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芳
摘要:近年來,我國素質教育不斷深化,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成長的觀念階段,這個時期小學教育應該將教書和育人放在同等位置,提高對學科育人的重視度。以小學數學學科的實踐課程為例,教師必須積極探索全新的育人途徑,實現潤物無聲之育人效果,滿足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上,也提高小學生的道德素養,滿足新時代人才的教育需求。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課程;潤物無聲;學科育人
引言: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深化改革,小學教育目標也得到了全面優化,徹底打破了傳統只關注小學生智力開發和知識傳授的教學思想,將小學生德育品質和能力的培養提上日程。小學數學學科中也蘊含著豐富的育人資源,但是對于數學課程融入育人元素來說,相比于其他學科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能夠實現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教師必須全面創新教學方式,引入良好的教學模式,提高小學數學育人教學水平,滿足小學生全面發展需求。
一、為人師表,實現小學數學育人之效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也是教育的核心,而針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來說,為了能夠起到潤物無聲之育人效果,首先要從教師自身做起,教師自身的情緒和自身展現出的精神對學生都具有重大影響,同時也是無人育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數學教師要時刻懷著飽滿的熱情開展教學活動,通過自身的一言一行為學生傳遞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通過自己的舉動來感染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最容易受到教師的干擾,他們大都以教師為榜樣,所以,教師要展現出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認真地工作風格,以此來影響學生。
例如:在二年級的數學課堂上,首先在上課之前教師必須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并且在課前制作精美的課件,上課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嚴格說普通話,語速適當放緩,邏輯清晰,在衣著方面也要得體大方,課件內容整齊,板書規范公正,給小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在數學知識的傳遞中教師也要不斷學習和探索創新的方法,并且在課堂上積極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用溫柔的話語感染每一位學生,對學生多一些關愛,讓學生敢于與教師親近,拉近師生關系,從而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了小學數學無聲育人的目的。
二、深挖數學課程育人素材,全面推進無聲育人滲透
對于小學數學學科來說,其中的育人素材并不想語文、政治、歷史等學科那樣明顯,同時數學教材中的育人思想內容也不具備明顯的地位,因此,想要實現數學實踐課程無聲育人的目的,對數學教師也帶來了一定的考驗,數學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數學課本,仔細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將可以育人目標的素材深入貫穿到數學教學中。針對小學二年級數學教育來說,我們通常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數學課本中育人知識的挖掘與滲透:(1)數學的題意和數據;(2)數學概念、數學定理、數學法則、數學公式的產生或推導;(3)數學課本中的統計圖、插圖等;(4)數學知識背景故事和數學家事跡。
例如:在學習《萬以內數的認識》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入2008年奧運會的教學主題,為學生講述我國奧運會的歷史,激發小學生民族自豪感,提升小學生的愛國情懷。然后教師接著利用多媒體展示我國“鳥巢”建筑的圖片,它位于我國首都國家體育館,然后引導學生猜一猜鳥巢一共可以容納多少人,學生們紛紛說出自己的猜測,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我對學生說“鳥巢的永久坐席具有80000個,而臨時坐席有11000個”通過這些數字讓學生對萬以內的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入我國的母親河——黃河,為學生們說一說黃河的長度,還有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激發學生對祖國大海河山的贊嘆與熱愛,從而有效弘揚偉大祖國的民族文化,提高學生對祖國的認識,從而實現良好的育人目的。此外,在開展珠算教學中,我們還可以為學生介紹算盤,算盤作為我國偉大的發明,承載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通過珠算不但簡單易懂,而且運算方便,在過往很長一段時間里,珠算不僅在我國比較流行,甚至也流傳至東南亞以及歐洲多個國家,為當時的人類創造了巨大的價值,以此也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學習《統計》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統計我國從參加奧運會開始,每一屆奧運會獲取的金牌數量,學生們通過合作收集數據,體現出祖國正在逐年壯大,由最初的只有5塊金牌,到了2008年奧運會的51金,展現出我國奧運健兒不懈的努力和祖國體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從而展現出良好的愛國教育。
三、巧妙構建教學情境,實現無聲育人效果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情境教學是小學階段最常見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也是實現潤物無聲之育人的有效途徑,不但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還能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
例如:在小學數學開展實踐活動中,教師為了培養小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構建生活中常見的情境,通過學生通過生活司空見慣的事情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意識。比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引出這樣一個生活場景“小明洗完手時沒有擰緊水龍頭,水滴一滴一滴地流下,假如水流1分鐘滴75次,那么1個小時留了多少滴水?假如10滴水是1毫升,總共滴了多少毫升?”通過這樣的數學題,不但能夠鍛煉學生乘法計算能力,同時也鼓勵學生良好的節約用水意識。首先可以讓學生感受生活中數學知識無處不在,體會到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意義,同時教師讓學生們親身體驗一次,用水盆接住一個沒有擰緊的水龍頭,待半小時以后帶領學生們去看,還不到一節課的時間,就流失了多少水,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視頻來播放一些水資源匱乏地區的生活狀態,讓學生感受水資源的重要性,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節水意識。
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深化改革,小學教育不再只是關注學生的文化知識傳授,更注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將育人理念貫穿到每一門學科中,而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存在著較大的區別,在進行育人教育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大的考驗,只有全面創新思維,積極探尋數學教育中的育人資源,才能實現良好的無聲育人效果,滿足小學生全面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劉月霞,郭華.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理論普及讀本)[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56-60.
[2]李廣,計宇.小學數學促進學生發展,實現無聲育人能力[N].中國教育報,2017-08-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