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懷彬,陳俊亮,費鵬,程偉偉,張慧蕓,劉麗莉


摘? 要:隨著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深入開展,落實產出要求主線和評價機制底線已成為其核心內容。針對這些情況,文章以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食品工藝學課程教學實踐為例,探討了基于OBE理念的課程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教學模式和課程考核設計的新思路,尤其是對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內涵觀測點合理的對應關系、課程教學模式有效支持課程目標實現、課程考核針對課程目標設計三個核心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以期為促進基于成果導向的課程教學設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加強課程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OBE理念;食品工藝學;課程;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32-0138-04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s of main line of output requirements and bottom line of evaluation mechanism have become the core content. In view of these situations, tak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national excellent online open course "Foo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w ideas of course syllabus,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mode and course assessment design based on results orientation, in particular, elaborates on three core issues, including the reasonabl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observation points of the connotation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the effective support of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to achieve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assessment for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consult and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results-based curriculum design, improving the the quality of course teach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Keywords: OBE concept; food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design
課程是大學教學最基本的單元,是高等學校教學建設的基礎;課程質量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和前提;課程建設是學校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從2003年開始,教育部先后進行了國家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建設。《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明確指出,“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完善以質量為導向的課程建設激勵機制,形成多類型、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經過三年左右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為課程建設指明了方向。
河南科技大學食品工藝學課程2010年成為河南省精品課程,2014年成為河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016年成為河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并在中國大學MOOC上線,2019年成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20年成為河南省線上一流課程。該課程基于成果導向(OBE理念)開展課程教學設計,在課程教學目標、課程實施過程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成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兩次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成果導向教育理念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又稱能力導向教育或目標導向教育。
OBE是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s)。即從需求出發,強調學生的學習成果。其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面向產出、持續改進。
(一)傳統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包括宏觀設計和微觀設計,前者為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后者為課程教學設計。
傳統的宏觀教學設計是課程導向,其邏輯起點是學科,教學設計從構建課程體系入手,按照學科知識邏輯體系構建一個課程體系,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決定該課程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專業教育的內部和外部需求。傳統的課程教學設計(微觀設計)是教材導向,其邏輯起點是教材,教學內容由教材確定,課程教學目標(課程目標)由教學內容確定,教學評價的目的是考察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
(二)OBE教學設計
