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珊
摘要:現如今,在實行素質教育的同時,教師可以把傳統文化與課本中的內容進行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對傳統文化進行了解,明白歷代名人身上所存在的一些優點,讓學生學會向英雄人物學習。教師也只有在上課的時候把中華傳統文化與課堂相結合,才能讓中華傳統文化在學生的隊伍中發光發熱,對于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以及培養他們的品德有很大幫助,并且能夠讓學生積累更多的傳統文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傳統文化
引言:
語文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合理把控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我們有著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如果把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還可以讓學生從小就養成出對傳統文化的自信,擁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一、在識字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漢字文化把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在學生學習漢字的同時能夠領略到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獨特魅力,對傳統文化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另外,教師在講解漢字的時候可以多利用象形文字進行授課,從象形文字中讓學生感受到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教師根據一個象形文字,把這個字的前因后果以及它所隱含的故事,在給學生講課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了解。比如,教師在教學漢字的時候可以講解一下“心”這個字的意思,古代人認為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做,否則的話將會一事無成。所以,漢字中凡是與人的心理活動相關的字都會用“心”做偏旁部首,比如“思、想、念”等,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再舉幾個例子,看看哪些還有以“心”為偏旁部首的漢字,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此可見,只要學會了一個漢字,就可以在這個漢字的基礎上想出很多與此相關的漢字,這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再如,所寫的“正”字,因為古人想的是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不能弄虛作假,所以“正”字的寫法就是橫平豎直,沒有任何彎曲的筆畫,這就是漢字中所蘊含的文化。
二、在詩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
無論在什么時候,只要想要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大多都要從古詩詞中去“尋根問祖”,因為古詩詞傳承了古代杰出人物的思想,是非常能體現出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通過把古詩詞與課堂進行結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古詩詞中所隱含的那種意境、那種美,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古人遠大的志向,報效國家的胸懷,亦或者是大好河山的壯闊景色,這些對于學生的學習以及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首詩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首先了解一下作者,對作者的背景進行介紹,讓學生對作者有詳細的認識,教師可以介紹“這首古詩詞是陸游寫的,陸游是我國歷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他對我國古詩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陸游不僅在文學上面有很高的成就,另外他還有一顆報效祖國的胸懷,他奔赴沙場,勇退敵軍,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在讀陸游詩詞的時候,都會在它的詩詞中感受到深深的愛國情感以及心中懷有的遠大抱負。”然后,教師可以在給學生講解陸游古詩詞的時候,通過每一句的分析讓學生感受一下陸游在寫這首詩詞時內心的真實感受以及陸游心中的遠大抱負。另外,為了讓學生能夠對傳統文化有更深一步的認識,教師在講解古詩詞的時候,可以多從外界搜集一些與作者相關的視頻、圖片,讓學生充分了解作者在當時作詞的心理感受。教師也應該適當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通過讓他們閱讀一些有關中華傳統文化的書籍,讓他們在提高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提高自身素質。
三、在課堂中引入傳統文化小故事
教師在給學生傳輸傳統文化的同時,不一定非要按照課本進行來講,也可以在給學生講課的同時,通過一些關于傳統文化的小故事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學生還沒有養成太高的定力,如果一直都是講解文化知識的話學生會很快失去耐心,出現溜號的現象,這樣教師在融入傳統文化的時候其最終的目的就會很難達到。一般情況下,學生對于故事大都沒有多少抵抗力,所以教師在給學生介紹傳統文化的時候可以通過講小故事來達到最終的目的。比如,教師在講解“禮讓”的時候,可以給學生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可以讓學生在聽這一故事的時候,明白要像孔融那樣懂得謙讓,不爭不搶,把好的東西學會與他人分享。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能夠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另外,在講解《司馬光砸缸》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司馬光砸缸救下落入水缸的小孩入手,讓學生知道助人為樂的重要性,而且教師可以在助人為樂這一基礎之上進行延伸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更多的獻愛心活動。比如,帶領學生們到敬老院陪老人們聊天,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老人,也可以在學校里面開展一些弘揚傳統文化的講座,把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貫徹到學生的心中。在進行專題講座的時候也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活動中的主動性,可以在活動中設定一個互動環節讓學生介紹他們心中所崇拜的歷史人物,然后鼓勵學生去學習他們所崇拜的歷史人物的優點,學習他們高尚的品格,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更深的理解,把弘揚傳統文化的各個因素在所舉辦的專題活動中得以體現。
結論: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把傳統文化融入到課堂當中非常必要,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還可以通過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生活,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弘揚傳統文化,讓學生從更深層次理解文化知識。對于教師而言,通過把傳統文化融入到教學當中,能夠豐富小學課堂教學的形式,提高小學教學的質量,促進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艷.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1(05):18.
[2]夏梅.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新作文,2021(1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