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少華 沈偉 蘭順平
摘要:本文通過對一起人工游泳場所尿素超標案例行政處罰法律適用和監督管理的分析,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人工游泳場所衛生監督管理。
關鍵詞:游泳場所;尿素;法律適用;衛生監督
【中圖分類號】G6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1--01
游泳場所泳池水中尿素污染情況不容樂觀。與此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和《上海市傳染病防治管理辦法》,與此有關的標準有國家標準《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GB37488-2019)、上海地方標準《公共游泳場所衛生管理規范》(DB31/890-2015)。本文從一個案例入手,探討人工游泳場所泳池水尿素超標行為的法律適用及監督管理分析。
一、案例簡介
上海某區衛生健康委于2021年8月25日對開設于該轄區某公司開設的健身俱樂部的人工游泳池進行舉報調查。檢查時該健身俱樂部的游泳池正常經營中,現場在該單位游泳池深水區、淺水區各采集游泳池水樣1件,共2件,送某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檢測項目為細菌總數、大腸菌群、尿素。9月8日收到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該健身俱樂部游泳池水淺水區尿素值為7.2 mg/L、深水區尿素值為6.7 mg/L,均不符合《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GB37488-2019)中4.4.1.1的要求。
該公司曾因游泳池水尿素超標于7月28日被衛生行政部門予以行政處罰,8月4日復查后檢測尿素符合上述國家標準要求。本次監督檢查收到檢測結果后,于9月17日再次對該游泳池的水質進行復采,該公司游泳池的尿素符合上述國家標準要求,已于10月27日予以行政處罰。
二、案件討論
2.1法律適用
針對游泳場所泳池水中尿素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行為,雖然《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均有違反條款規定,但無對應的處罰條款。而《上海市傳染病防治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十七條第二款是此行為的違反條款,其對應罰則為第四十二條。由于《辦法》是新規章,在具體法律適用時存在爭議。《條例》和《細則》其法條中均規定了公共場所經營單位(者)的法律責任,是《條例》和《細則》適用的被處罰主體。而《辦法》中出現公共場所管理單位這一新的法律名詞,卻沒有對公共場所管理單位進行定義,兩個名稱有所區別。本案中當事人是有游泳池的公司,是否可以作為適用《辦法》的被處罰主體?有觀點認為,尿素屬于理化指標,不屬于引起傳染病傳播的微生物指標,與傳染病傳播沒有直接關聯,所以尿素超標的行為不是《辦法》適用的情形。
有文獻認為,公共場所管理單位的范圍包含公共場所經營單位(者),游泳池水中尿素超標增加了傳染病傳播的風險。從《辦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內容來看和從立法的背景來看,結合尿素超標增加了傳染病傳播的風險,與傳染病傳播有一定關聯,故游泳場所泳池水中尿素超標行為可以適用《辦法》。
2.2行政處罰自由裁量
《辦法》第四十二條對公共場所不符合衛生標準和規范的處罰,罰款額從500以上到5萬以下,幅度比較大,目前尚未制定自由裁量基準,在具體實踐中也僅能依據《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辦法》來裁量,裁量有一定隨意性。盡快制定《辦法》的自由裁量基準。因此,有人建議,盡快制定《辦法》的自由裁量基準,明確情節嚴重的情形,在不同情形處罰中建議根據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指標和傳染病傳播的關聯性高低以及不合格指標的數量來區分情節。
2.3監督與服務相結合,避免處罰、再處罰反復出現的局面。
部分從業者不能完全理解行業規范或者缺乏從業技術,導致沒有或無法實現行業要求,成為行政管理部門的處罰對象,卻又沒有能力進行整改或提高從業技術。因此,加強行政管理部門專業執法能力和技術指導能力很有必要。
三、思考建議
(一)規范采樣過程,提高監督性檢測的合法性。
違反《辦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行為的關鍵證據是鑒定意見,也就是衛生行政部門執法人員開展公共場所監督性采樣檢測的結果。采樣送檢的過程是否規范是此類案件證據是否真實、合法的關鍵。因此,在對公共場所抽檢樣品時,衛生執法人員應嚴格按照《衛生行政執法文書規范》和《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GB/T 18204)等相關標準和規范執行,特別是要加強樣品的采集、保存、運輸等環節操作和記錄,做到可追溯、可查驗。
(二)建議國家和地方標準中增加每周一次對泳池水排盡后徹底清洗的要求。
《公共游泳場所衛生管理規范》(DB31/890-2015)6.2.1.3規定,人工游泳池在開放時間內應每日定時補充新水,保證池水水質良好,每日每人次不少于30L,每日應記錄補水量及查見的補水專用水表讀數,但沒有泳池徹底清洗的要求。《公共場所衛生指標及限值要求》(GB37488-2019)也沒有泳池徹底清洗的要求。因此,建議在國家和地方標準中增加每周一次對泳池水排盡后徹底清洗的要求,并做好相關記錄,以備檢查和存檔。
(三)重視舉報投訴,發揮泳客的社會監督作用和提高衛生監督員專業執法能力同等重要。
游泳場所的衛生需要依靠內部管理和行業內監督、外部監督管理、廣大泳客共同來實現,因此游泳場所的衛生管理和監督也需要從這三個方面的實施,而管理的內容主要從游泳場所的各個衛生項目著手。泳客既是參與者,又是監督者,泳客的社會監督是改善游泳場所衛生狀況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而夏季游泳場所舉報投訴量明顯上升,也發現不少問題。結合本案分析,二次水質檢測不合格均來源于泳客的舉報投訴,經過衛生監督員反復查找問題,終于找出問題癥結,幫助游泳場所管理單位積極整改,從而使游泳場所的水質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避免了反復舉報和處罰的局面,有效避免了傳染病傳播和不良反應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湯宇斌,李嘉凌,宋建.游泳場所尿素超標行政處罰的法律適用分析[J].中國衛生法制,2019,27(2):102-104.
[2]孫江城.露天游泳池水質的動態變化[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1997,5(9):291.
作者簡介:嚴少華(1970-),男,江西樟樹人,碩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從事公共衛生監督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