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美
摘要: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核心素養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政治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點自然也不例外。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完成基礎知識的傳授,更要對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培育予以充分重視,并且加以有效實踐,為學生綜合發展助力。基于此,以下就將高中政治教學作為載體,著重分析培育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策略,希望提供有利參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政治核心素養;理性精神;政治認同
所謂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顯然,傳統的教學難以達成這一目標,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學工作者,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積極學習新理念,對核心素養的內涵和要求展開深層次的剖析、解讀,并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實施政治教學,在完成基礎教學任務的同時,實現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培育,助推學生全方位提升。那么,在實際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哪些方面入手,培育學生政治核心素養呢?具體如下。
一、構建問題情境,培育理性精神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課堂上,存在著一個極為普遍的現象,即部分教師占據了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使得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久而久之,學生淪為學習的“機器”,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有效發揮。顯然,如此單一、老套的教學無法彰顯科學性,更不具備理性。新時期下,教師要與時俱進,積極革新教學理念和方法[1]。其中,情境教學法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問題情境,通過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啟迪學生的思維。在此期間,學生會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下積極思考、探究,助推良好價值觀的形成和核心素養的提升。當然,教師要緊扣教學內容的中心思想進行問題情境的構建,凸顯問題的針對性。另外,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探討,讓政治學習更加自由、民主。如此,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而是主動參與問題的思考和解答,不僅彰顯了學生的主人公地位,還實現了學生理性精神的培育。例如:在教學“美好生活的向導”中的“生活處處有哲學”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并未按照以往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構建了這樣的問題情境:“市場經濟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習慣、消費觀念等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無論是青少年還是老年人,都開始熱衷購買名牌。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群眾忽略個人經濟情況,選擇購買名牌。你認為這樣的消費觀是合理的嗎?”以這樣的方式實施教學,引導學生將政治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對“消費觀”形成更加清晰的了解,同時也起到引領學生的作用,讓學生懂得結合實際情況,樹立積極、合理的消費觀,達到理性精神培育的目的[2]。
二、實施案例教學,培育政治認同
政治認同是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人們對一定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認可和贊同。學生擁有良好的政治認同素養,對于其正確道德準則和價值追求的形成十分有利。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教學,教師要加強正面引導,在完成政治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值得注意的是,高中階段的政治知識有些抽象,為了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法進行授課,激起學生探究政治的欲望,使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更加認可我國的社會體制[3]。例如:在教學“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督”中的“政府的權利:依法行使”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如若教師將教學局限在教材上,學生很難深刻理解、記憶。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掃黑風暴》這一電視劇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就可以對政府的權力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懂得“官員不作為就是腐敗”這一道理。另外,教師還可以適當融入熱點新聞,并對其進行解析,讓學生對我國的政治制度形成更加充分的把握。不僅如此,還可以和西方國家聯系起來,對比中西方政治體系的差異,明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政治認同感。
三、拓展法律內容,培育法治意識
細心觀察高中政治教材,可以發現其中涉及到豐富的法律知識,但是由于內容有些抽象,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感到吃力、困難。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就有必要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潤色處理,將教學內容轉變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如角色扮演等,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讓學生在演繹中感受法律,懂得法律的重要性,為法治意識的培育創造良好條件[4]。例如:在教學“民事權利和義務”中的“認真對待權力和義務”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探究材料作為入手點,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就上述材料進行演繹,再現材料場景。當聽到要表演時,學生表現得十分興奮,積極投入其中,很快,一場出色的表演呈現在大家眼前。當演繹完畢后,教師導入如下問題:“①從道德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②從法律的角度上談談自己的看法;③小林父母認為要向失主收取報酬,你認為這合理嗎?”通過逼真的演繹,鼓勵學生直抒己見、暢所欲言,初步形成法治概念,并在教師的輔助下了解民事法律關系及其相關要素,掌握民法現狀和前景,學會正確辨別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5]。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培育學生政治核心素養是新時代賦予教師的職責,值得受到充分的重視。高中政治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成長道路中的引路人,更要認識到這一點,在把握核心素養內涵的基礎上,積極尋找政治知識和政治核心素養之間的契合點,并且采取切實可行的策略促進二者的有機融合,為學生構建更加高質、高效的政治課堂,在幫助學生獲取豐富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政治核心素養,為今后學習和成長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李超民, 張彩玲.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育路徑研究[J]. 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1).
[2]陳秋艷.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策略研究[J]. 文理導航, 2020, 000(004):P.83-83.
[3]桑建軍.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科學精神核心素養培育研究[D]. 沈陽師范大學, 2020.
[4]韓雙茹. 探討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意義及方法[J]. 學苑教育, 2020(5):17-17.
[5]秦琴, 貢和法. 高中思想政治課審美課堂建構策略[J]. 新課程研究:上旬, 2019, 506(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