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苑銀
摘要:語文課程本身有著相對豐富與多元化的內容,尤其對學生技能的提升有著相對比較特殊化的要求。本文的主要研究重點是整合小學語文校本研修的形式以及內容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校本研修形式與內容;整合
引言
小學語文教師是語文科目的具化形象,教師要維持良好的教師形象,不但需擁有良好的教學能力,還需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為此,語文教師只有在保證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基礎上,才可逐漸順應新課程改革發展的需求。而校本研修就是有效提升語文教師教學水平的方式之一。
一、構建校本課程的必要性
(一)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校本課程的構建對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十分有益,教師單純從教材角度進行知識傳輸,往往會令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多數學生在拿到語文教材之后,一般都會提前閱覽,而教師如果過度依賴教材開展教學活動,往往會令自身的知識延伸難以深入拓展。為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教師可從如下幾點入手:逐漸向課外知識延伸、向生活實踐延伸、系統全面開發鄉土資源、以時事信息為焦點對語文課程進行動態補充等。
(二)運用各種模式
校本課程研究的出發點,可準確引導教師的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充分激發出來,要有效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這就往往需要校本課程不斷摸索與利用相對更多的教學模式,具備包含教師為主導的開發模式、學生為主體的開發模式等。
二、校本研修的內容
(一)相關知識與技能
語文教育工作人員都需通過相對勤奮的校本研究,對語文的知識與技能進行全面的熟悉與靈活的掌握,像是所教語文學科的專業知識、相鄰學科的背景、知識與心理學知識等,并且還需熟練掌握與運用諸項技能,諸如研究學生與教育學生的相關技能,特別是需要及時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合理的措施解決問題等。
(二)職業道德
教師是教育工作者,其主要職責在于教書育人。與其他職業相比,教師屬于一種相對較為特殊的群體,同時也有著比較特殊的要求。因此,從教育工作人員角度來說,需積極研修教師職業所對應的各種職業素養,摸索各種教育教學工作方法,這也是校本研修中十分關鍵的內容之一。
三、校本研修的形式
(一)獨自研修
這是學校的教職員工個體獨立開展研修活動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校本研修中比較普遍、方便與自由的形式,并且這種形式并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其相關的效果一般都是取決于自身的素質與自覺性影響。這一校本研修的形式一般適用于專業教學能力較強與綜合素質水平較高的教師,并且在研修過程中可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個體價值。
(二)小組研討
這種形式主要指的是兩個或超過兩個以上的人進行交流討論的一種形式。這種“組”可以是相對正式的組織,像是教研組、年級組與課題組等,也可是非正式的組織,像是三兩個人或者更多的人匯聚到一起進行交流與討論,可以保證有一定的計劃性與目的性,同時也可是隨意的。對語文教師來說,在小組研討的過程中相互交流一段時間內教學的經驗與問題,相互借鑒與總結,這對提升教學能力與效率意義重大。
(三)集體會議
集體會議的形式指的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會議,將成員匯聚起來的獲得相關研修成果的形式之一,其中具體包含有參與到上級領導機關所組織的會議、單位或單位部門領導人員主持進行的會議等。此種形式有相對較強的組織性特征,并且內容也往往十分的集中,但是相對來說效率較低。
四、小學語文形式與內容整合的措施
(一)明確文本意識
對語文教師來說,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重視從語言文字的角度多下功夫。文字的不同,令語言運用的形式特征也會存在差異,這種方式的適用范圍一般在詩歌教學、小說等類型的文本中,應用也相對較為廣泛。教師需積極參與各類教師理論沙龍活動,對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參與基本功的訓練活動,諸如課堂教學、教學設計與作業設計等一系列的活動,以此令自己的教學基本功變得更加扎實。另外時常閱讀教育類的報刊和雜志,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水平,形成良好的文本意識。
(二)堅持學生主體
不同的學生其智商、學習能力等水平也各不相同,因此也對教師提出了一定的教學難題。教師在面對不同的學生與不同學段的教學要求時,由于教學的重難點不同,因此需要采取的措施也隨之有所差異。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的差異,因材施教制定針對性顯著的教學形式,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形成團隊共進意識
在學科校本研修的過程中,通過研究與觀察可知,每位教師都可收益,大家在圍繞著同一個主題在進行討論分析時,這一過程是非常熱情與活躍的,這對幫助教師形成團隊共進的意識十分有益。例如,成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的課題研究,就令所有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將課題研究與校本教研等聯系起來,培養教師的團隊共進意識。
結語
綜上所述,校本研究過程是促使教師逐漸明確自身承擔的引導責任的重要過程。在校本研修過程中,需促使校本課堂逐漸成長為學生充分落實語文知識的一個相對有效的平臺,在實現校本研修內容與形式整合的基礎上,將校本引導在教學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王蘊楓.以磨課為核心的校本研修“五期”實踐模式——以一所小學語文學科校本研修活動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11):37-40.
[2]張麗. 小學語文校本研修樣態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6.
[3]周步新.點燃活力 ?提升智慧——以寧波江東小學語文“活力”型校本研修實踐探索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4(0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