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慶 曹嘉佳 沈侃
摘要:在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中,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依據不同的企業需求及培養目標,形成了多種培養模式,如與大型外資企業合作的博世模式、與大型民營企業合作的同程模式、與大型國有企業合作的軌交模式等。學校注重項目管理制度化、教學過程精細化,堅持學思用結合,合理設置特色課程,進一步完善了“多樣化、制度化、精細化”的現代學徒制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模式,逐步實現了學校、學生、企業的多方共贏。
關鍵詞: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多樣化;制度化;精細化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1)10C-0013-05
2017年9月,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入選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被確定為試點專業,與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共同進行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建設。2019年10月,學校的試點工作順利通過教育部專家驗收。
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中,學院在大力推進教育部試點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群的博世學徒制項目之余,積極探索建設同程專業群的同程學徒制項目和軌道交通專業群的軌交學徒制項目,形成了“多樣化、制度化、精細化”的現代學徒制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模式。
一、培養模式多樣化
(一)與大型外資企業合作的博世模式
博世學徒制項目是學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群與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學徒培訓項目,雙方在學校選拔學徒制學員,每一屆學徒在25人左右。博世學徒制項目采取先招生后招工的方式,培養方式為工學交替,學徒培訓在學校和博世公司兩個教學場所交替進行,第一學年以在校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與基礎實踐技能為主,第二學年在企業和學校的培訓時間比例為6:4,第三年則以企業實訓和輪崗為主。
(二)與大型民營企業合作的同程模式
同程學徒制項目是學校同程專業群與同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學徒制項目,校企雙方共同投入超過2000萬元,在學校內共建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產教融合的同程學院,雙方合作開展“商科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每一屆學徒在50人左右。同程學徒制項目采取先招生后招工的方式,培養方式為分段式人才培養,企業全程參與學徒培養,第一學期提供學徒崗位技能培訓,主要為專業基礎課和考證課程。第二學期開始讓學徒進入企業實踐崗位進行頂崗實踐操作,企業提供頂崗實踐薪資,組織學徒進行企業活動。
(三)與大型國有企業合作的軌交模式
軌交學徒制項目是學校軌道交通專業群與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的學徒制項目,每一屆學徒150人左右。軌交學徒制項目采取招生即招工的方式,第一學年學徒主要在校內學習公共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第二學年企業安排企業導師到校進行專業課集中講授,采用工學交替的方式,安排學徒到企業開展時間不少于兩個月的崗位實踐。第三學年根據企業實際用工需求,由學校組織學徒到企業進行專業實習。
二、項目管理制度化
(一)成立領導小組,指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各項工作
學校制定了《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管理辦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成本分擔機制》,明確校企合作雙主體、學生雙身份、多方參與評價等原則,確定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健全校企雙主體的育人長效機制,成立了以學校院長為首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指導協調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各項工作的開展。校企聯合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及教學實施團隊,建立從項目決策、項目執行到教學實施的“三級”組織管理機構,為項目持續運行提供資金、組織及制度保障。以博世學徒制項目為例,校企領導層負責項目統籌規劃與決策,博世公司學徒培訓中心(簡稱TGA)及學校職業發展中心負責項目聯絡及經費管理、學徒招聘及管理,博世公司學徒培訓中心培訓師與機電工程系專業教師共同組建學徒教育教學實施團隊,開展教學實施與管理、教學改革及師資培訓等。
(二)積極探索招生與招工相結合制度
