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摘要】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富有設計的板書能呈現教學過程、突出重點、鞏固概念理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針對小學科學課堂知識點比較豐富、探究過程形式多樣、課堂教學組織豐富多彩、且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也處于基礎階段的現實,筆者認為可以設計豐富多彩的立體化板書促進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板書
一、立體化板書設計的理解。
從認知水平看,小學生還處于對形象事物比較感興趣的階段,就小學科學教學而言,立體化的板書相對于通常的粉筆黑板形成的板書更具有趣味性。能對科學感念的形成和探究過程的理解產生更為深刻的感悟。因此科學課立體化的板書設計,就是把課堂教學的重點知識、難點知識及知識的邏輯結構通過豐富有趣的形式立體化地呈現給學生,最終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知識構架或思維導圖等。
1.巧借立體板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對于一切學問,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動有趣的課堂板書設計可以激發并保持學生科學學習的興趣。如某老師在執教《我們的過山車》一課時板書設計如圖1:
本課教學中,學生需要在設計自己的過山車之前了解過山車的組成及各部分的相關作用,教師通過立體拼接在黑板上呈現了過山車的基本結構,看似普通的拼接,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知識完善的過程,而且拼貼又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方法和手段,這樣的形成地板書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地探究樂趣,也為后續的探究奠定了基礎。在低段很多的科學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類似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如在執教《我們生活的世界》一課時,教材設計了給材料分類,多種材料平面展示后讓學生觀察有一定困難,使用圖片又不夠直觀。我們建議可以在每種材料后粘貼強力磁鐵,立體地展示在黑板上,通過移動材料來分類,形成板書。學生對于這樣地方法興趣也是非常濃厚的,十分希望上臺移動材料,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激發,探究的效率也會相應提升。
2.巧借立體板書,理解科學概念主體。
形成初步的科學概念是科學課的重要任務。教師圍繞科學概念設計探究過程,因此小學階段科學概念的形成主要依靠科學探究過程。老師在執教《壓縮空氣》一課時形成的板書,授課過程中,教師直接呈現了微立體注射器,讓學生自由體驗,學生發現:注射器往里推時,空氣占據的空間時變小的,往外拉,空氣占據的空間又會變大。通過學生的切身體驗提出本課的核心問題:空氣的什么發生了變化,讓它占據的空間發生了變化?并且用十分形象的方式板書了學生的全部猜測。該課的板書設計,教師通過巧妙的方法讓本課涉及到的科學概念,通過對比的方式系統地展現在了黑板上,并且貫穿于整堂課,通過板書能夠將教學重點和難點立體化、有序化、可視化,在課堂小結時可以把科學概念實現從具體現象到一般規律的歸納和提升。
3.巧借立體板書,高效呈現數據。
使用科學記錄單是學生開展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合理的記錄單設計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記錄在實驗探究過程中的各類發現,還可以呈現實驗環節中的各種猜測分析各結果,幫助學生梳理完整的探究過程。如:在教學《用先皮筋驅動小車》一課中,學生對于橡皮筋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形成的前概念是比較完整的,特別是對橡皮筋纏繞圈數和小車行駛距離的關系肯定會有比較直觀的判斷。有經驗的老師會發現,本堂課的難點是學生對橡皮筋小車裝置的安裝、橡筋動力小車實驗設計、實驗數據的獲取、整理并形成科學概念。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也發現探究皮筋圈數和小車運動距離的關系時因為涉及到很多的外在影響因素(如纏繞的速度力度、多次利用的消耗等),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改變了思路,采用同桌合作多次實驗并將數據匯總到班級記錄表的方式進行呈現,然后學生班級記錄表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初步結論,形成板書,可以發現,這樣的板書設計全面立體地展現了學生實驗中獲取的數據,結合關鍵的科學詞匯,利用大數據的思想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科學結論。
4.巧借立體板書,呈現科學探究過程。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意識到所有探究活動必須要有一定的目的和計劃,不斷規范科學探究行為、嚴肅科學探究態度,從而培養良好的科學習慣。
例如在教學《運動的小車》一課時,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初步了解能量與運動的關系,暴露學生的前概念。然后教師通過一輛小車、一個斜面、一塊木頭讓學生設計實驗,結合立體化的板書教師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設計實驗。“如何讓小車運動起來”,“什么現象說明小車能量的多少”讓學生設計實驗并畫出設計圖,與工程設計相融合,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核心素養。“如何讓小車動起來?”、“什么現象說明小車能量有大小?”、“為什么改變坡度?”、“木塊撞擊的遠近代表什么?”問題設計的啟發性、針對性強,層層遞進,遵循學生認知發展。而這些問題都通過板書逐一進行了呈現,學生的猜測也可以在板書中進行模擬,這樣的板書設計,學生能清晰地設計對比實驗,為后續的研究奠定基礎。
二、板書設計取決于教學設計。
優秀的板書是教學過程的剪影,是學生科學探究的“秘籍”。教師可以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提煉出教材中核心科學詞匯或關鍵探究過程,組成板書的基本內容。對于小學科學來說,立體化的板書設計不光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還包括巧妙地設計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提供學生繼續探究的動力。所以,立體化板書的設計必須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進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要詳盡考慮,精心設計;要表現風格,體現特色,更不能為立體而立體,不能知識追求一種形式而已。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可以嘗試,讓學生在“理解”基礎上,看得見精彩,留得住理解。
參考文獻:
[1]鄭曼慧.有“板”有“眼”--板書在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淡出現狀及反思[J].赤子,2014(6):119-11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