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愛平 馮娟娟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在人才的需求上也做了相關調整,過去紙上談兵的純理論人才已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目前,在核心素養的教育背景下,社會對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需求量逐漸擴大,也因此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不斷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來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不是傳統的理論灌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思維比較強的基礎性科目,而高中階段的數學教育相比于初中階段的數學,是對知識點的深度挖掘,對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題的思維能力都有一定高度的要求。所以教師要在授課過程中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好主導作用,為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階段;數學課堂;主體地位;素質教育;綜合素質能力
前言:
高中階段的數學不僅考察的是學生的計算能力,更多的是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理解題目等多種能力的考察,所以在授課過程中,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已不再適合高中階段的學生,高中生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思維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起到引導作用,將知識點一部分一部分的引入課堂,而具體的思考和分析過程應該留給學生,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一、增加導入中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導入環節是一節課程的開頭,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如果在導入環節不能成功抓住學生的眼球,那么整節課可能很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但如果在導入環節可以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那么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一個精彩的導入,可以引起學生對授課內容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自然會將注意力集中到整節課上,跟隨著教師的引導,完成學習任務。所以精彩的導入在整節課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精心設計,用心思考,尤其在導入環節,一定要在剛開始就成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講解“集合的概念”這部分內容時,就可以在導入時先用班級、男生、女生這些概念讓學生進行歸納,其次再引入整數、分數、有理數等概念,讓學生通過對比的方法,了解集合,而這樣的導入,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確定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成績。
二、增加互動環節,激發學生課堂參與度
一節課的完成既需要教師的教,也需要學生的學,而學生學會了沒有,學會多少不僅僅可以通過作業來顯示,還可以通過課堂中的互動環節來檢驗。教師可以通過一邊講解,一邊提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進行思考,通過教師的引導和自己的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只有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營造出更濃厚的學習氛圍,從而確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講解“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提問教學法,先給出學生相關問題,如:直線和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可以有幾種等,讓學生通過小實驗或分組討論合作等形式得出答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只有學生參與進課堂來,才能有更好的聽課效果,也才能掌握好所學知識。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驗證,自己得結論,教師全程只需要起引導作用就可以了。
三、讓學生自主總結知識點,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熟悉程度
課程得導入、過程需要學生得參與和配合,結尾總結同樣需要學生的參與和配合。在課堂結束時,一般都是由教師進行總結,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學過的主要內容,而這個回顧的過程可以完全交給學生來做,這樣也可以在學生敘述的過程中檢驗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一個掌握程度,同時,也給與學生一個壓力,在課堂中要仔細認真的聽講,不能漏掉任何一個知識點,否則在最后總結時會被教師發現,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一個有效的監督作用。
例如,在講解“等差數列”這部分內容時,通過一節課的講解,最后的總結工作可以讓學生來做,那么學生要總結出等差數列的定義、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等差中項以及等差數列的性質等相關知識點,還要能講出每一項中具體的某個知識點,通過讓學生對整節課的回顧,既可以讓學生在腦子里重新過一遍本節課所學的內容,還可以檢驗出哪些知識點學生已經掌握了,而哪些知識點還沒有熟練掌握,對于沒有掌握的內容,教師可以在之后的復習課程中著重強調,以不斷鞏固加強學生的知識,逐漸提高學生成績。
結語:
高中數學是一門綜合性基礎學科,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所以教師和學生一定要引起重視。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講求方式方法,尤其是偏向理科的一門課程,可能在理解上難度較大,教師不能盲目的讓學生死記硬背,要多加理解。而且數學學習中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可能學起來比較枯燥乏味,因此需要教師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一些教學活動,讓學生自愿、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始終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為提高學習成績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冬.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20,27(8):371.
[2]劉宗海.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J].新課程,2021(23):37.
[3]鐘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主體參意識[J].文淵(小學版),2019(3):529.
[4]陳水秀.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