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企業破產法已成為依法處置“僵尸企業”的重要載體。目前法院在審理企業破產案件中,破產法官的精英化理想需求與現實供給仍然存在矛盾,主要表現為破產法官人力資源供給不足、破產專業化培訓及隱性知識獲得途徑單一、當前破產法官考核制度缺位等。據此,筆者以培養“精英化”破產法官路徑提出相關建議,一是建立完備的職業輸送管道,提高破產法官后備力量的知識儲備和實踐能力;二是在法官助理階段,建立完善的破產法官導師制度以及司法實訓制度,分階段對于法官助理進行破產案件審理的能力培養。
關鍵詞:司法改革 ?法官培養 ?破產法官
在當前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企業破產法已成為依法處置“僵尸企業”,順利實現“三降一去一補”,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等目標的重要載體。縱觀當前破產法實施現狀,仍然存在司法供給存量有限、增量不足與人民群眾對司法資源量與質需求不斷增加之矛盾,本文試對破產法官從顯性知識升華、隱性知識積累的優質融合及內生動力激發與外生資源利用的良性發展進行分段、多元化養成模式探討,以期為破產案件審理法官養成提供管窺之見。
一、循名責實的情況分析:司法需求與要素供給的現實矛盾
(一)忙于“搬磚”的現實無奈:人案矛盾突出下人力資源供給不足的速成疾訓。
當前,隨著基層案件的“爆炸式”增長,我國現行的員額制改革導致基層法官數量也相應減少,在“案多人少”之矛盾未能得到徹底解決的前提下,眾多一線法官戲稱自身為“司法搬磚者”,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目前一線法官的工作現狀,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載體之一,破產案件這一特殊領域更加難以“獨善其身”。
(二)疏于“蓄水”的現實困境:破產專業化要求下司法能力供給單一的短板自省。
在司法實踐中可以看出,破產法官所受訓練仍然因循過去固有的法官培訓模式,其立足點在于解決基層數量大、難度小的簡易類案件,“知識水池”蓄水深度不足,無法適應于破產審判這一綜合類審判崗位,與之相對應的是基層破產案件審判專家型法官的缺失,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以法律知識為代表的任前培訓單一化。
目前,我國預備法官及法官助理訓練制度之所以發揮功能有限,主要表現為結業考核形式化、課程設置單一、內容狹窄等,其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定位失當,無法對新任法官的培養發揮實質功效。破產法官在案件審理中還需進行大量的溝通、談判、協商工作,故還需具備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知識和商業判斷能力。在此消彼長之間,對于專業破產法官的需求成為擺在各個法院面前的現實問題。
2、以社會經驗為代表的隱性知識缺失化。
破產法官所應具備的司法技藝的范疇應大于普通案件審理法官司法技藝的范疇,該些司法技藝包括與地方黨委政府的協調溝通能力、商業前景的判斷能力、重大事件的維穩能力,該類能力并非能通過書面知識加以記載傳輸并即時學習積累,而是需要在長期辦案實踐中以心領神會的知識進行彌合。
(三)囿于“理性”的現實選擇:司法改革背景下考核制度供給缺位的逆向淘汰。
破產案件審理,其案件復雜,審理周期長,矛盾激化等特征被普遍認同,導致其與現行的法官考核機制格格不入,而對于破產法官案件考核標準更是難以統一,
二、因時制宜的前景展望:“精英化”破產法官養成知識傳遞與升華模式探究
(一)豐沃土壤中的播種培育——破產法官后備力量的啟蒙與儲備
1、高校教育精細化。在本科生教育階段,在課程設置方面,科學設置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在保證法學14門核心課程的基礎上,適當減少法學類必修課和限選課,增加破產法授課內容,提高學生對破產法官的認知與興趣,增加開設實踐性、技術性強的破產法律運用課程。
2、法院在招聘法官助理時應當實行分類招聘原則,根據司法體制現有狀況,保留適當比例的正式行政編制破產案件法官助理的招聘,具體人數可按招錄法院的具體情況和人員結構確定,招錄條件也需根據各個法院的員額法官情況、人員儲備情況和普遍學歷水平確定錄用條件。
(二)修剪灌溉下的向陽盛放——法官助理階段的模仿及能力鍛煉
破產法官導師一般應當由從事破產審判工作10年以上的資深法官擔任,同時應主要從隱性知識的培育入手,建立如下模式:(1)雙向選擇模式;在導師選擇上,可以借鑒高校碩士及博士招收過程,先由法官助理遞交申請表及相關履歷證明,經審查后根據案件需要及人崗相適程度由導師候選人進行選擇法官助理。(2)淘汰遞補機制,在確立師徒關系后,導師需對助理的日常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定,并對其進行定期考核,對于卻無法滿足崗位要求的,由導師提出建議進行人員調動,由后備助理遞補,增強助理的危機感及持續學習動力。(3)責任共擔模式。為避避免導師制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松散關系,需要通過制度設計確保師徒之間形成緊密的責任共同體,通過相應的績效考核制度將案件審理的質效及責任同時歸于導師及助理,甚至可以給予導師更大的責任分擔,倒逼導師進行技藝傳授,當然在獲得榮譽或獎勵時,也應進行相應的統籌分配,激發雙方共同的積極性。
2、破產案件司法實訓的過程。筆者建議將破產法官助理實務培養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初級法官助理階段,在該階段,應當進行司法核心能力的學習,主要包括:1、資訊收集和分析能力,盡力收集國內外相關破產司法案例進行研讀,進行多元化、辯證性的思考、分析和評判。2、溝通能力與調研能力。學習具備恰當溝通方式,學習相關心理學知識及公文寫作,對破產重大事項進行文字整理,對相關理論問題進行研究,撰寫符合實務工作的破產法調研論文,提升理論深度。該段時間以1至2年為宜;第二階段為中級法官助理階段。在該階段,主要輔助破產法官進行案件的審理,負責進行基礎工作的協調,主要進行:1、破產程序性文書的撰寫;2、與管理人進行對接,包括企業賬戶的查詢,債權審核監督,破產財產掛拍過戶;3、與債權人進行溝通,解答基礎問題。該階段時間亦可設置為1到2年。第三階段為高級法官助理階段:該階段,法官助理已具備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和實務經驗,可以在法官指導下參與簡單案件的審理。該階段主要訓練要點為:1、強化與政府機構的溝通協調,建立良性的府院聯動模式;2、對破產案件進行前瞻性判斷,對重大問題形成獨立思路并進行實踐;3、獨立解決債權人重點關心問題的溝通和解釋工作,化解社會矛盾隱患。因為該階段是從破產法官助理進入員額法官一個重要的額角色轉變期,且時間越長,對于法官助理入額后辦理案件更為有利,故該階段可根據法院實際情況適當放長為3-5年。
結語
破產審判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重要抓手,更是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過剩產能的主要手段。同時,法官制度改革是本輪司法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實現法官責權利的有機統一的根本要求對破產法官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必須將破產法官的培養、考核、保障等制度和本輪司法改革結合起來,以完善的培養路徑、職業保障等,不斷推動破產法官的精英化。
作者簡介:
姓名:張鈺,性別:女,籍貫:江蘇省海門人,民族:漢族,學歷:本科,畢業于揚州大學,現有職稱:初級會計職稱,研究方向:會計
單位及郵編:南通海門培英教育培訓中心有限公司226100
單位所在地:南通市海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