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鴻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教師在教學中也在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然而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最為關鍵的,只有對學習發自內心的感興趣,才可以使學生主動深入知識探索中,進而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從情境創設、課堂導入以及教學方法三個方面來論述如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動力,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然而學習興趣卻并非是天生的,為此,在教學中教師最首要的任務是強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這樣才可以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
一、注重情境創設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比較枯燥的,學生的學習興致往往也不是很高,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加強教學情境創設,從而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下積極投入語文學習中。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景陽岡”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課本情景劇的方式來進行情境創設,將課文內容改編成情景劇,并安排幾個同學來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進而將課文內容演繹出來。這篇課文所描寫的是武松打虎,學生分別扮演武松、老虎、掌柜、店小二、路人A、圍觀群眾,教師負責閱讀旁白。由于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而且學生對于文章中的部分詞匯還不是很容易理解,而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不僅可以使課文內容生動形象地演繹出來,而且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創設是教學中比較實用的一種方式,借助情境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也就更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而情境創設的方式還有很多種,教師需要充分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認知,進而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情境,這樣才可以確保教學情境發揮最大的效果。又如在“田忌賽馬”教學中,教師采用問題情境的方式更容易取得良好效果,通過讓學生思考問題:為什么同樣的馬,兩次比賽結果會存在差異?孫臏的計策優勢在什么地方,他是怎么樣想出這一計策的?在田忌賽馬這件事中,我們有哪些心得體會?借助這一系列問題,學生對于田忌賽馬這一故事會有更加高漲的興趣。
二、優化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開端,為此,教師還需要充分利用課堂導入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小學生的好奇心往往是比較強的,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來進行課堂導入,這樣學生對于課文學習的興趣也就會更加強烈。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獵人海力布”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用懸念引入的方式,這篇課文講述的是獵人海力布為了營救鄉親們,犧牲了自己,變成了一塊僵硬的石頭。海力布在一次狩獵中營救了龍王的女兒,為了答謝海力布,龍王獎勵了他一件寶物,有了這樣寶物之后海力布狩獵更加厲害,但也是因為這樣寶物,導致海力布最終喪失了自己的生命,同學們想知道這件寶物是什么嗎?這其中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借助這一懸念引入的方式學生對于這篇文章的興趣也更加強烈。同時,在課堂導入上教師還可以采用故事導入的方式,小學生對于趣味故事的興趣是比較強的,為此,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故事,這樣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威尼斯的小艇”教學中,課堂導入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有關威尼斯的故事,進而吸引學生去閱讀課文、了解課文。
三、創新教學方法
傳統的語文教學基本上都是教師講解課文,而學生被動的聽同時記筆記。在這種枯燥的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尤其低的,因此,為了想要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首先教師需要加強學生自主探究,以部編版小學語文“牛郎織女(二)”為例,在“牛郎織女(一)”這篇課文中同學們已經初步了解了牛郎和織女的故事,那織女作為天上的仙女,可以一直和牛郎生活幸福的生活在人間嗎?后來他們又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又為什么會有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說法。借助這一問題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牛郎織女(二)”這篇課文,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這篇課文的深入理解,而且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有所提升。此外,在教學方法上教師還可以采用合作教學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開展教學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但模仿能力卻比較強,借助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小組氛圍的影響下積極投入到教學中,進而強化學生學習興趣。以小學語文古詩學習為例,教師就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來開展古詩背誦競賽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積極進行古詩背誦。
總而言之,作為學習的源動力,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是尤其必要的,只有充分激發學生興趣,才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進而強化教學質量。為此,教師除了語文知識外,還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培養。
參考文獻:
[1]薛芳.探究學習,培養興趣——小學語文學習興趣的相關思考[J].新課程,2020(44):130-131.
[2]王甜.激發和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研討與探索[J].學苑教育,2020(22):45-46.
[3]孫靜.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