學校制定了《現代學徒制招生與招工管理辦法》《現代學徒制招生招工考試工作辦法》,明確現代學徒制試點校企聯合招生與招工的方式,成立了由學校副院長和試點企業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校企聯合招生招工專業和計劃確定,生源報名、綜合素質考核、錄取,投訴與違紀處理等工作,堅持整個過程遵循“公平公正、公開選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用”的原則。
1.先招生再招工。學校與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及同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學徒制項目,實行學校先招生,企業等學生入校后再招收學徒的方式。博世學徒制項目和同程學徒制項目在學校經普通高考(江蘇省提前自主單獨招生、夏季高考、有招生計劃的各省高考)正式錄取的高中畢業生生源中,結合用人企業實際需求,通過筆試、面試、體檢等流程擇優錄取學生,并由學校單獨組建學徒班。
2.招生招工一體化。在江蘇省普通高中的提前自主單獨招生和夏季高考中,校企雙方聯合招生招工。學校和蘇州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共同面向報名的考生進行招生和招工面試、體檢,學校完成考生的正式錄取后,企業同時完成準員工的錄用工作。
(三)制定具有企業特點和專業特色的導師聘用獎懲制度
學校出臺《現代學徒制校企人員“互兼互聘”管理辦法》《現代學徒制導師考核獎懲辦法》,以校企分工合作、雙主體協同育人、職責共擔、共同發展的長效機制為著力點,以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企業能力為宗旨,聘請多位企業培訓講師、部門負責人、資深工程師等作為企業兼職教師,參與學徒制項目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并定期為企業兼職教師提供專業教學能力培訓。企業也同時聘請學校的專業教師加入專家委員會,參與學徒在企業的教學管理、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機電一體化教學設施開發改造等工作,形成了“專業化、工程化、國際化”的高水平校企導師團隊。學校和企業雙方通過對導師的各方面考核,充分調動導師帶徒弟的積極性,為其崗位調整、晉升、調薪、培訓、獎懲等提供參考依據[1]。
(四)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形成ISO質量管理體系的系列舉措
從教學計劃的制訂、課程表的編制、教學資源的配置、教學檢查到考核評價和質量監控,校企共同建立健全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出臺了《現代學徒制教學管理辦法》《現代學徒制學分制管理辦法》。雙方加強過程管理,定期召開專家委員會會議,對畢業學徒質量進行評價反饋,共同研究建立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監控管理程序、現代學徒制課程考核與成績評定管理辦法、現代學徒制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及考核辦法,共同實施考核評價,及時診斷并改進教學。博世學徒制項目學徒考核如表1所示。校企雙方在學徒教育中建立“雙證書”考核制度,學徒必須通過學校的所有課程考核獲得大專學歷畢業證書,并且通過兩次德國AHK畢業考試獲得德國AHK頒發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工”職業教育技能證書,才能被企業錄用為正式員工。
為提升學徒職業核心競爭力,校企雙方在學徒培養過程中建立起“現代學徒制末尾淘汰機制”,按照企業用人崗位要求實施考核。以博世學徒制項目為例,淘汰節點主要設置在第二學期初(3月底)、第二學期末(8月底)、第四學期(“AHK畢業考試一”未通過)、第六學期(3月底部門輪崗未通過)。如表2所示。
三、教學過程精細化
(一)成立專家委員會,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把脈
校企聯合成立由企業用人部門專家、企業培訓講師以及學校專業骨干教師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如博世學徒制專家委員會、軌交學徒制專家委員會等,根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規律和企業崗位的需求,制訂并不斷優化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培養目標和目標崗位群,梳理崗位關鍵任務和核心職責,提煉出導師標準和學徒崗位標準,依據關鍵能力匹配學習目標,構建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專業課程標準,不斷修訂專業課程設置方案[2]。
1.升華“工學交替”理念,形成“雙元八輪”的博世學徒制教學模式。為滿足學生“大專學歷教育和崗位職業技能培訓”雙重需求,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博世學徒制專家委員會對傳統專業教學體系實施突破性改革,充分利用寒暑假時間,以周為單位,規劃完善“雙元八輪”的三年制學徒培養方案,學徒經過“學校學習+企業工作”教學進程的“八次輪換”,完成三年學徒培養,三年制學校與企業總學時比例分別為46%和54%。
2.推動崗位螺旋遞進,構建同程學徒制“嵌入式”課程體系。同程學徒制專家委員會從預備級到崗位Ⅳ進行課程設置,根據每一學期學徒的學習情況,呈現“嵌入式”螺旋上升趨勢,如表3所示。第一學期的課程滿足高職院校雙證制畢業要求;第二、三、四學期的課程為專業技能課程,學徒的專業技能認證合格,將取得專業技能認證證書;第五、六學期的課程為管理崗位提升課程,企業為優秀的學徒提供管理類崗位實踐。
