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永誠
摘要:黨的建設關系重大、牽動全局。高校基層黨建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上其場域、工作對象的特殊性,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深刻認識到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艱巨性和重要性,始終堅持以政治建設為引領,結合高校實際因勢施策,以促學校內涵發展,確保學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基于此,本文章對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策略研究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黨建工作;加強策略
引言
伴隨著新媒體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新媒體已成為黨員干部自我學習、表達意愿、反映問題的重要渠道。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高校如何適應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并利用好新媒體為基層黨建工作服務,是高校基層黨組織所要面對的現實課題。
一、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黨建工作者能力差距大
高效率的黨建工作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通過對工作方式的不斷優化,從而提高工作質量。從目前隊伍人員來看,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隊伍內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再加上高校黨建隊伍人才流動性大,新人居多,就會產生一種既要給新人培訓,又要完成任務“兩頭跑”的尷尬局面,隊伍內人員身心俱疲,工作效率受到影響。除此之外,人員專業能力的不足、人才配比不穩定、任務分配時難度跨度大等問題,都影響了黨建工作的開展。工作缺乏靈活性、定位模糊等已經成為工作常態,面對工作也只是應付了事,沒有進行相應的滲透,難以促進工作的開展。
(二)隊伍專業素質有待整體提升
一方面,當前部分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能力薄弱,不能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的新要求。既懂信息技術,又懂黨務工作的復合型人才不多,大部分黨務工作者僅限于基礎的網絡操作,黨建信息化能力不強,還無法把“互聯網+黨建”運用自如;另一方面,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時期,戰線被拉長,很多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表現出干勁不足,出現厭戰、松勁和麻痹的現象,工作節奏變慢、力度減小、尺度放松,簡單的把黨建教育內容從線下轉到線上,使互聯網黨建的實際價值無法發揮最大的成效,也使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面臨著較大的壓力。
二、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策略
(一)優化工作方式,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
黨建工作是一項長期、內容冗雜的工作,需要黨建工作者不斷地進行鉆研學習。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黨建工作者開展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為了深刻貫徹工匠精神,黨建工作者要不斷對隊伍結構進行優化調整,結合當代社會發展需求,舍棄傳統的金字塔隊伍結構,黨建工作者可以根據社會形勢,采用“M”型隊伍結構,上級領導要成為團隊的核心,融入隊伍中,對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指導、改進,定期進行培訓來提升隊伍整體質量。此外,在進行工作分配時也可以采用“一幫一”“一幫多”的結構,讓經驗豐富的工作者帶領新人進行工作學習,縮短彼此差距,減少階梯跨度,幫助每一位工作者都能有所提高,從而提升工作自信心,日后工作更加飽含熱情,磨煉身心,成為新時代黨的接班人。
(二)傳承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當前高校學生出現政治信仰弱化態勢、價值取向扭曲等突出問題,高校必須立足學生的思想特點,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解決好,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頭腦。借助新媒體平臺,多形式講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讓青年一代從理想信念上、思想道德上、行為方式上,辨得清是非、經得起檢驗,成長為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有益的人。
(三)依托網絡思維,搭建線上教育管理平臺
身處新媒體時代的漩渦之中,如何利用好互聯網技術,使之更好地服務于高校黨建工作,使黨支部活動更加具有靈活性、趣味性,是一項十分值得花費精力去摸索的課題。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網絡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功能,炮制出更加符合高校學生特點的線上教育平臺,現實意義重大。一是通過校內期刊搜索、圖書館瀏覽數據以及官方微信、博客、微博等社交媒體的關注和閱讀,及時了解高校學生的關注重點及興趣所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而尋找學生關注側重點的突破口;二是通過線上平臺課程學習與線下面對面交流相結合,及時了解學生的心態與變化;三是通過進一步完善現有的網絡技術算法與應用,進行學生黨員數據檔案、黨組織檔案、黨務系統等一系列的網絡平臺開發建設工作,使“云技術”、“智慧黨建”真正走進校園。
(四)保證黨建工作與學校文化建設的目標一致
在高校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應注意結合黨建的工作要求及目標,同時切合高校的實際發展狀況,建設教育課程,并在課程的建設中堅持黨建目標,在高校的教育中使師生樹立良好的黨建思想,重視黨建文化的滲透,避免過度重視硬件建設,以此保證高校的文化處于內外兼修的狀態。在高校的教育中重視學生教育主體的身份,在教育中以民主的教育思想開展課程,改變傳統的被動學習模式,促進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在教育中尊重學生的意見與想法,保證校園文化科學化與民主化發展。在高校的教育中以環境推動文化與黨建思想的形成,并在校內建設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教學的發展標準,引導高校中文化的發展與建設,在高校的文化中融入黨建思想,以此促進新時代高校文化與黨建思想的結合,并以此完善高校的規章制度與文化精神。還可以運用黨建文化在教育中設計豐富的文化活動,以此貫徹黨建思想,在高校的校園環境中不知不覺地形成黨建思想,以此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心靈,促進高校中的黨建文化與校園文化共同發展。
結束語
新時期新形勢,高校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同時要促進發展、辦出水平、辦出特色。立足新媒體時代背景,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創新性研究,從高校基層黨建自身特點出發,以問題為導向,尋求其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最佳路徑。
參考文獻:
[1]齊飛.淺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J].辦公自動化,2020,25(24):44-45.
[2]王小莉,張桁嘉,王寧.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質量提升路徑探索[J].上海黨史與黨建,2020,{4}(12):54-56+17.
[3]彭波.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的路徑探索[J].時代報告,2020,{4}(11):32-33.
項目來源:
2021年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時代重慶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創新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1SKDJ056。
2021年重慶市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研究課題《民辦高職院校勞動教育“4+5+4”實踐育人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1JGY23。
2021年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規劃課題《新時代重慶民辦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創新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CANF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