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霞
摘要:微課程的出現和現代社會的發展情況極其匹配,迎合了人們碎片化的學習時間,使開展的信息素養教育工作得以突破時空方面的限制,為圖書館更好地推進信息素養的建設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機會。但是當前在微課程的建設過程中,體現出知識單元松散和組織性比較缺乏的特點,導致教學的實際效果并不是十分良好,對于知識體系的合理性構建以及學習效果的體現會產生一定的限制。文章對此進行研究,探討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微課程建設模式,希望可以對其產生進一步的了解,促進信息素養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微課程
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變得越來越方便,在教育體系中,應用信息技術使教學工作的開展突破了時空方面的限制,改變了原本的傳統教學結構體系?;谛畔⒓夹g基礎上產生的微課程教學模式,對其進行分析時發現主要體現出三個方面的特點,首先是微課程時間比較短,其次是微課程的結構相對來說比較松散,另外是微課程的形式更加靈活。大學圖書館開展的信息素養教育應用了微課程,將具體的課程內容劃分成的不同的章節,形成了一些小視頻課件提供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學習,為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和機會。
一、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方面體現出的具體問題
圖書館的信息素養教育本身是針對用戶所提供的一種對信息進行檢索、信息組織以及分析的教育課程,這種教育體系的內容繁多而復雜,會涉及到不同學科所具有的信息需求,包括圖書館中信息的檢索以及使用數據的素養和工具方法等多個方面。其次,教學的內容并不是十分固定,學生們接受圖書館的信息素養課程時,和自己專業的必修課程并不完全相同,他們對于圖書館信息素養課程缺乏客觀的認知,自主學習的意愿相對來說比較差。另外是對于教學需求的不明確性,也正是由于學生們對于圖書館信息素養的接受意愿不同,導致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具體內容實際上很難進行明確的規定[1]。一般在設計的過程中,都是圖書館自行去設計并且營銷相關的課程體系,從而吸引更多的讀者進行學習。
在這種模式下,必然會產生一些客觀的問題,比如說在構建信息素養微課程之后,報名學習的學生比較多,而實際上真正學習的人卻比較少,圖書館信息素養微課程開課者設置時間和學生的必修課程專業時間比較沖突,導致相關的課程實際上傳播的力度比較小,實際到課的學生人數數量比較少,而與此同時,學生到課人數比較多的時間段,圖書館卻不會開課,這就會影響到圖書館信息素養課程建設的實際效果。
二、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微課程建設的有效模式
面對當前學生的碎片化學習認知,信息素養課程僅僅從圖書館單方面開設,完全缺乏傳播效果,應當將當前已經掌握的微型知識進行合理的構建,尋找可用的學習模式,把握學生的需求,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尋求具體的思路[2]。
(一)在學習方面
當前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教學的方式主要是包括正式和非正式兩種形式,其中正式的主要是將信息素養教育的內容納入到學生必修或者是選修的課程中,安排學生對其進行學習,而非正式的則是以圖書館為主導來組織開展一些針對性的培訓講座,讓大學生自覺參與到其中,從而對大學生進行引導。信息素養微課程也體現出正式和非正式兩種模式,但是這種微課程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時間更短、內容更加碎片化,將其下發給學生之后,學生是否能夠對其進行主動的學習,又會通過怎樣的方式來接受這些課程,仍然有待于進一步的分析。實際上,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盲目開展可能會存在很大的限制性因素,而如果讀者在獲取信息或者是使用數據工具的過程中遇到復雜的問題,導致他們擁有了學習信息素養內容和知識的積極性,或者是他們由于圖書館的宣傳感受到的一些興趣,又或者是受到外界的建議,認為多學一些信息知識和技能,對于自己未來人生的發展有可能會存在好處,都可能會導致大學生系統性地搜集相關的課程資料,將其進行應用,從而使面對的各種問題都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3]。在此基礎上,要結合實際來采取更加恰當的信息素養微課程教育模式。
(二)在管理組織方面
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安排教育的模式以及組織體系和學生的需求不符合的情況實際上并不少見,但是怎樣才能夠對教學的整個流程進行合理的組織管理,則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討,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具體來說,首先是要對學習的對象進行明確的劃分,模擬并觸發具體的學習情境,另外是需要對課程的設計進行進一步的加工處理,使設計之后的課程更匹配學習者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還需要結合實際來做好對于信息素養微課程的有效組織營銷和宣傳,將其結合讀者的信息使用方式融入到讀者所習慣使用的信息來源中。還需要結合讀者本身在學習過程中習慣使用的方法,以及讀者反饋出的一些具體意見,挖掘讀者的潛在需求,幫助讀者制定更加具有個性化以及可行的學習方法和路徑,構建形成相對應的學習體系[4]。可以采取適當的分析方法,對學生的互動情況以及學生在學術研究方面的進展進行了解,挖掘在學習過程中有效的一些方式,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大學圖書館開展的信息素養教育微課程教學模式已經發揮出了良好的優勢,但是在對其進行應用的過程中,組織管理方面卻存在很大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來了解學習者的特點,通過組織管理,將不同的知識單元進行關聯和組織,之后幫助學習者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思路和方式,讓信息素養微課程教育工作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
參考文獻:
[1]董玨,余曉蔚.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微課程建設模式探討[J].圖書館學研究,2016,15:7-10.
[2]徐春,張靜,卞祖薇.“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0,03:2-9.
[3]李志杰. 高校圖書館微課平臺的構建研究[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015(14):71-72.
[4]邢卓媛,鄭巧英,李芳.大學圖書館信息素養微課程教學平臺建設與實踐[J].圖書館學研究,2018,03:12-19.
[5]王慧杰. 高校圖書館微課建設實踐與思考[J]. 高校圖書情報論壇, 2017, 016(004):P.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