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春雨
(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天津 300270)
在線教學是以網絡作為交互媒介的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可以處于不同空間、不同時間,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增強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通過一學期的線上教學,我們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為今后開展線上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因此,本文對在線教學進行系統分析,以期為今后開展在線教育教學工作提供經驗借鑒。
線上教學有許多優勢。第一,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與云計算等科技手段。比如,利用教學軟件進行課前線上簽到,全班同學可以同時進行,如果平臺網絡狀況良好,可以直觀地看到沒有進行簽到的同學,避免了教師課堂點名,其他同學等待的問題,有效地節約了教學時間。
第二,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可以看到不同學生學習進度的情況。與此同時,在教學軟件中也可以以班級為單位,考察班級同學整體的學習情況。以一個視頻課程為例,不同學生所用的時間是不同的,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樣的,可能是因為網速的不同,也可能是學生自身學習效率。所以,要明確規定每個知識點的學習時長,在完成知識點的學習之后,可以通過做練習、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第三,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更大程度地增加與學生們的互動,增強同學們的存在感和參與度??梢赃M行線上討論,每個同學在線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在提交討論結果的過程中,同學們的觀點和想法會各有不同,有些同學比較新穎的觀點,對其他同學也是一種啟發。學生發表信息、獲取信息更加及時,方式更加多樣,也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
當然,在線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第一,在線教學不能很好地觀察每位同學的學習狀態,不努力、自律性差的同學會產生上課玩手機、網課隨便聽、聽完不練等問題,上課效果不佳。不同學生的網絡情況不一致,會存在一定的網絡延遲,對于學生接收較大文件或視頻時有一定的影響,也會從側面影響學生的聽課質量。
第二,同學之間只能在網絡上互動,不能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同學之間的激勵和促進作用不明顯。除此之外,同學之間實際接觸變弱,長時間的網絡互動,讓學生之間缺乏正常的溝通交流,缺少良性的學習競爭氛圍,也不利于班級的團結。
第三,上網課需要同學們一直觀看電腦或者手機,對眼睛的損害比較大,而且久坐也不利于身體健康。且學生在家是一個人對著屏幕學習,也不利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身心健康發展。
1.完善網上教學信息化環境
開展線上教學就要營造好的網絡教學環境,學校作為教學的主體,為了更好達到線上教學的效果,需要完善網上教學的信息化環境。[1]首先,需要組建信息化教師團隊。為了更好完成線上教學工作,各大高校應該建設自己的信息化教師團隊,從網絡以及計算機部門,調取對線上教學有興趣、有能力的教師,形成線上教學工作組,對參加在線課程的教師和學生進行培訓,對上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答。其次,需要搭建適合在線教學的教室。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校內在線課程,是教師在家中直播或錄播,教學條件有限。為了給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好的上課環境,可以借鑒各大網絡教學平臺已有的慕課形式,建設網絡教室,增加多媒體設備、錄像設備、背景設置等。最后,需要為專任教師提供技能培訓。線上教學任重而道遠,而大多數專任教師剛開始接觸線上教學,對于線上教學的理解還不全面,操作還不熟練,應用還不到位,所以應該對專任教師進行技能培訓。幫助一些困難家庭,解決最基本的網絡問題,盡量使全班同學的網絡速度在一個水平線上。
2.出臺相關政策引導線上教學
高??梢越柚诰€教學政策,對任課教師進行鼓勵,激發教師在線教學的積極性。頒布實施在線教學政策措施,引導教師進行線上教學,比如在任職、考核等方面進行引導,對于推出優質在線教學課程的教師進行獎勵,在評獎、評優方面有一定側重。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可以采取下列舉措:首先,把教師在線教學課程情況作為教師年度業績和考核的一個評價標準,在優秀教師的評選中占有一定權重;其次,學校等相關部門可以舉辦線上教學大賽,性質類似于現場的教學大賽,但形式上更具有互聯網和靈活性的特征,以此推動教師建設線上課程;最后,選拔在線教育名師,為全校教師分享成功建設網課的經驗,并對有需求的教師進行指導和幫助。
3.制定監督機制規范線上教學
隨著線上課堂的開展,優秀的網絡教學平臺也相繼涌現,網絡平臺應用大數據技術基本上可以實現對在線課程全過程的記錄,包括課前預習、課上聽課、課后練習等情況。首先,可以從課程、教師、學生三個維度查看在線課程的進行情況[2],根據這些統計數據可以比較全面地評價教師教學和學生聽課情況。其次,可以在不預先告知的情況下請領導和專家進行線上聽課,站在學生的視角感受教師講課的好壞,以及課程設計、講解情況。最后,學生對在線課程進行網上評價。可以以調查問卷等方式對老師的講課情況、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進行評價與反饋,以此進一步提升線上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1.轉變思維,更新教學理念
