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綱 姜滿川 謝天
摘要:在水文水資源管理中,水文測站具有水資源勘測、水質管控以及預防自然災害等重要功能。在基層水文測站中,水文測驗是主要的工作內容之一,也為水資源有效開發和環境保護提供了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水文測驗的精確度也在逐步加強。但是由于水文測驗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測驗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闡述了水文測驗的重要性以及工作現狀,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關的建議。
關鍵詞:基層水文測站;水文測驗;工作現狀;優化措施
引言:水文測驗工作不僅需要對水文要素數據進行分析,還需要收集和整理水文信息數據,通過分析、計算、綜合后為水資源的評價和合理開發利用,為工程建設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運行及防汛、抗旱等提供依據。例如:如流量、泥沙含量、水質、水溫、水情、降水量、蒸發量、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等數據的規律。
1、基層水文測站水文測驗工作現狀
水資源監測是經濟社會和水利工作發展對水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它既是水文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又是水文監測的延伸和拓展,同時也是水文自身發展的需要。作為水文行業的一項最基本的工作,水文測驗的地位和作用將愈顯重要,任務也愈加艱巨。 水文測驗能夠取得各種水文要素的數據,為國家和各級政府開發利用、管理與保護水資源提供科學依據,在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等方面發揮諸多作用。目前,基層水文站的測驗方式有常年駐測和委托觀測。降水量觀測除水文站為本站水文職工觀測外,其余還有采取委托觀測的方式。降水量觀測以遙測雨量為主。流量測驗主要采用纜道方法,一般情況下采用流速儀法測流。
2、基層水文測驗工作存在的問題
2.1水文測驗技術落后
隨著社會經濟建設與發展,大量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城鎮化建設以及其他人類活動的影響,使得原有水文要素的規律發生改變,也使得我們的水文監測站點的測驗斷面和測驗環境發生了變化,傳統的水文測驗模式受到了嚴重影響。因而急需組織專業技術隊伍進行水文測驗技術分析與研究,摸索新的測驗方式與方法,以解決目前 測驗作面臨的問題,促進水文測驗工作的順利展開和發展。水文信息化的持續推進,基層水文工作逐步向自動化、數字化發展,大大減輕了基層水文職工的勞動強度。但現階段水文測驗工作仍然存在分散式駐守型的生產方式,沒能集中先進儀器設備和精干的技術力量,沒能充分發揮水文信息化、自動化以及水文基礎設施建設效益。
2.2基礎設施比較差
在基礎設施方面,近幾年依靠中小河流工程建設使全市的水文設施、水文監測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水文站還是利用傳統的測驗模式。
2.3人類活動的影響,改變了水文測驗固有的工作模式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水文測報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大型水利工程的興建、加之不確的河道引水、灘地開發、Χ湖造田、種植結構的調整、水文斷面的變化等,與此同時防洪工程的綜合治理,使水文要素產生了新的變化。這就要求水文測站掌握新情況新變化,不斷摸索河道行洪規律,采取相應的測驗對策,這些新的情況為水文測驗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
2.4高新技術對水文測驗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種新技術、新儀器也不斷引入到水文測驗中來。如遙測系統、計算機網絡、超聲波水λ計、聲學多普勒流速剖面儀、固態存儲、無線傳輸技術等,逐漸開始廣泛應用于水文測驗。對于?個水文工作者來說,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術,才能面對這些新的挑戰,并推動水文測驗工作的進步。
2.5服務社會意識不強
水文測報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和支持。要充分有效地發揮公益性水文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充分認識水文資料作為一種基礎信息資源社會公益產品的作用,使之社會化、公開化,是水文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國民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進步以及新時期水利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有效發揮水文資料價值的需要,是水文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提供全面、優質服務的一項重要舉措.要主動地為政府部門做好服務,向社會做好宣傳,讓全社會了解水文、支持水文工作。
2.6基層水文站隊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和水文信息化建設推進,新的技術、新的設備在基層水文測驗中得以應用,但現代水文技術的采用必然要有專業技術人員作為支撐新的技術、新的設備關鍵在于運用,以發揮其積極作用。而基層水文站隊缺乏技術人才和先進設備,或者只得其一,難以發揮作用。面對水文技術的改革和進步,部分職工由于缺乏學習,沒有跟上步伐,在新技術、新儀器的使用方面很不適應,無法完全掌握并運用于工作實踐中。新參加工作的大學生,雖然學到了新的理論知識,但面對基層水文站隊的艱苦條件,缺乏實踐積極性,導致了理論與實踐沒有很好的有機結合,這些問題造成基層水文事業人才力量參差不齊,在實際工作中面對一些工作任務,無法保質保量完成。
3、改進水文測驗工作的相應對策
3.1加大對水文測驗工作的投入力度
除了加強水文測驗人才隊伍的建設,加大人力資源投入的力度之外。還應重視新技術在水文測驗工作中的推廣與應用。要重視水文測驗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建設,建立備用手段和應急保障體系;及時引進、研制開發新儀器、新設備滿足新形勢下水文測驗的需要,如雨量遙測系統、氣泡水λ計、ADCP等。
3.2提高水文測驗的信息化水平
在人類活動對水文測驗的影響呈現日益多樣化趨勢的情況下,應進一步加大對水文測驗工作的投入,積極研制開發、推廣應用技術先進、性能可靠的測驗儀器,提高水文測驗工作的信息化、自動化、數字化水平,強化儀器設備的檢驗、鑒定,增強設備自動測驗、自動檢驗、自動糾錯的能力,提高測驗精度,降低容錯率;努力實現流域、區域水文要素的實時、在線監測,縮短信息交換的時間差,點、線、面相結合,確保水文測驗資料的可靠性、一致性、連續性,為正確分析、把握流域水文特性,掌握水循環規律、自然規律提供科學的技術和信息平臺。
3.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隊伍建設是水文工作不斷發展的根本保證,鼓勵職工參加不同形式的業務培訓和職工再教育。不但要建設一支熟悉業務、善于管理、勇于開拓的水文管理干部隊伍,也要建設一支愛崗敬業、業務素質高、能熟練使用現代化水文儀器設備的專業人才隊伍。
3.4加快水文勘測業務改革
積極探索水文巡測管理模式,根據各站測驗工作的具體內容和特點為依據,將駐測站、汛期駐測站、巡測站和檢測站有機結合。四大站類運用方面應從實際出發,立足各測站實際,完全巡測和完全駐測都是極端,是不可取的。以流域為主適當兼顧行政區劃以工作效率最大化、工作環境優良化、職工生活便捷化為目標,建立科學水文巡測管理模式。推進水文測驗方式改革,強化巡測、自動監測和視頻圖像監測,加強水文巡測基地建設,提升水文巡測能力。
總結:在時代不斷進步的背景下,基層水文測站應該不斷提高測驗技術水平與管理水平,積極迎接新的挑戰與任務。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水文測驗技術的創新,優化測驗設備、完善管理制度,為了進一步提升基層水文測站工作效率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鍇鋒.水文測驗方式方法技術創新實踐與探討[J].地下水,2017(01):56-58
[2]趙昕,梅軍亞,李厚永,等.水文監測創新在2016年長江洪水測報中的作用[J].人民長江,2017,48(0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