OBE教學設計遵循的是反向設計原則,宏觀設計是產出導向的,根據外部和內部需求確定培養目標,根據培養目標確定畢業要求,根據畢業要求確定課程體系。OBE的課程教學設計是產出導向,其邏輯起點是畢業要求,其畢業要求必須逐條地落實到每一門具體課程中,通過課程教學才能達成。
二、基于成果導向的食品工藝學課程教學大綱設計
課程教學大綱是根據課程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而制定教學要求的基本綱要。食品工藝學課程是河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必修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直接關系到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要求的達成,因此,設計好該課程的教學大綱對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實踐中,按照OBE理念改革了傳統教學大綱的設計方法,根據專業的畢業要求設計了食品工藝學課程目標,根據課程目標設計了有效支持課程目標實現的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針對課程目標設計了課程考核方式、內容和評分標準,同時確定了成果導向的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辦法。成果導向的食品工藝學教學大綱除傳統的課程基本信息、課程簡介、課程作用、課程內容、課程成績評定辦法、課程教材、參考資料、先修課程等內容外,充分體現了食品工藝學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內涵觀測點合理的對應關系,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課程目標的支撐關系,課程考核方式、考核內容、評分標準與課程目標的對應關系三種關系。
三、基于成果導向的食品工藝學課程目標設計
課程目標是對學生課程學習成果的預期,是評估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基礎。課程目標向上支撐畢業要求的達成,向下決定教學模式和考核評價方式的設計與實施,是課程融入OBE教學體系的邏輯接口。為充分發揮食品工藝學課程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課程作用,就必須基于OBE理念設計好該課程的課程目標。
(一)食品工藝學課程目標設計原則
食品工藝學以往的課程目標設計是從課程內容開始的,主要體現“以教為中心”,即教師決定學生應該學到什么,從而決定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考核及考核什么,不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基于OBE理念,確定了食品工藝學課程目標的設計原則。一是課程目標有畢業要求決定;二是課程目標必須完全覆蓋對應的畢業要求,并指向學生的學習效果;三是課程目標應有適當的教學內容支撐,教學方式的選擇應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四是課程目標必須可衡量,能以適當的方式進行考核和評價。
(二)食品工藝學課程目標
美國學者Bloom將教學目標劃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六個層次,其中記憶、理解、應用屬于低階思維, 分析、評價、創造屬于高階思維。《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明確提出“確立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提升課程的高階性,突出課程的創新性,增加課程的挑戰度”。我校食品工藝學課程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涉及食品化學、食品生物化學、食品營養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學、食品機械設備等多門先修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綜合性課程。作為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食品工藝學課程,基于OBE理念,根據本課程的具體特點,遵循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原則,形成了從低階向高階分層遞階課程目標,并建立了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內涵觀測點之間的支撐關系(見表1)。
四、基于成果導向的食品工藝學課程教學模式設計
教學模式是立足課程目標、選擇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支撐課程目標達成的主要教學環節擬采用的教學策略、方法與手段, 幫助學生取得預期學習成果。食品工藝學課程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網絡教學工具,開展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將低階性、灌輸性和重知輕行的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高階性、交互性和知行合一的OBE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
(一)圍繞課程目標整合教學內容
為有效實現課程目標的達成,食品工藝學課程按照教學內容深度、廣度與課程目標要求相匹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相適應的原則設計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重新整合為線上教學、線下教學和實踐環節三部分。線上教學主要采用自主錄制的視頻教學,授課錄像共128個短視頻模塊集,每個20分鐘左右,總長度2047分鐘;同時建設有與教學內容相配套的輔助教學資源:在線自測/考試系統、試題庫系統、作業系統、課程教學、網上答疑系統、專題講座庫、素材資源庫等。線下教學內容包括緒論、軟飲料、焙烤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等四部分共10個章節。實踐教學包括實驗課、食品工藝實習、課程設計和科技創新活動等內容。
(二)實施“五結合四層次三環節”教學模式
五結合是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實驗教學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相結合、實驗實踐教學與科學研究相結合、課堂實體與網絡虛擬相結合、線上與線下資源相結合。
四層次是指實踐教學的基礎實驗教學層次、專業實驗教學層次、創新實踐教學層次和創業實訓教學層次。在基礎實驗教學層次,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強化和訓練;在專業實驗教學層次,注重專業技能訓練,設置了專業實驗、課程設計、專業實習、專業素質訓練等內容;在創新實踐教學層次,注重綜合素質訓練,通過綜合性設計性試驗、把實驗教學延伸到市場、畢業設計(論文)、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P)、科技競賽,將科技創新活動納入實踐教學體系之中;在創業實訓教學層次,組織學生參加大學生課外創業實踐,將大學生創業培訓與產品開發統一起來,實現從市場調查、成本核算、原料采購、加工生產、品質檢測到產品銷售的全過程訓練。
