸取。此外在校企聯合的背景下,學校還可以邀請企業楷模到學校進行講座,為學生講述自己的真實經歷,使學生從內心深處了解到工匠精神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學生只有切實感受到相關的企業文化,體會到工作的流程,積累豐富的經驗,才能真正的了解到工匠精神的意義,才能形成正確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在不斷的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從而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為將來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時期,高職學校必須認識到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中的價值與重要性,并且將工匠精神有機滲透到思政教育中,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工匠精神價值體系,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高職學校思政教育必須進行創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出有利于思政學科和工匠精神融合的教學方案,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為目標開展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蔣君紅.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探討[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0(06):91-92.
[2]管潔,張茜.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分析[C]//多學科融合教育促進復合型人才核心素養發展學術論文集.2019.
作者簡介:王玉婷,1993年4月,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四川自貢,職稱:助教,學歷: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電子信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