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璇
(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湖北 襄陽 441025)
閱讀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根據不同的讀者,閱讀的即時反應和最終結果是不同的。為了完成有效的閱讀,讀者需要根據自己的目的對材料做出靈活而恰當的反應[7]。閱讀的目的是可變的,可以是滿足眼前的需要,可以是學習和擴展視界的常識,可以是為了獲得快樂而閱讀。基于文本的課程不同于閱讀課程,因此基于文本的課程所教授的技能可能不是閱讀技能[6]。為了保證閱讀課的恰當性,閱讀課所使用的文本是為了告知、娛樂等,而不是為了教授語言。在閱讀課上,主要關注的是意義,學生可以利用語言從文本中獲取信息。語法和詞匯等語言項目是附屬部分[6]。在本文中,作者計劃用一節課來教授閱讀技巧。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大一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班上有六十個學生,上課時間九十分鐘。所用主要教材是教科書。由于教室里有一臺電腦和一臺投影儀,教學可以借助一些新技術,如多媒體和網絡資源。在大一的第二學期,有一個重要的英語考試: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在四級考試中,閱讀理解占很大比重,閱讀理解分為兩個部分,每個部分包含三到四篇閱讀文章。每一篇課文后,都有幾種類型的問題。學生們希望學習一些閱讀技巧來幫助他們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而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圖書館里有很多英文版科技期刊供學生閱讀。這些學生大多來自理工科專業,他們對這類期刊很感興趣。他們的專業老師也鼓勵他們在業余時間閱讀這些期刊。
計劃課程的第一步是確定課程目標:全班要學什么?[1]。確定目標的過程應該包括:確定整個課程的目標、學生的不同知識水平、時間管理、課程重點和學習成果[5]。目標應向學生傳達要實施的具體行為,即必須在何種條件下示范行為,以及在何種熟練程度上實施行為[2]。
教師選擇閱讀材料有三個標準,即內容適宜性、可開發性和可讀性[6]。雖然本課程的目的是傳授閱讀技巧,但通過使用有趣的內容,學生的任務會更有回報,課堂作業也會更有效。開發性是最重要的,因為閱讀材料應該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如果一篇閱讀材料不能被利用,即使學生覺得讀起來很有趣,它對教學也沒有用處。為了使閱讀材料具有可開發性,我們需要考慮閱讀課的目的。閱讀課的重點是如何使用語言來傳達有目的的內容[6],學生應培養從材料語言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另一個重點是開發閱讀材料,培養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可讀性是指結構難度和詞匯難度的結合。所以綜合考慮,教科書中的一段閱讀文章《動物的真實想法》適合本節閱讀課。
為了讓課程有一個好的起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2]。有一種獲得注意力的常見方法,那就是引起好奇心。形式是提問。這些問題旨在刺激和娛樂學生,使學生準備接受問題后面的內容。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手段,如圖片、插圖和電影剪輯[2]。這些方法可以用來吸引學生的視覺,同時教師的口頭陳述可以吸引學生的聽覺[2]。在獲得學生的注意后,教師可以告知學生他們在完成課程后預期的目標和行為結果,因為這樣可以確保學生與教師處于同一“渠道”[2]。這樣做可以在課程開始時告知學生,老師將如何評估他們。這有助于學生明確自己期望達到的行為水平,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記住課程內容并選擇如何使用。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目標需要明確傳達。成功的方法是舉例說明學生課后要完成的任務。此外,在介紹本課的主要內容之前,還需要事先提供信息。換言之,在教學之前,讓學生回憶他們以前的學習是必要的。回顧、總結、重述或以其他方式激發關鍵概念[2]都能幫助學生回憶已學知識。具體來說,以“你還記得嗎”開頭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回憶與本課內容相關的先前學習。