(二)深化“三型”教學,著力培養學徒通用能力和綜合素養
1.導入生產型教學流程。校企雙方將企業生產實踐和教學過程相對接,全面融入行業規范和職業標準,以企業實際操作或生產工藝為核心組織教學活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企業導師全程參與指導,學徒逐漸適應企業生產氛圍,更快更好地掌握企業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
2.堅持任務型培訓方式。校內專業課程和企業技能課程內容都是以真實工作任務為導向,合理設置學徒在未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學徒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良好的鍛煉。
3.推行自主型學習模式。導師在展示任務要求之后,一般不會直接講解演示計劃方案,而是由學徒自己去思考討論、查找資料、制訂計劃并進行最終的方案實施,導師引導學徒檢查和評估任務完成情況,著力培養學徒的創造性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堅持學思用結合,推動育人質量的全面提高
1.注重言傳身教,持續提升導師教學能力。專家委員會嚴格規范導師要求,導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完成專業知識講解、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實踐能力提升等多方面的任務。導師既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還要與時俱進,增加思政知識貯備,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素養,持續改進自身的知識結構和觀念體系,言傳身教,在職業素養、思想品德上成為學徒的榜樣。
2.系統規劃培養方案,明確學徒所應掌握和提升的素質、知識和能力。專家委員會對專業課程進行系統規劃,分析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前后課程關系,組織開發課程思政知識技能點,如政治思想、家國情懷、職業素養、道德法治等,并全面導入課程教學內容,科學制訂專業知識理論目標、課程思政教育目標和職業技術能力目標,將專業知識技能培養和課程思政教育相融合,有機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
(四)合理設置特色課程,提升企業技能課程教學質量
1.開設特色拓展課程,應對學徒工作問題。學徒作為企業“準員工”,同樣會面臨著工作壓力、溝通障礙、時間管理等問題。為了更好地提升學徒的企業技能課程質量,學校為學徒在校學習階段專門開設了相應的拓展課程,并將課程寫入學徒的教學計劃之中,如用于增進學徒勇氣與自信、促進學徒理解與溝通的突破自我拓展培訓活動,改善學徒時間管理能力的職業素養能力提升課程等等。
2.打造線上“熱身”課程,鞏固專業理論基礎。在學徒到達企業后,為了更好地鞏固學徒的專業理論知識,確保企業技能課程的教學質量,在每門企業課程開始之前,校企雙方根據企業課程內容合作設置了相應的線上“熱身”課程。通過線上課程軟件,學校資深專業教師進行專業理論知識講解,學徒可以進行線上預習、線上討論、在線練習等,順利跨過企業課程的理論知識門檻。
近幾年來,學校持續推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實現了學校、學生、企業等多方共贏。學徒置身于真實的教學情境中,可以最大限度調動學習的興趣,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相比于普通班級學生,學徒制班級學生專業知識更對口、操作技能更扎實、職業素養更全面,畢業就業對口率和就業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企業對優秀學徒進行挑選,真正達到優化用工的目的。校企大力培養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兩支隊伍,通過學生管理、課程開發、教材開發、教學研討、實訓室升級改造、企業訪問等多種活動,提高了學校教師的專業綜合能力和企業培訓師的教學能力,學徒制項目教學團隊的專業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郝一潔,張健,王俐鳳.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探索——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教改調查報告[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8).
[2] 吳學峰,徐國慶.我國現代學徒制發展中的“制度”與“制度化”問題[J].現代教育管理,2017(10).
責任編輯:華軒
收稿日期:2021-07-17
作者簡介:王佳慶,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21)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自動化控制;曹嘉佳,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21)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電氣自動化;沈侃,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21)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機電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