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春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化教育的不斷變革,目前的小學道德與法治的實際教學課堂需要老師們主動探索教學新內容與新思路,綜合發展學生實踐能力與綜合素養。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主動應用現代教學方式,重點發展班級學生的個人責任意識,提高目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實際成效,因此本文下面聯系小學生們的基礎來分析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發雜含學生責任意識的實際探索,以期提供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感知與知識實踐水平。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責任教學;實際措施
新課標的改革推動了小學教育事業的進步,小學教師們也越來越重視小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工作。高效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不僅能夠豐富小學生們的道德法治知識,同時也能增強其個人的道德水平與綜合素養。現代化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要想發展學生的責任意識就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學習興趣組織有趣的教學情景或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逐漸感知、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從而幫助小學生建構良好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體系,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實際質量與成效的發展。
1.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發展責任教育的意義
在如今的課堂中存在的首要問題是小學道德與法治老師們的日常教學觀念與具體的方法傳統老套,不能極大的調動小學學生們對小學道德與法治知識內容的自身學習興趣,導致小學生們的個人綜合學習效率較低,也不能真正的把道德與法治知識內容運用到實際的日常生活中。這就需要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融入責任意識教學主動創新課堂教學觀念與具體方法,實現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相比較于其他的學科來說,道德與法治學科涉及到的范圍更廣,其包含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衛生以及環境等方面。因此,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的不僅僅是為學生們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需要將環境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意義教給學生們,讓學生們深刻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從而促進學生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現階段,教在培養學生們的社會責任素養的時候,教師們應當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深入分析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為學生們傳授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們學會珍愛生命、保護環境以及生活中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師們應當將責任意識帶入課堂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們形成強烈的責任意識,發展如今班級學生們的責任素養。
2.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培養學生責任意識的方式
2.1創設生活化情境
生活化的情境能夠促進同學們多溝通多交流,從而更加活躍課堂氛圍,通過開展多種教學活動來讓學生學習思政知識,從提高學生們的思政素養與道德水平,并培養學生們在生活中應用道德與法治知識的能力與習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活動中創設生活化的情景來進行思政教學,更具生活化的思政情景可以讓學生主動體會思政含義,培養小學生的思政水平與道德意識。創設教學情景是一種應用程度頻繁且應用有效的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有趣且生活化的情境可以加深中職生們對思政知識的記憶程度。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需要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主動尋找生活中的有用教學素材,從學生們的日常實際生活中入手來依據學生真實的生活體驗來創設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道德與法治與生活的聯系。比如教師可以針對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如尊老愛幼等內容來組織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活動,用現實的人物表演來讓學生們更加深入的理解有關道德與法治知識,再通過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與總結來加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感官體驗,大大提升學生對思政意識與素養,更好地培養學生們的個人理性思維。
2.2言傳身教,用行動促進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養成
教師不需要為學生們樹立榜樣,教師們應當積極的鼓勵學生們,時刻關注學生們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們熱愛生活,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教師們可以讓學生們在日常教學中對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并放在一起進行討論。對于一些錯誤的言論,教師們應當引導學生們用道德與法治知識將其糾正,從而讓學生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保持鎮定。教師的行為對學生們的影響很大,如果教師本身就具備十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那么學生們也將會加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能夠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知識幫助身邊的人,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素養。通過對學生們進行多方面的教育,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們社會責任素養的養成,同時還能夠促進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2.3做好課后學習工作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應同時做好課前、課中與課后的教學工作,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設計信息技術課堂時來更好地開展責任教學,最后再利用微課視頻來更具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道德與法治責任知識教學,如此則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針對性,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科素養。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公眾號、QQ群等平臺與學生分享微課資源,讓小學生們可以在課后利用少量時問開展高效的學習。微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后作業設計,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進行知識總結與學習反思的方法與習慣,讓學生可以在課后獨立進行自身的學習總結與反思并與教師進行及時的交流,同時使用信息技術法、實踐法等創新方法,以此更好的促進小學生們的學習,還能夠讓小學生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都能接觸到道德與法治知識內容,大大增強班級學生們對知識信息學習與掌握的主動性,以此來發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真實成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班級道德與法治教師們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嚴格按照新課標教學理念進行教學,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此外,教師們在培養學生們社會責任素養的時候應當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尋找教材中和社會責任素養相關聯的地方,促進學生們更好的培養社會責任素養。教師們自身的行為對學生們具有巨大的影響,教師們要為學生們樹立榜樣作用,善于利用道德與法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升學生們的社會責任素養。
參考文獻:
[1]蔡春勇,基于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研究[J].名師在線,2018(26):67-68.
[2]李遂梅.基于社會責任視角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J].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2016(1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