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的歷史課程改革趨勢下,高中的歷史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教學的方式也緊隨時代變化而發生了轉變。史料研習作業的實施不僅符合我們國家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需求,同時也符合學生核心素養提高的目標,結合諸多的教學案例來看,史料研習作業的實施價值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英語史料研習作業的實施研究為基礎,分析其重要概念與意義,并且在實際教學中加以靈活的實施,解決當前教學的問題,本文就普通高中“精益化”史料研習作業設計策略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普通高中;“精益化”史料研習作業;設計策略
在我們國家教育部門提出的新課程改革理念中,重點強調了“核心素養”,并加強了對于學生核心素養體系發展的研究。在此基礎之上,需要各個學科結合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要求以及具體學科知識特點,逐步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可以看出歷史學科教學中史料研習作業的實施,是有效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需要教師從歷史學中不斷吸取其中精華,回歸歷史的本身。史料研習作業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揭開歷史神秘面紗的機會,同時也為學生的良好發展提供了空間,使學生更能真實的貼近歷史本來的面目。
一、課前準備階段
新的歷史課程標準反映了我們國家當前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要求,同時也體現出了對歷史這門課程的重視,新課程的標準為教師設計史料研習作業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導,需要教師認真研讀。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在課前準備階段做好這一項工作,加強精益化的史料研習作業設計,從而在具體教學活動之中靈活實施,幫助學生立足于學習主題角度上,展開多元化的分析與思考,進一步提高學生歷史學科素養,達成良好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進行“發達的古代農業”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在課前設計史料研習作業的主題過程中,先結合本課中農業的概念;主要農作物的種植、分布、牲畜,以及生產工具的改進、水利事業的發展、耕作方式的進步等古代農業生產體系等等知識。筆者分析出了其中重難點知識為:農業生產的發展以及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并且思考了新課改下對歷史課程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所以筆者在課前史料研習作業設計中參照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所設計的主題是“分析“邊際土地”的利弊得失,其對當時和當今社會經濟生活所產生的影響是什么?我們今天應吸取怎樣的經驗及教訓?”。從而做好了前傾性的課前準備,實現了課前“精益化”史料研習作業。
二、課中作業階段
充足的課前準備是下一步實施課堂中教學活動的基礎,課堂是史料研習作業落實的主要場所,具體的實施效果直接影響了史料研習作業能否取得最終的成功。教師可以在課堂史料研習作業中用最直接的語言溝通方式,將語言的魅力發揮出來,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將學生的情感凝聚在語言引導中,結合語言的引導使學生從內心深處受到感染與打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全面吸引學生注意力。
例如,在進行“抗日戰爭”教學時,筆者在課堂中以“長征”為主題,實施了史料研習作業設計活動,為了更好地使課中的教學氛圍受到良好渲染,筆者飽含情感朗讀了有關詩歌。在此過程中,筆者巧妙運用高亢的情緒以及洪亮的聲音為學生們打造了震懾人心的課堂學習情境,推動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先輩不畏艱難以及不怕犧牲的豪情壯志,激勵學生學習他們身上的精神,在遇到人生困難險阻時要勇于面對,使學生走好自己成長道路上的“長征路”。如此,借助在課堂中有效設計史料研習作業,調動了學生自身的情緒,使他們切實投入到歷史事件中進行體驗,進一步提高了整體教學質量。
三、課后反思階段
結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分析與經驗,可以看出許多教師在史料研習作業的反思方面缺乏鉆研,或反思的內容比較單調。針對于這種現狀教師應結合多個層面進行思考,分析整體設計是否合理,需要在課后及時對史料研習作業進行評價與反思,重新審視設計的內容。
例如,在進行“辛亥革命”教學過程中,筆者實施了以“辛亥革命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為主題的史料研習作業,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筆者及時進行了課后的反思。發現了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具體的內容比較單薄,僅僅從學生所運用的材料實現論證的角度上進行了一些簡要評價,實際上不符合歷史學科綜合發展的要求。同時,筆者及時反思了在史料研習作業中對學生的記錄以及觀察是否詳細與完整。在反思過程中發現具體的問題之后,筆者并沒有停止思考的腳步,而是順勢分析了應怎樣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進而實現更加高效的史料研習作業設計。
總而言之,普通高中史料研習作業中設計的方式較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面臨著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教師應結合有關案例進行多元嘗試,在深入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效,進而使史料研習作業的設計與實施更加規范、完整,體現“精益化”特點,讓教學步驟實施得以保障。
參考文獻:
[1]陳德運,駱孝元.核心素養導向下史料研習的三個關鍵基石[J].教學與管理,2020(34):49-52.
[2]陳德運,趙亞夫.論史料研習新路徑:指向深度學習的模型構建[J].教育科學研究,2020(07):73-78.
備注:基金項目:本文系邢臺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基于“精益化”的高中史料研習研究》(課題編號:2101207)成果之一。
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第一中學 趙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