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我們的學生在傳統教育模式的熏陶下,比較缺乏問題意識和質疑精神。新課程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問題教學模式要求教學行為基于學生的問題之上,教師把學生的參與放在第一位,先有學生的“學”“思”“疑”,再有教師的“引”“領”“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關鍵詞:問題教學模式 焦點問題 自主 合作 探究
一、問題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即教學模式的改變與發展。教學模式是課堂教學取得最佳效果的技術保障,是在一定教學方法指導下的,圍繞教學活動中某一主題形成相對穩定、系統化和理論化的教學模型。
筆者所探討的問題教學模式是以問題教學法為指導,通過學生提出問題、小組合作分析問題、師生合作解決問題等一系列活動來處理教材、組織教學的一種閱讀教學方法。其特點是打破按課文順序逐段講讀的限制,抓住與理解課文密切相關的幾個焦點問題,引領學生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以學生問題驅動閱讀,讓教學定位在學生閱讀的困難處,讓教學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促進學生的發展。這種教學方式是基于學的教,是閱讀教學的有效路徑。那么,問題教學法在我們的課堂上到底有沒有生存的土壤?怎樣將問題教學法落到實處?怎樣做到“有模可依”?下面,筆者主要談一談問題教學法指導下的問題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二、問題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一)學生“素讀課文”,提出問題;教師巡視并引導課堂閱讀
所謂“素讀課文”,就是學生在讀課文之前,不參考任何資料,教師也不做任何時代背景的介紹,每個學生都是在自己原有的閱讀基礎上提出問題,因為學生對文本的第一印象、第一感覺非常重要。蘇聯教育家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教育就是要實現由下面的狀態向可能達到的水平發展,他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發展的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
在這一個環節中,主要是學生提出問題,教師適當指導提問的方法。
(二)學生宣讀自己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給問題分類
師生邊聽邊將共性和個性問題迅速歸類。這時你會驚奇地發現,學生提出的問題往往與教師預設的教學重難點相吻合。給問題歸類可以減少課上發言人數,避免隨意性和無效發言,這樣,當堂課師生基本就了解了大多數同學提出的問題。
(三)學生再讀課文,嘗試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教師可適時進行個性化輔導
先解放學生的大腦,給他們提供足夠的思維空間,再慢慢引領他們走上思維的正軌,逐漸養成敢于質疑、獨立思考的習慣,筆者認為這種習慣是閱讀教學中最為寶貴的一種態度。
(四)組內交流;教師分別在各組內加以指導。師生選出組內“焦點問題”在全班展示
所謂“焦點問題”,是相對于學生閱讀時隨意的連問、簡單的追問和習慣性的碎問而言,是學生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提出的最本質的問題,能夠對教學內容牽一發而動全身。它等同于余映潮提出的“主問題”,即在閱讀教學中,用盡可能少的關鍵性的提問,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閱讀思考和討論研究,這些問題能體現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借此點撥,就會突破教學目標中的重難點。
這一環節主要是發揮小組協作精神,讓學生在組內自由討論,不斷補充完善各自提出的問題。
(五)組內篩選,組間展示,劃去重復問題,師生梳理出全班的“焦點問題”
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平等首席”,而不是問題解決的“裁判”和知識的“權威”。
這一環節主要是組內篩選,組間展示,借助各組整合出的問題再重溫課文,這時還屬局部問題,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朗讀課文、組間分析、合作可以解決掉,教師這時要大膽放手,最后組間劃去重復問題,梳理出全班整合出的焦點問題,這時的問題屬于最核心﹑最本質,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需要教師參與解決。
(六)組間、師生合作,探究焦點問題
在這一環節,先在組內宣讀,推選出優秀答案,集體再補充完善;再在組間交流看法,進一步探究,小組代表發言。學生能臨時生成好多問題,是教師無法預設到的,但這恰恰能夠促進學生不斷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發展道路上來。
三、問題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準確站位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該如何站位?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以何種方式、何種身份出現呢?
適時適度,是問題教學法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則。
實踐證明,教師準確地把握好教學時機,有利于在思維的最佳突破口點撥學生從而啟迪學生智慧的火花。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當學生心憤求通、口悱難達、急需教師開導的時候,要求教師適時而教,猶如“時雨化之”,可收到良好效果。
新課標要求高中三年完成18個學習任務群,內容多,范圍廣,任務量大,難度高。講,難免掛一漏萬,難以挑戰18個強大的任務群,教師只有讓學生自覺去閱讀,用問題式教學法驅動學生自主實踐才是教學良策,問題式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問題教學法引領下的問題教學模式就像一潭活水,激起學生思維的波瀾,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創新批判,逐漸養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習慣,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自主學習的方法。
一年來,筆者一直在問題教學的路上不斷地實踐、研究、摸索……
最后,筆者提示: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創新法。
參考文獻:
1、關于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的思考(薛紅《都市家教月刊》。
2、“主問題”的教學魅力(余映潮《中學語文》)
3、我對閱讀教學“主問題”的研究與實踐(余映潮《中學語文》)
4、最近發展區理論(張春興《教育心理學》)
5、平等中的“ 首席”(陳嫵娟《教育現代化》)
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立項課題 “高中語文問題式教學的探究與實踐” 。課題批準號:CDDB17287
課題總負責人:關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