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啟蒙時期,也是數學基礎知識學習的起點。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良好的數學學習和交流平臺,對于小學生提升數學學習興趣和熱情是相當重要的。文章就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價值作為切入點,淺要論述了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原則,并就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展開論述,希望能夠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有促進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話視角;對話教學
對話視角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中將抽象知識點有效掌握,也能通過交流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最為重要的是,對話視角之下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實施,有效構建了小學數學教師和小學生之間的情感關系,推動了小學數學教師和小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小學生依托對話與教師發生數學提問、數學質疑和數學探索。所以,作為近些年來的一種創新教學模式,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一經推行便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另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課堂知識點龐雜多樣,數學知識點內容乏味,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較少,課堂也略顯沉悶,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了趣味化、交流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教研意義。
一、 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價值
(一)強化小學生課堂參與感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是被動接受數學知識的。加之小學生初步了解和學習數學知識,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又枯燥乏味,很多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提不起興趣。尤其是現階段還有部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學生只需認真聽講。長此以往,學生不僅不能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更無法將小學數學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整體教學質量也就不高。但是,對話視角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通過“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整個課堂教學中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同時,由于實現了“師生對話”,教師也能充分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進度和成效,在教學中也就可以遵循學生個體差異進行教學,小學生通過對話真正參與到了教與學的全過程。
(二)強化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
小學生處于思維發展期,對話視角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生與教師之間具備了溝通的可能性和積極性。小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數學難題往往可以及時反饋給教師,而通過教師有效引導,小學生的數學問題得到解決,數學問題解決能力也就逐步得到了培養,推動了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比如: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四則混合運算”的內容,該部分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邏輯性,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遇到難題可以通過對話和溝通反饋給教師,教師在了解之后可以針對性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二、 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原則
(一)“以生為本”原則
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本質是提升小學生數學思維和語言能力,強化師生之間的溝通,引導生生之間進行合作。因此,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首先需要教師遵循“以生為本”原則,即充分保證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交流過程中的邏輯方式和思維方式,讓學生能夠沒有束縛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平等性”原則
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主體是學生,那么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堅持“平等性”原則。具體來說,既然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那么師生之間就不能是主動和被動的關系,需要有一個平等的交流和溝通平臺,這樣才能更好促進師生關系融洽,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認清自己教學“引導者”的身份,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而不是占據課堂地位開展“一言堂”“一刀切”的教學模式。
(三)“開放性”原則
天性愛玩和天生好動是小學生的特點,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對話視角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還應當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等,充分堅持“開放性”原則,讓學生在交流中沒有束縛,將自身遇到的所有數學問題都說出來,讓教師全面了解情況。這樣,才能讓學生和教師、學生與學生溝通交流起來,通過溝通和交流完成教學任務。需要注意的是,“開放性”原則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而是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時間,但是針對一些違反課堂紀律的問題教師需要及時制止。
(四)“合作性”原則
對話視角下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最大程度實現了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合作,教師的數學思維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結合和碰撞,讓靜態化的數學課堂“動”起來,讓學生在合作基礎上,進行數學知識探究。同時,《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要運用創新性、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切實推動教育教學方式改革,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模式探索過程中,合作學習更符合小學數學教學開展,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效率。所以,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還應當堅持“合作性”原則。
三、 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設置對話氛圍
對話氛圍設置的本質就是讓小學生在對話氛圍中喚醒對話意識,對對話式教學產生興趣,通過與教師和同學的對話,學習體會和理解數學知識和數學概念。而且,活潑有趣、科學合理的對話氛圍是讓小學生融入對話式教學的重要途徑。由于小學生對于教師的天然畏懼心理,很多學生一般只會根據教師的提問被動進行問題回答。所以,改進這樣死板教學模式,完成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學教師需要調動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舒適的對話氛圍,緩解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畏難情緒和對教師的畏懼心理。具體來說,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導向、學習水平、學習需求設置多樣化的對話情境和氛圍,讓學生在對話情境和氛圍中進行互動溝通、特長發揮、提出質疑和展示自我,從而保證學生能沉浸到對話氛圍和對話情境中。
