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潔
(福建第二輕工業學校 福建 福州 350007)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里所說的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指的就是德育預期目標達到的程度以及德育任務實際完成的狀況,德育的實效性主要由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三者共同構成。中等職業學校新課程改革面臨的客觀問題是對德育有效性管理的探索。中等職業學校需要抓住機遇,克服挑戰,積極尋求新的德育方法,以德育為教學的首要目標。這是每個道德教育者都應遵循的基本方法。新的課程改革環境為中等職業學校進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空間和動力。教師應站在新課程改革的最前沿,為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提供動力和支持。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管理面臨許多困難和困惑,德育教育者需要進行深入的調查并找到適當的對策。
1.1 忽視感恩教育。新的課程改革建議,班主任應在其教育和教學工作中更多地利用感恩教育。但是,大多數中等職業教師認為,感恩的發展對學生有重大影響,其在中等職業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并不明顯。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面臨許多壓力。青少年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發生了變化,學生的反叛心理并未消失。大多數中等職業教師對學生的心理需求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把學生當成成年人而忽略了感恩教育。
1.2 教師的德育素質不一樣。為了提高中等職業教師德育的有效性,教師必須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只有教師的綜合素質足夠強大,才能促進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但是,目前,盡管一些中等職業教師具有較高的學歷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對現代時尚趨勢了解得還不夠,不了解學生的喜好,也無法與學生進行徹底的交流和溝通,這給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中等職業教師中的德育工作難以實施。
1.3 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中等職業班教師的工作是復雜的,工作壓力很大。大多數課堂教育者專注于與學生的學業表現和畢業實踐相關的課堂工作管理。在德育問題上,教師很少讓學生參與。由于德育教育并不是主管日常課堂管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務,因此教師很少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強調德育教育,這導致學校德育教育工作進展非常緩慢。
1.4 學校對德育工作不重視。目前,高中以及大學都在大規模擴招,使得中職學校的生源比較匱乏,也給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不利影響。由于學校對德育工作不重視,再加上對學生的管理比較松懈,因此就算學生做了一些錯事,教師也并沒有認真進行思想教育,從而讓學生養成不良的習慣以及不良的思想意識。
2.1 加強中等職業教師的德育教育觀念。教師是德育教育的發起者和領導者。因此,教師的德育觀念主要決定著中職生的德育素質。尤其是作為課堂教育者,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應該更加重要。通過積極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教育目標,走在最前沿,強化道德教育理念。在加強德育教育觀念時,教師應積極運用有效的策略來影響學生的環境。召集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德育師資隊伍,把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使所有人的努力都能有效地提高德育的質量。培養具有較高道德水平和較強專業技能的綜合社會人才,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2.2 積極發展學生的健康心理。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實踐中,有必要積極發展學生的健康心理,以促進德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中,有些學習成績中等,有些對學習失去興趣,但其父母被迫來到中等職業學校學習,那么學校應該成為教師人才發展和教育的一部分。教師應負責傳授專業技能并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如果學生在學習時總是處于劣勢并且無法保持教師教學的節奏,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對學習和教師感到厭倦。因此,教師應更加重視學生,并為中等職業學生提供必要的監督和支持。解決各種生活和學習問題,逐步消除學生的疲倦,自卑等不良心理,使學生可以獲得學習的樂趣,實現學生的健康發展。特定的教學工具可能包括這樣的事實,即教師可以通過教授專業技能,讓學生自由地加入學習小組討論,練習和總結特定教學中的特定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獲得中等職業教育和教學。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和溝通能力,發展學生的協作和創新技能。
2.3 教導學生應對代溝。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中,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師應強調中等職業學生的主導地位,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心理需求。為了使德育課堂反映中等職業學生的主導地位,中等職業德育教育教師必須運用自身的德育教育教學方法,充分滿足中等職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中等職業德育教育的教師尤其應鼓勵中等職業學生面對社會代溝差距的問題。代溝不僅是學生及其父母的問題,而且是解決中等職業道德問題時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今,由于人們的社會關系,教育水平和家庭水平的差異,人們以各種方式表達的態度和觀點不可避免地會有所不同,這就是代溝。面對代溝,這就應該在不斷溝通的過程中加深對對方的了解,達成基本共識。許多中等職業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尋求自己的思想和人格獨立性,學生對世界有模糊的概念。當前,如果中等職業德育教育教師要把觀念強加于中等職業學生上,那只會導致中等職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分歧和對立。因此,中等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師應采用科學的方法,使中等職業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現代性,最大程度地減少代溝。
2.4 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教學發現,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通過中考后進入了這一學習階段。這些學生通常在心理上存在差距。這種心理差距將嚴重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不利于其他學生。因此,學校應加強德育工作。首先,教師必須首先了解這些學生的心理特征,幫助學生改變思維方式,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第二,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一定的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活動,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學的實效。
基于德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中職院校若想能夠開展高效的德育教學工作,就需要積極投身于實踐探索當中,全面了解中職院校當前德育教學工作的困境問題,并深究這些困境存在的客觀因素,深層次地構思德育教學工作沖破困境的實施路徑。為了提高中等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的生命力,增強中等職業德育教育課程在課堂上的影響力,充分展示中等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的魅力,課堂活動是不可或缺的。為了充分認識到活動教學在中等職業德育教育課堂中的積極作用,教師應不斷提高其創造和使用課堂活動的能力,將課程整合到日常教學中,精心設計并積極參加各種活動,這會提高中等職業德育教育課的效率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