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物館能否維持長久安全運營的態勢,受到消防安全的直接影響。而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使得博物館在運營期間存在些許消防隱患,倘若未及時采取措施加強消防安全控制,極易增大博物館發生火災事故的幾率。本文從博物館易出現的火災隱患分析入手,在此基礎上結合相關路徑措施促進博物館消防安全的優化。
關鍵詞:消防安全;新形勢;博物館;隱患
新形勢下博物館發展愈發受到人們的關注,不僅是重要文物的保護載體,同時博物館在促進我國傳統文化弘揚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博物館管理的關鍵環節之一,消防安全管理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博物館的穩定運營。為避免火災的發生造成文物損失以及人員傷亡,需在明確當前博物館存在火災隱患的基礎上,采取科學措施來提升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一、博物館火災隱患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電氣設備操作不合理
目前博物館中涉及到大量電氣設備的應用,以展廳為例,為確保其參觀條件符合參觀者的實際需求,通常會將諸多照明、音視頻等設備安設于博物館展[1]。同時,在科學技術持續發展的背景下,諸多博物館開始嘗試引進先進科學技術,如人機互動、智能投影等。而隨著博物館展廳內電氣設備的增多,其強弱電線路布設愈發復雜,若在運行階段出現接觸不良、接頭松動等問題,均會增大出現火災事故的幾率。
(二)消防管理機制不健全
盡管消防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博物館管理工作的關注重點,但是受到管理模式不同等方面的影響,再加上不同地區博物館所執行的法律制度不同,使得當前博物館消防管理尚未做到統一完善,且工作交流機制的應用受到嚴重的限制。近幾年,物業管理形式已然成為博物館消防管理常用手段之一,但是在實際管理期間,些許問題的存在仍影響到消防管理水平的提升[2]。首先,盡管博物館在科技配置方面不斷加大力度,但是仍有個別博物館存在人員配置素質缺乏的問題,對于消防知識、技能的掌握未達到實際崗位要求,使得消防管理期間頻發出現人為失誤現象。其次,部分物業管理單位未在博物館消防管理期間做到對第一責任人身份的擔任,再加上物業單位人員流動頻繁問題的影響,使得博物館消防開展無法得到和保障。頻繁出現人員培訓后頻繁流失,使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開展難以維持長久性、連續性。
二、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強化路徑分析
(一)重視消防安全意識強化
思想意識的樹立是提升博物館消防安全水平的關鍵所在,所以需重視人員消防安全與責任意識的強化樹立[3]。針對消防安全意識而言,是指面對消防隱患時表現出強烈的識別能力與警覺性。對于消防安全意識的樹立,可采取宣傳演講、環境感染以及啟發教育等形式進行體現。在實際消防安全管理期間,可結合對實際管理需求的分析,采取多樣化的宣傳手段來促進人員消防安全意識的樹立,如定期開展動員演講、學習培訓、模擬演練等方法,實現以較高的安全意識來支撐消防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并做到在管理期間自覺遵守相關制度規程,自主參照相關標準要求開展管理工作;針對消防責任意識而言,是指在人員初步判定火災隱患時,轉變事不關己、麻痹僥幸的心理,做到自覺參與到消防隱患排查與消除中。要想進一步強化人員消防責任意識,需在加強消防宣傳之外,還需重視對相關機制制度的完善,做到以制度機制來約束人員的行為,并主動開展消防隱患排查、分析工作,及時上報并采取針對性方案加以處理。只有不斷強化人員消防意識的樹立,方可為博物館的長久運營創設良好氛圍[4]。
(二)重視消防安全制度機制的落實