例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關于“圓”部分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視頻播放關于“圓”的一些內容,諸如“踢足球”“打籃球”“乒乓球運動”等,學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過來。這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籃球”“足球”“乒乓球”的周長測量方式、計算方式等。由于不同的球類周長不一樣,學生可以在這些球類運動的場景中感受數學知識,和教師進行對話,學生參與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設置對話內容
對話氛圍設置之后,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開展還應當具備一定的對話內容和對話方向。所以,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價值和教學有效性要想發揮,必然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構建和設置相應的對話內容。具體來說,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對話內容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并在掌握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對全班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進行摸排,最后進行對話內容的設置和構建。
比如,小學數學“測量”相關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生活中的興趣點或者生活接觸內容進行對話內容的設計。有的小學生喜歡一些漂亮的文具盒,教師可以設置“同學們知道自己文具盒的長和寬嗎?”話題引導學生進行測量。隨后可以再問學生:“那么文具盒的厚度是多少?”通過對學生喜歡的東西產生的問題提問,學生就能通過實踐之后與教師進行對話。
(三)引導有效對話
究其本質而言,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現了師生之間關系的重新定義和構建,通過對話讓學生敢說、敢問、敢想、敢思考,進而通過對話將一些問題和盤托出,教師給予及時回應。這樣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搭建之后,師生之間距離拉近,學生也能得到有效的學習評價,數學課堂教學就實現了有效對話,發揮了教學效果。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實施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引導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產生有效對話,進而通過對話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比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關于“雞兔同籠”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小張家有一只兔和一只雞,因為兔子和雞,都和同學們一樣,講文明樹新風的。所以放在同一個籠子中不打架的情況下,有2個頭6只腳”這一對話內容作為切入,明確了“雞兔同籠”問題的題目內容,對話有效性得到體現。隨后,教師就該主題與學生之間持續進行對話溝通,并引導學生討論自己提出的問題:“小王家的雞和兔子也講文明,放在同一個籠子里面,但是籠子里冒出來8個頭,24只腳。老師那天剛好沒戴眼鏡,同學們幫忙算一算兔子和雞各有多少只?”這樣,學生在與教師的對話過程中獲取了有效數學信息,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對話也就具備了有效性,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溝通能力、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等得到提升。最終,通過有效對話,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不僅提高,也有效提升了學習效果。
(四)設置對話問題
課堂問題是教育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和溝通最為有效的策略,其不僅方式靈活,且為學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臺,推動了教學活動的開展。所以,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開展還應當設置相應的對話問題。但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數學技能的掌握差異較大,并不是每個層次學生對于教師的問題都能完全對答如流。所以,對話問題的設置需要教師充分結合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數學水平和數學思維,設置不同的對話問題,且涉及的數學問題有淺有深,確保提出的問題不同程度學生都能在自己知識范疇和學習能力內進行思考和回答。這樣,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對話問題回答以及師生互動過程中。
比如:在“圓面積”的教學過程中,問題為“花園半徑3米,花園外鋪一條0.5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積多少”。這一問題的解答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對0.5米寬的小路面積產生困惑。小路的面積和花園的面積共同組成了一個大的圓形,所以小路的面積就是大圓面積和小圓面積相減,而大圓面積小學生根據問題是可以知道的。所以,教師可以設置“小路面積計算”“大圓面積計算”“小圓面積計算”等不同對話問題,引導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思考和解答。
四、 結語
時代在發展,教育在創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綜合能力,必須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從根本上產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而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符合小學生心智不成熟身心特點的一種教學方式,小學數學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對話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價值和教學原則,并從對話氛圍設置、對話內容設置、有效對話引導和設置對話問題四個維度開展教學,才能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推動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發展。最終,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上,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洪乙.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2021(7):14-15.
[2]張紅梅.從被動到主動的轉化: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合作學習模式[J].學周刊,2021(23):111-112.
[3]堵春榮,洪明.基于對話教學視角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清風,2020(20):64-65.
[4]李蕾.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激情:信息化視角下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3(8):142.
[5]張香.生態課堂視角下的小學數學對話式教學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8,4(9):206-207.
[6]曾彬彬.鑒于對話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益提升策略[J].教師,2017(28):67.
[7]陳建洪.基于對話視角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以《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為例[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5(12):32-33.
作者簡介:
吳藝松,福建省漳州市,福建漳州臺商投資區吳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