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構建音樂課堂合作學習模式逐漸成為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育者應當綜合運用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方法,帶領學生團結合作,共同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本文主要從“開展合唱式教學,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等三大方面詳細闡述了構建音樂課堂合作學習模式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真知除了能夠從實踐中得來,也能通過團結與合作獲得,音樂學習同樣也不例外。倘若學習者能夠懷揣開放與包容的心態,與他人展開友好交流與高效合作,那么整體的學習效率便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面對新形勢下的初中音樂教學,教育者應當從學生的音樂基礎等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合理的合作學習計劃,綜合采取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措施,引導他們展開合作學習,幫助他們更好的掌握相關知識、提升其音樂素養。本文對此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和探討,僅供參考。
一、開展合唱式教學,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
在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中,除了教師自己進行示范演唱之外,教師還會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分工合作、團體演唱等。而這種團體式的音樂教學能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團結與合作的重要性,幫助其樹立團結合作的意識。當學生擁有了這種團結意識,在遇到學習上的困難與問題時就可以通過與同學合作的方式去克服和解決問題。而從宏觀的角度來說,當他們遇到生活上的困難與挫折時,這種由音樂教育培養出來的團結意識也能幫助其主動尋求合作,促使其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勇往直前。這樣的合作學習模式與音樂教學不僅有知識層面的教育,而且有人生層面的感召。
例如,可以引入《團結就是力量》展開合唱教學。這首歌慷慨激昂、鏗鏘有力,創造于艱苦的抗戰年代,是一首非常適合合作演唱的歌曲。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跟著音樂自主的哼唱;接著,再詳細的講解每一句的唱法。做完這些之后,就需要試著讓全班齊聲合唱,教師根據初次合唱的效果來點評和糾正。當初次的合唱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合理的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唱練習。當然,在他們練習合唱的過程中,教師要加以適當的引導和指導,為他們講解處理這首歌情感的方法,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增強其團結合作的能力。
當學生們掌握了相關的合唱技巧之后,教師就要從培養孩子們合作意識與品質的角度出發,帶領他們品味歌曲的內涵,感受那種蓬勃的力量。要知道,這首歌創作于敵后抗戰最艱苦的年代,這首歌的出現帶給了人們一種力量。教師應當有意識的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內涵,幫助他們體會團結就是力量,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一個班集體,都必須擁有團結精神,把心向一處用,力往一處使才能最終實現既定的目標。上述的合作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與能力,而且能夠讓他們深刻的感受到團結的內在價值,體會到集體的無窮力量,從而在以后的學習與生活過程中,善于與他人合作,更好的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合理劃分音樂小組,推動小組分工與合作
要想有效構建初中音樂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應當注重對小組合作教學法的運用,這是合作學習最重要的模式。小組合作,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展開組內分工與合作,因此,合理的分組變得至關重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組合作需要小組與小組之間、成員與成員之間通力合作、團結一致,共同研究和探討相關的器樂演奏與歌曲演唱等技巧,倘若教師秉持著自由主義的理念,對他們進行隨機分組,甚至讓他們自己根據喜好來組建小組,這種學習模式原有的優勢便無法體現出來。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無論是學習習慣、學習基礎還是學習能力都不盡相同,因此,在劃分音樂小組時,應當注重對其音樂基礎的考量。
從總體上來說,教師應當以平衡為主,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與教學重心的傾斜方向來合理分配。倘若歌曲鑒賞的內容或者演唱技巧難度較大,小組成員的數量就應該多一些,并且每個小組的整體水平應該基本處在同一條線上。除此之外,小組內各個成員學習任務的分配也應當盡量保持均衡,為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提供充分的保證。當然,教師還應當關注每位學生的性格,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獨特的性格,中學生同樣如此。他們的性格往往決定了他們在學習小組中的表現情況,基于此,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對學生性格與處事方式的了解,有的同學天生比較外向,活潑開朗,而有的同學則比較內向、說話少、相對沉悶。面對這樣的情況,在劃分小組時應當盡可能保證所有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這樣,通過運用一系列科學的方法,對音樂小組進行合理的劃分,便能夠為音樂課堂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奠定良好的結構基礎。
三、引入合作類音樂游戲,提升合作學習模式趣味度
有趣的東西永遠是最吸引人的東西,更何況是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音樂是一門既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又頗具趣味性的學科,因此,要想在日常的音樂教學中構建合作學習的模式。就應當從處在這一階段的學生心理和情感發展方向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在教學中插入既具有趣味性又需要學生緊密合作的趣味游戲,從而寓教于樂,既保證音樂教學的嚴肅性與教育性,又不失其趣味性,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其對音樂的熱愛與興趣。有了這種熱情作為基礎,孩子們便能夠在其驅動下緊密合作,共同達成既定的游戲目標,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樹立團結合作的意識,提升其團結合作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深入人心的新時代,合作式學習模式逐漸成為音樂教學的重要法寶,因此,在現代化的初中音樂教學中,教育者應當秉持團結至上的理念,從既定的教學目標與任務出發,引導學生展開分工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引導他們共同完成對歌曲的演唱和鑒賞,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羅中麗.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音樂合作學習探究[J]. 音樂時空,2013(6):124-124.
[2]徐淑玲. 淺析合作學習模式運用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必要性[J]. 北方音樂,2020(1):189,191.
(本文系建甌市2020年度教育科研專項課題《中小學音樂課堂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研究》(課題立項批準號C2001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