首先,教師應多接觸新思想,多熟悉線上教學政策,多練習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使用,轉變線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其次,增加課程創新點。教師可以通過豐富教學內容,把教材吃透,掌握其中的精髓,然后通過自己的方式,提綱挈領式地傳遞給同學們,這樣便于學生理清重點,理解知識點的原理。再次,教師還要注重教學課程的設計,以教學課件為例,教師不能沿用線下課程的PPT,因為在線課程是同學自己獨立完成,缺少活躍的課堂氣氛,所以教師應該在PPT中多加入動畫、視頻等,以動態的方式而不是靜態的方式展現教學內容。最后,在線課堂沒有老師對學生的實時監督,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且易感到疲勞,所以教師不能嚴格按照線下的一節課四十五分鐘來開展教學,而是要化整為零,一次直播或錄播的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為宜,一次講解一個知識點,在每一個知識點之間穿插討論或者練習題,一方面可以放松學生緊張的大腦,另一方面可以及時檢驗同學們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2.參加培訓,提高專業化能力
線上教學并不能看作是把線下教學用現代化的手段進行直播或者錄制,教師除了要具備教學的基本能力之外,還要具備使用互聯網、教育平臺、直播軟件等工具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快速地進入狀態,轉變自己的角色,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準備線上教學資源,還要組織學生進行線上學習,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另外,教師的自我學習能力、自我學習效率比較局限,所以應該參加線上課程的培訓,通過培訓,可以了解如何在網上查找教學資源,用何種方式可以把教學資源進行良好的整合,在此基礎上,如何自己開發和設計相關的教學資料。除此之外,還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網絡教學平臺,選擇好平臺之后,要充分地熟悉這個平臺,包括平臺的各項操作和功能,比如如何進行課程資料的上傳,如何在上課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互動,如何在課下查看學生的學習狀況等,提前做好教學準備工作。
3.各盡其能,增強團隊協作
從線下教學到線上教學的轉變中,教師應與時俱進,轉變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模式和教學心態,探索出適合自己、學生以及課程的線上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教師可以以各系部為單位,組建自己學科的教學團隊,團隊內部揚長避短,發揮團隊優勢。[3]對于課程理論內容掌握的非常扎實、透徹的教師,可以負責豐富課程理論內容;對于審美比較出眾的教師,可以負責課程PPT的制作;對于表達能力特別強的教師,可以負責課程的講解工作;對于信息技術等手段特別熟練的教師,可以負責課程的錄制、剪輯等工作。通過團隊協作,制作出來的線上課程質量才能有保障,教學內容講解透徹,形式新穎,學生易于接受。而且線上授課,可以進行大班授課,線上教學資源可以通用,不會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對于學生的疑難問題,可以團隊成員分工進行答疑,這樣可以促進教學資源的整合,達到更好的線上授課效果。
1.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在本次線上課程的浪潮中,學生與教師沒有面對面接觸,學習環境也各有不同,這也為考察和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機會。[4]學生在上網課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要自覺遵守上課時間,嚴格按照學校課程時間要求自己。雖然在線教學的學生基本是在家上網學習,學習環境不如學校,但是對于網絡課程同樣要仔細認真,選擇安靜的房間,盡量給自己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保質保量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另一方面,因為線上教學時間比較集中,大部分學校都采用線上教學,特別是網絡直播教學,對網絡和服務器的要求比較高,可能會導致學習平臺故障,出現卡頓等情況,學生在遇到類似問題時,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能因此心浮氣躁,然后聯系任課教師或者學校負責網絡的教師幫忙解決問題,耽誤的課程內容可以在課后通過視頻回放、請教老師、同學等方式彌補。
2.增強溝通交流能力
在線學習產生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不是群體生活,而是個人學習。所以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要加強溝通交流,通過溝通,學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與學習狀況,與其他同學的差距或者優勢,更好取長補短,豐富自己的課后學習內容,提高自我學習效率。
當前,互聯網、5G的發展,對教育和學習都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互聯網+教學”是一個大的趨勢,為線上教學提供了機會和平臺,推動了線上教學的開展,是挑戰更是機遇,要充分利用這次線上教學的寶貴實踐經驗,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和教學模式探索出更好的方法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