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鸚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新時代的教育目標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中美術作為一種藝術課程,對學生藝術品味的培養、鑒賞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面對教育新形勢,提升小學美術教學高效性成為了廣大任課教師的必然選擇,但是教師如果因循守舊,則無益于高效教學的實現。因此,教師的教學思維應當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并且及時的創新教學模式,為提升小學美術教學高效性貢獻智慧。
關鍵詞:小學美術;高效性;生活化;多媒體;主體性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美術往往處于一種不受重視的狀態,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還不利于學生審美觀的培養。新課程改革提出要注重提升教學過程中的效率與質量,這要求教師從思想上重視美術,并且需要運用現代化的模式開展生動的教學實踐,唯有此,才能夠讓學生沐浴在美術的陽光之下。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模式、確立學生課堂主體性幾個方面入手,進一步提升美術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一、挖掘生活中素材,創設生活化的課堂
常言道“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對于小學美術教學而言也是如此。美術作品往往從實際生活中獲取靈感,在經過藝術加工呈現在人們面前,這恰恰說明了美術與實際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即拉近小學美術課堂與實際生活的距離,引導善于觀察生活、善于體悟生活。
例如,在學習“四季的色彩”時,這節課的內容主要表達了不同季節不同色彩之間的搭配,可以營造一種自然和諧的畫面,對學生熟悉四季的色彩、搭配色彩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本著“挖掘生活中素材,創設生活化的課堂”的教學理念,我首先為學生做了生活化的課前導入,即“四季不同的色彩,會使人產生什么樣的感覺。它們在人們生活和藝術作品中的運用十分廣泛,那么,如何確定四季的色彩呢?經過學習,你們就會了解。”在課前導入的影響下,學生聯想實際生活四季的色彩搭配,如春天綠色、夏天彩色、秋天黃色、冬天藍色等。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了生活化的元素,不僅有效的拉近了課堂與實際生活的距離,還讓學生對四季的色彩搭配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二、運用多媒體設備,構建可視化的課堂
美術有其固有的特點,具有多圖畫、色彩鮮明的特點,需要可視化的課堂來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多媒體教學模式的運用使小學美術可視化課堂成為了現實。多媒體教學模式具有圖文結合、視聽結合的突出優勢,可以將教材中涉及到的美術作品以可視化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在此基礎上充分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課堂進行適當延展,達到開拓學生視野的目的,實現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例如,在學習“剪紙中的吉祥紋樣”時,這節課的內容主要涉及到傳統文化中剪紙紋樣的美感以及紋樣是如何產生的,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吉祥紋樣知識。本著“運用多媒體設備,構建可視化的課堂”的教學理念,我將教材中涉及到的紋樣圖片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展現在了學生面前。并且向學生提出了學習要求,即“了解:吉祥紋樣是如何從現實變化出來及單獨紋樣的基本結構。嘗試:設計、繪制一個有寓意的吉祥紋樣。交流:怎樣將吉祥紋樣應用于生活中?”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瀏覽了常見的吉祥紋樣,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而后我讓學生交流討論自己對于吉祥紋樣的理解,并且通過親身實踐,嘗試用諧音寓意的方法設計制作吉祥圖案,并能以剪紙的形式表現出來。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人們對幸福的向往與追求。
三、確立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小學美術課堂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十分重要,因為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創造,才能夠實現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的雙提升。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只能夠被動的聽講,學生難以發揮自主性,也就難以對美術產生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效率自然會受到影響。因此,教師應當在提升小學美術高效性的指引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美術學習,培養創新性思維。
例如,在學習“有特點的人臉”時,本節課教學目標之一是讓學生學會觀察人物的臉型、五官和表情特點,并學會使用中國畫的筆墨方法畫人臉。在課堂上,本著“確立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理念,我依次向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你覺得什么算是有特點的人臉?這些人物的臉型有什么不同?能否說書他們各有什么樣的特點?(運用多媒體呈現幾張人物頭像圖片)這些人物的五官具有什么樣的特點?你是否可以各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幾個人物的表情?在與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互動之后,給學生呈現幾幅大師的作品,讓學生認真觀摩這些畫家們是如何運用筆墨來對人物特征進行表現的。如此一來,既讓學生對五官、臉型的繪制方法和三庭五眼的知識進行了準確掌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拓展了學生的創作空間。
總而言之,提升小學美術教學高效性是大勢所趨,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在教學過程中生活化元素的引入,便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與此同時,多媒體教學模式則有利于構建多元動態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凡此種種都離不開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因此,教師應當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運用生活化、多媒體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為學生打造高效的小學美術課堂。
參考文獻
[1]孫雪.淺談如何打造小學美術高效課堂[J].新課程(上),2018(04):95.
[2]潘光遠.如何打造小學美術高效課堂[J].科普童話,2018(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