三環節是指線上教學、線下教學和實踐教學。教學方式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多媒體課件+MOOC+手機微信相融合的教學方式。線上教學主要采用觀看自主錄制的教學視頻、線上自測、線上作業、線上互動等方式;線下教學包括課堂教授、專題討論、案例教學等方式,課堂講授采用自主開發的多媒體課件+手機微信教學+雨課堂方式進行,多媒體課件集文本、視頻、動畫、圖像、聲音、圖形等于一體,包括收集整理的1000多幅圖片信息和40多段錄像,制作的30多種食品加工視頻、20多個動畫等。實踐教學一方面改革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把實驗教學延伸到市場,把實驗室變成 “生產車間”,學生模擬企業生產管理模式對“生產車間”進行管理;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開發力度,設計了6個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另一方面是多途徑、全方位開展創新實踐活動。課程組通過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競賽、SRTP、教師科研項目,組建學生科技社團等系列活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基于成果導向的食品工藝學課程考核設計
課程考核包括考核內容、考核方式和評分標準,課程考核是判斷學生學習效果的依據,是課程目標達成評價的基礎。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食品工藝學課程基于成果導向,確定了聚焦目標、基于成果、把握重點、科學量化的課程考核原則。做到考核內容深度和廣度與畢業要求相匹配,考核權重與課程目標相匹配,所有的課程目標均有適當的考核方式,每一項考核均有明確的考核標準,確保考核方式、考核內容和評分標準針對課程目標設計、反映課程目標的實現情況、有效證明課程目標達成。
(一)考核內容聚焦課程目標
圍繞課程目標命題,考核內容深度、廣度與課程目標匹配。每項考核內容都與能力點相對應,強調對能力的考察,反映學生學習效果。改變過去死記硬背的考核內容,考核題目實現由單純知識性記憶類題目向知識應用、問題分析、綜合評價和設計開發類題目轉變。過去,考核肉中水分存在狀態時,僅僅通過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等考核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掌握程度,如“肉中水分存在的狀態有()()()”“簡述肉中水分存在形式及特點”等,反映不出知識應用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改革后,將考核題目變為“肉在加工過程中(如蒸煮、油炸、烤制等)常出現重量損失,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控制和改進措施”等。
(二)考核方式反映課程目標的實現
食品工藝學課程考核采取過程性考核、實驗考核與課程結束考核相結合的方式(不同課程目標考核方式及各考核環節權重見表2),具體設計如下。
1. 過程性考核
過程考核包括線上考核、線下課后作業、專題討論、隨堂測驗等考核方式,各種考核方式均采用主觀題形式,側重考查課程目標1(應用能力)、課程目標2(應用、分析能力)和課程目標3(評價能力)的達成情況。
2. 實驗考核
實驗考核強調多維度能力的評價,包括基礎理論理解能力、實驗方案設計能力、問題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綜合評價能力等考核方式。側重考查課程目標1(理解、應用能力)、課程目標2(分析能力)和課程目標3(評價、設計能力)的達成情況。
3. 課程結束考試
課程結束考試采取閉卷形式,采用應用分析題、工藝設計題和分析評價題等題型,側重考查課程目標1(應用能力)、課程目標2(應用、分析能力)和課程目標3(評價、設計能力)的達成情況。
(三)考核評分標準針對課程目標設計
針對課程目標設計評分標準、考核結果,能夠證明課程目標的達成。細化易行的評分標準是科學、合理考核的關鍵,是課程目標能否支撐畢業要求的關鍵之一;評分標準本身具有導向性,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重點環節,尤其是難以評價的環節更需要詳細的評分標準;及格評分標準更應嚴格把握,確保學生獲取了某種能力。
線上考核、隨堂測驗成績按其正確率評價;線下課后作業通過作業完成進度(權重0.1)、知識應用程度(權重0.3)、分析問題及評價方案正確性(權重0.5)、作業完成態度(權重0.1)四個維度進行考核;專題討論采用PPT內容(權重0.2)、PPT制作品質(權重0.1)、專題發言(權重0.25)、回答問題(權重0.4)和參與度(權重0.05)五個維度進行考核;實驗考核標準通過基礎理論掌握程度(權重0.1)、實驗方案設計(權重0.15)、創新性(權重0.2)、實踐能力及團隊協作(權重0.1)、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權重0.2)和分析總結(權重0.15)六個維度進行考核。每個維度均設置90~100分、80~89分、70~79分、60~69分、0~59分五個分數段的評分標準。
六、結束語
基于成果導向的課程教學設計,是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面向產出教學主線”和“面向產出評價底線”的核心內容。本文以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食品工藝學課程為例,說明了基于成果導向的課程教學大綱設計、課程目標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和模式設計、課程考核設計的具體方法,對促進基于成果導向的課程教學設計,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加深食品類專業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認識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志義,王澤武.成果導向的課程教學設計[J].高教發展預評估,2021,37(5):91-98.
[2]康懷彬,朱文學,任廣躍.河南省精品課程《食品工藝學》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河南教學(高教版),2011(8):36-38.
[3]宋曉博,傅超琦,闞麗娟,等.基于CDIO理念的任職教育課程教材設計與研究[J].高教學刊,2021(21):39-42.
[4]劉景景.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材料分析測試與研究方法》課程目標達成評價研究與實踐[J].廣東化工,2021,48(2):230-231+226.
[5]朱雙杰,苗文娟,劉丹,等.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方法研究與實踐[J].滁州學院學報,2021,23(2):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