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有效地布置家庭作業,對于及時地鞏固課堂的教學以及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就要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重視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創新和設計,進一步對數學家庭作業進行創新,及時檢查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家庭作業;作業設計
由于對于小學生來說,本來就年齡比較小,而且愛玩好動,做事沒有耐心,而傳統的數學家庭作業的設計,會讓學生顯得單調古板,進而逐漸降低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小學數學教師就應當創造性地對數學家庭作業進行創新性的設計,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得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數學學習當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質量。
一、堅持適量,保證質量
大量的題海戰術并不能使每一個學生的付出得到相應的回報,且會適得其反為學生布置的家庭作業堅持數量適合、難易適中、完成優質是提高作業效能和減輕學生負擔的重要途徑
(一)抓住教材,落實質量
教材內容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木內容,在學生學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使用好教材中的習題,對于學生學習、鞏固數學知識和技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與學生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得到有效的數學學習。
(二)合理計劃配套練習
教材中的習題較簡單,如果我們能根據教學內容計劃些與教學內容配套的習題,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就會更深入。
配套練習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合理設計、有效練習,這樣家庭作業就能具有及時鞏固、舉一反三的作用,學生對新知領會更深刻,理解更豐富,數學能力培養更高效。
(三)適當改編、拓展作業
教材、配套練習等文木型的練習比較古板,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沒有部分改編和拓展,就難發揮鞏固、提升的作用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適當改編練習、拓展形式、豐富內容、改變方法,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得到數學的思考與提升
二、形式多樣,注重過程
枯燥、單一、缺乏新意的家庭作業是學生厭學、過重課業負擔的罪魁禍首因此,要積極改變學生的數學作業形式,變單一、機械的書面作業為多形式的作業,變重結果為重過程
(一)堅持常規、強調自主、適當拓展
常規性作業,具有大眾化和最基木的學習要求,是要每個人都得到基木的數學發展;自主性作業,強調興趣發展,是學生自主選擇符合自己能力和興趣的作業或數學游戲;提高作業,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相應的數學發展。
(二)獨立完成與合作完成相結合,發展學生能力
過去家庭作業主要是學生在家單打獨斗,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因此數學有效家庭作業的布置要將獨立完成的作業與合作完成的作業有機結合起來,堅持“獨立”基礎,引進“合作”方式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數學學習中,增強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學會用數學眼光觀察、分析、思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合作意識、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三)重視實踐作業,豐富數學體驗
趣味性是喚起學生求知欲的良藥我們要積極改變以書面作業為主的傳統,重視數學實踐內容的設計,把“雙基”訓練與創造性思維訓練結合起來教師要主動更新教學觀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為學生提供時代氣氛濃、趣味性強、有效發展、富有挑戰的數學作業重視和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作業,豐富學生的數學體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制定目標、自我實現,培養創新意識
給學生一定的家庭作業自主權提出家庭作業的學習目標,指明自主作業的方向學生根據要求,自主設計作業并積極完成既讓學生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又培養了創新意識,鍛煉了綜合能力如在單元總結時,學生可以自主地給自己布置作業,并按照自己的形式完成作業,在集中交流反饋時,充分地展現自我,和其他同學共同享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分層次布置作業
要做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就要尊重學生的“雙基”差異首先必須正確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其次在作業布置上力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一)作業量的分層
根據個體差異和不同發展要求對學生布置不同數量的作業,既能保證全體學生的充分練習,又能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更多自主發展空間,后進生得到符合自己能力的發展,使全體學生的都得到數學發展。
(二)作業難易的分層
找準不同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針對不同能力學生的發展需求,設計難易有別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和信心參與到學習過程,享受作業過程的快樂。
(三)作業題型的分層
對于后進生的學習,要抓住教材上的基礎題,培養計算等基礎能力,以達到鞏固當天知識的目的;對于中等生,適當布置一些選做題,讓其根據自己的實際進行選擇,更好地掌握和鞏固知識;給學有余力的學生設計一些能力提高題,讓其自主選擇和完成,培養思維、操作、探究等能力。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數學的家庭作業的布置,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及時地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心理特點,采取創新的教學方式,進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進一步鍛煉學生室外能力的發展,使得學生能夠將課本當中的生活知識積極地帶入到生活實際當中,更好地幫助學生對課本當中的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使得學生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數學知識的過程當中,提高自身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鍛煉了自己的數學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數學學習效率,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
河北省永清縣曹家務鄉中心校 沈洪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