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發展的支柱在于新一代,伴隨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每一位父母都更希望自己的子女贏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也越發的重視。而大多數人認為學前教育并沒有那么重要,這就會導致幼兒的行為習慣無法得到規范。我們當今發現幼兒時期的教學重點不應放在知識的學習上,而是應該更多的放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上。而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全面掌握幼兒的基本情況,采取相適應的方式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當前我們幼兒的家長缺乏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引導,幼兒園對幼兒的行為習慣規范課程并未完善,本文針對在學前教育階段如何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展開研究討論并提出了相關意見。
關鍵詞:學前教育;行為習慣;有效實施
根據我國現如今的教育大勢表明,我國當前兒童青少年的學前教育階段是孩子們整個學習生涯以及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基礎構建環節,孩子們在學前教育這個階段所接受的知識和教育水平,教師教學質量都會決定青少年在學習生活中良好的學習習慣、思想上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生活習慣的良好塑造的基礎,這是為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乃至以后對于孩子們的茁壯健康成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中,我們的學前教育教師就需要在平常對于學生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提升并優化教學的方式,同時不斷地查漏補缺進行對自身教資地提升,教師的言傳身教為學生能夠成功營造一份良好的學習環境,并帶動學生們的積極學習性,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師就等于是真理的存在,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盡量去模仿老師,同步老師,于是教師能夠真正融入孩子們,全身心投入學前教育當中是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對幼兒來說是受益終身的。
1幼兒園方面培養要點
1.1合理教學方案
幼兒是學齡前兒童,身體和大腦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幼兒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很強。但他們也正處在學習知識的初級階段,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存在著一定障礙。而教師所講的刻板知識對于他們來說也很難理解和接受,因此,幼教對課程的設計和導入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利用游戲和理論知識的結合,使得幼兒對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但在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是很多幼教都只是過于看重課程設計實施,不能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其接受程度,使得幼兒的注意力發生不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更多的在于游戲和玩具上,對真正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掌握得不到真正的學習和培養,相應能力得不到提高。
1.2掌握教育重點
首先對于幼兒的教育方式來說,我們的幼師群體首先要以鼓勵為主,提高幼兒自信心的建立為目的開展教學。幼兒階段是每個人人生的最初時段,是建立和培養各種心理活動的時段,此階段幼兒通過語言、行為等和周圍人群的交往過程中需要得到情感上的尊重和被認同。因此,關于幼兒學前教育方面,幼兒教師及家長都應該以鼓勵為主,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促進幼兒健康的人際交往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同時在校園的日常教育當中,幼師要對于幼兒在家養成的不好的行為習慣予以重視并更正。成功完成孩子在學校的蛻變,樹立良好價值觀和思想品德,養成良好習慣,這是因為我國國家生育政策正處于變革的大環境下,現階段我國獨生子女基數龐大并會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家長過度的寵愛與呵護,部分兒童在這樣的生活節奏當中就有可能會染上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因此,幼兒學前教育應該重視改變幼兒在家養成的不良行為習慣,更正幼兒依賴、任性、懶惰等不良心理特征,培養幼兒主動與人合作,獨立自主能力等。
兒童在幼兒階段的培養當中,學校方面首先要根據來自家庭環境以及素質教育的影響之下,去觀察每個兒童具備著的不同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予以發掘和正確引導,因此,關于幼兒學前教育過程中,幼教老師們需要重視幼兒的個人不同特性,認真對待且尊重每個幼兒的發展的不同之處,讓幼兒在多元化的教育環境中被認真對待與教育,以此來更好的推進幼兒學前教育額發展。為孩子們勾勒美好藍圖,伴隨他們一起面向美好的未來。
2家長方面培養要點
2.1以身作則
大多數幼兒的行為習慣都來源于父母,父母的教育是對幼兒最初的課程開始,建立一個良好的優質教育開端對于學生未來的學校教育有著極大的鋪墊作用。幼兒長期與父母生活在一起,會不自覺地向父母學習,父母平常的行為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在幼兒面前展現出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幼兒溝通,讓幼兒明白做事的原因,如果幼兒行為習慣錯誤時也要及時糾正并解釋原因,長此以往就能培養出幼兒遵守規則的意識。
2.2家庭實現雙向連線共同合作。
學校畢竟是將所有學生匯聚一堂進行共同教育的共同場所,而由于每個幼兒的家庭環境和后天個人性格的不同,因此,孩子們能夠得到良好的學前教育離不開每個家庭的共同配合。在幼兒學前教育方面,家長需要主動與幼兒園區聯系雙向的聯系溝通,及時能夠發現了解孩子的實時動態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幼兒園內情況的同時,也滿足了學校園區需要了解幼兒在家庭的表現及狀態,并能夠以此制定一套充分可行的措施和針對每一位孩子的學習計劃,家長的配合與支持以及靈活的教育觀念能夠實現學前教育過程當中與幼兒園相互支撐,不論是促進青少年學前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及心里建設成長都是有著重大的意義的。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學前教育對于我們當今的青少年兒童整體的學習生涯當中是學習的起始和習慣奠定階段,學前教育質量對于兒童性格成長以及習慣養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生活行為的養成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要求,我們需要同時鋪開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兒童道德品質、生活衛生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并加以細致觀測與培養。同時學校也要及時查漏補缺,家長也要努力迎合,雙方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通道,共同致力于兒童的學前教育培養,相信孩子們會在這樣良好負責人的環境下能夠茁壯成長,最終能夠讓家長實現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夢想。
參考文獻
[1]鄔彩鳳.如何在學前教育階段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J].好日子,2019,000(025):P.1-1.
[2]何政娣.幼兒學前教育中的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C]//2020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2020.
[3]鄧永菊.關于幼兒學前教育行為習慣的培養探討[J].語文課內外,2019,000(021):21.
[4]林秀慧.幼兒學前教育中的培養行為習慣的有效方法[J].求知導刊,2019,000(008):135-135.
作者簡介,李羅(1994.10.18)性別:女,籍貫四川瀘定,民族漢,職務幼兒園負責人,職稱二級教師十二級崗,學歷大專,單位:丹巴縣太平橋鄉幼兒園,單位郵編:626300,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