接下來正式進入閱讀階段。課堂教學應考慮真實性、選擇性和多樣性三個方面。就真實性而言,課程的呈現方式應該是學生在評估、后續年級和課外也會使用的方式。就選擇性而言,并不是每堂課中的每一件事都同等重要。因此,在課程開始時強調重點可以幫助學生有選擇地復習重點。就多樣化而言,為了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活動是非常重要的。這種多樣性可以幫助學生根據不同的學習風格以不同的方式掌握材料。
正如背景部分提到的,學生們對英文版科學期刊很感興趣,這些文章對他們來說可能或多或少有難度,或者可能花費他們很多時間來閱讀。如果學生以同樣的方式閱讀各種文本,他們將無法迅速捕捉到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的信息,因為他們花費太多時間在無用的信息上[3]。為了有效地閱讀,略讀和瀏覽技巧非常重要[6]。它們能夠幫助學生選擇他們想花時間閱讀的文本或部分文本,特別是略讀可以幫助學生在面對困難的文本時在短時間內明確主旨大意。略讀意味著通過瀏覽文本的部分內容來把握文本的要點[6]。它可以幫助學生識別重要信息和要點[3]。瀏覽是指通過快速瀏覽來尋找特定信息,以確定文本是否適合某一特定目的。它可以幫助學生在文本上快速移動眼睛來定位某些信息[3]。略讀任務應該有時間限制,老師應該強調速度的要求。教師不應要求學生對任務的詳細回答和對課文的詳細理解,而應通過略讀而不是仔細閱讀來確保任務的完成。所以教師應提供一些主題,選擇最適合本文的主題,要求學生在三分鐘內完成閱讀。并詢問學生課文題目是否恰當,并給出理由。在瀏覽教學中,任務應該口頭完成[6],以便控制學生的閱讀速度。瀏覽要快,簡單的瀏覽任務是讓學生瀏覽全文,在文本中找到一個單詞或事實。更復雜和困難的任務可以是要求學生瀏覽特定的段落,以便回答特定的問題。所以教師應逐一口頭提出一些問題,給學生一些時間來尋找答案。
閱讀速度對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學英語考試包含了很大比例的閱讀理解。學生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大量的閱讀問題。在以前的測試中,很多學生因為時間不夠而不能完成閱讀理解部分的所有問題。提高閱讀速度既需要速度,也需要理解。聰明的讀者不會逐字逐句地閱讀。當人們閱讀時,他們的眼睛會跳躍一段距離,而不是沿著文本的線條連續移動。一個好的讀者一次能看到幾個詞,他很少固定在一個詞上。他會把一篇文章分成很多個“意義組”,而不是隨機排列單詞。幾個詞組成一個意思單位。他專注于整個意義組,而不是單個詞。如果學生能學會接受更大的意義群,他們就能把它們變成連貫的信息。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閱讀速度。教師需要從閱讀材料中挑出一小段,把它分成幾個意義組,然后把每個意義組寫在一張紙上的每一行。因為教室里有投影儀,教師可以把紙放在投影儀下面,讓學生的眼睛跟著意義群來讀這一段。這可以培養學生在閱讀時形成語意識。在這之后,教師可以讓他們用一張紙覆蓋在第一行的上方來閱讀剩下的內容,并在他們閱讀時將紙向下移動。這樣,學生就可以學著控制自己的速度和節奏。
本節課的最后一部分就是評估。它側重于評估學習者獲得期望行為的程度[2]。這一部分可以進行一些活動,如獨立練習、口頭陳述、測試和家庭作業練習。
課程規劃中應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用替代方法和新技術提供學習者的多樣性”[2]。本節課的教學計劃在這方面有缺陷。課程要適合學生的個體差異,任何課程都要重視和強調多樣性。在同一個班級里,有些學生的成績可能超過平均水平,但有些學生可能趕不上其他學生。因此,這門課應該是針對普通學生的課堂教學,同時盡量滿足特殊學生的不同需求。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本次課程設計只考慮到了普通學生,教學方法單一。Borich[2]認為,一些教學方法和輔導與溝通技術可以用來豐富課程內容,如任務能力分組、輔導(包括教師輔導和同伴輔導)以及游戲。
總而言之,本節課的教學計劃是教學生閱讀技能,即略讀和瀏覽,以及提高閱讀速度。希望能幫助學生掌握這些閱讀技巧,并在以后的閱讀中加以運用。在教師教育的研究和實踐中,如何做好課堂教學計劃是一個重要而又困難的課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