盡管當前大部分博物館制定相關消防安全制度,并構建契合自身特點的崗位責任制,但是仍有個別博物館仍停留于口頭、表面執行消防安全制度的現象。如在長期習慣的影響下,部分人員認為消防安全制度的實施會限制自身工作開展,使得消防安全制度難以落實到實處。同時,還有部分人員缺乏對消防安全制度的正確認知,在日常工作期間仍持有僥幸的心態。因消防安全制度落實不到位,使得博物館消防隱患因素難以得到全面控制[5]。鑒于此,博物館需重視對消防安全制度機制的貫徹落實,結合以下幾點來促進相關制度機制最大作用的體現:(1)重視對消防安全制度檢查機制的完善與實施,做到在博物館日常工作期間進行制度的滲透,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幫助員工形成遵守制度的習慣。(2)以主動管理的形式來取代以往的被動管理,即引導員工在日常工作期間主動發現制度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提高人員對消防安全管理的關注度,主動參與到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3)做到對消防安全制度的持續優化與革新,隨著博物館的不斷發展與創新,以往消防安全制度的應用會逐漸與實際博物館消防安全現狀產生脫節,倘若未做到對消防安全制度的及時更新,輕則出現部分制度漏洞或缺陷,重則導致消防安全隱患的出現。所以,需依據博物館實際情況進行制度規定的定期革新、修訂,進而發揮出消防安全制度在管理工作中的最大作用。
(三)重視對設備維護檢修
無論是電氣設備還是消防設備,只有做到定期檢查維護才能降低出現火災隱患的概率,并實現將火災事故發生時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6]。針對電氣設備的檢修維護,要求其管理人員結合博物館運行期間制定科學維護計劃,并嚴格遵循相關制度規定進行設備的定期檢修、維護。對于檢修期間發現的隱患問題,要求人員及時上報并結合實際情況合理整改,降低因電氣設備事故而出現火災的可能;針對消防設備維護而言,則需以保證設備完好率為前提。實際維護管理期間首先進行設備管理制度的構建與執行,要求人員嚴格參照其制度要求開展設備保養、進修工作。其次,博物館需視情況設立高素質專業隊伍,主要負責對消防設備、電氣設備進行檢修維護,并做到對不同消防設施的熟練掌握,以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發揮出消防設施的最大作用。最后,按照計劃要求進行消防設施的定期維護檢查。需注意,不同種類消防設施的檢查周期不同,如室內噴淋泄水、消火栓測試維護需以季度為周期,防排煙系統、正壓送風系統測試維護需要以半年為周期,溫感報警器等系統則需將測試維護的周期控制在每年一次。通過定期維護測試來判斷消防設施的運行狀態,及時更新、維修出現異常的設施部件,保證所有消防設施始終處于穩定運行的狀態。
結束語:
綜上所述,消防安全問題已然成為新形勢下博物館實現長久發展的關注重點。對此,為進一步提升博物館消防安全水平,需在明確認知當前影響火災事故隱患因素的基礎上,重視對消防意識的強化樹立,借助制度機制的全面落實來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結合對設備維護檢修作業的強化開展,實現以高水平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來支撐博物館的穩定運營,將各種火災隱患因素抑制在萌芽階段。
參考文獻:
[1] 張米丁. 新形勢下對博物館消防安全動態管理的探討[J]. 辦公室業務, 2018, No.288(07):187-189.
[2] 蔡卓輝. 新時期博物館消防安全的動態管理模式研究[J]. 現代物業(中旬刊), 2018(05):43.
[3] 劉盛敏. 新形勢下博物館消防安全策略分析[J]. 消防界(電子版), 2016, 13(09):74-74.
[4] 劉速. 博物館消防安全工作網絡體系的構建與完善[J].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 2017, 000(008):170-171.
[5] 張文宇. 試論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J].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 No.174(03):124-126.
[6] 夏玉柱, 胡停停. 博物館消防安全存在的常見問題及工作建議[J]. 消防界:電子版, 2018, 4(22):58-59.
作者簡介:石洪俊,出生年月:19760828,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湖北省武漢市,學歷:本科學歷,職稱:初級職稱,研究方向:博物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