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曲實踐對于即興伴奏有著極其關鍵的促進作用與啟迪意義,是鋼琴即興伴奏的實質需求,不僅可以在思想上啟發演奏人員的創作意識與創造能力,而且可以從音樂發展的角度出發,使即興伴奏作品作為藝術整體的核心構成。有助于轉變傳統定勢思維、拓寬鋼琴即興伴奏的創作思路,為即興伴奏領域注入新鮮的發展活力、發展動力。基于此,本文將分析作曲實踐與鋼琴即興伴奏的關聯性,并且探索二者的發展格局,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作曲實踐 鋼琴即興伴奏 關聯性
眾所周知,作曲實踐與鋼琴伴奏有著極其密切的關聯,并且對二者的發展皆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與現實意義。具體而言,在脫離正譜伴奏環節,結合歌曲風格、歌曲內涵以及歌曲意境進行創編,符合歌曲主題特征的伴奏旋律,可以實現與歌曲合二為一,而給聲樂演唱帶來良好的渲染效果。
一、作曲實踐與鋼琴即興伴奏的關聯性
單就聲樂演唱曲目分析,雖然擁有大量的正譜伴奏可用,但為促進音樂發展,還須進行即興伴奏創新,不僅演唱人員的嗓音條件會有所差異,演唱環境以及表演風格都會對伴奏提出不同的需求。因此,聽眾往往會對即興伴奏有著較大的期待。所謂即興伴奏,就是指在沒有正譜依據形式下開展自主創作,這種創作形式與常規作曲創作有所差異,并非為獨立的音樂作品來進行伴奏,而是需要通過自主創作實現與人聲的相互配合,因此,鋼琴即興伴奏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與創造性,同時也分屬作曲范圍,處于鋼琴演奏與鋼琴作曲的邊緣位置。[1]這樣一來,可以使鋼琴即興伴奏獲得雙方助力,擁有良好的創作前景與創作空間。但在具體的實踐環節,即興伴奏當中的即興使鋼琴伴奏與其他鋼琴演奏形式區分開來,這種表演形式跨越了音樂表演與音樂創作的核心范疇,需要表演人員具有一定的即興演奏能力與作曲相關知識。從此角度展開分析,不僅需要演奏者擁有良好的鋼琴演奏水平,而且其需要具備相當高超的作曲水平才可以實現鋼琴即興伴奏,只有具備以上能力才可以使表演人員在沒有正譜參考的情況下,結合歌曲的主題特征來進行自主創作,這種創作體系存在的價值毋庸置疑。[2]
二、作曲實踐為鋼琴即興伴奏帶來的發展契機
實際上,無論是伴奏編制還是歌曲寫作,都不能用簡單的作曲或者編曲來形容,二者之間的核心差異在于前者注重組成一個好聽的旋律,而后者則注重在原有的基礎上展開二次創作,結合音樂節奏、音樂調式以及音樂風格等核心特征來進行鋼琴伴奏,鋼琴伴奏與歌曲之間通常存在以下幾種關系:補充型關系、呼應型關系以及主導型關系,結合不同的類型來進行伴奏編寫,則需要考慮到各種音樂元素的限制,例如從伴奏織體的發展角度而言,伴奏人員在進行主旋律編寫環節,也可以通過去掉主旋律這種方式來展開調整,僅僅進行副旋律或者簡單的伴奏旋律彈奏。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歌曲的情緒來進行和弦選擇、音型選擇。例如在節奏較為強烈的歌曲伴奏環節,就可以選用正面能量較強的大三和弦;而對于那些相對清新的樂段,則可選用相對舒緩、內斂的小三和弦來完成伴奏。
作曲實踐引入后,為鋼琴即興伴奏帶來了一定的發展契機,伴奏人員不僅作為鋼琴彈奏者的身份處于臺上,而是處于作曲者的位置來審時度勢,通過對歌曲編排的分析與統籌來探索出歌曲伴奏與歌曲旋律之間的關聯性,超出了被動伴奏的從屬地位,而作為整個音樂創作的核心引導者。為實現這一目的,鋼琴演奏者應當將編曲工作與旋律彈奏工作作為整體來開展思考,并且結合自主意愿來展開編排,將自身的創作理念滲透到鋼琴即興伴奏表演環節,不再受到各種和弦配置的初級問題影響,而是考慮到伴奏如何融入歌曲整體,如何呈現良好的音樂風貌。[3]在此環節,無論是作曲實踐還是即興伴奏音樂,都有效激發了聽眾的感官享受,聽眾會將感官享受作為核心考慮,而并非將即興伴奏作為音樂的陪襯,有效凸顯鋼琴伴奏的作用以及鋼琴作曲的價值。需要注意的是,音樂伴奏與音樂主旋律為一個核心整體,因此,在即興伴奏以及自主作曲環節需要對歌曲的主旋律展開綜合評定,結合即興彈奏與照譜演奏的差異,探索出傳統演奏模式對鋼琴進行演奏的束縛與制約,不僅要求演奏人員對每次的演奏內容以及作曲技巧了然于胸,而且需要確保鋼琴演奏者具有良好的藝術造詣,可以結合不同情況來進行編曲調整。由此可見,良好的鋼琴即興伴奏,若是經過精細化的分析與打磨,甚至可以作為教科書式的演奏作品。為保證這一效果,需要鋼琴演奏者擁有良好的作曲能力與作曲意識,因為整個作曲實踐工作與鋼琴演奏技巧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經歷系統的實踐與理論融合過程,才可以有效促進鋼琴即興伴奏的水平提升,從而探索出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與發展格局。正因如此,鋼琴實踐對于鋼琴即興伴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與發展意義。[4]
編曲創作與歌曲伴奏之間的最大區別在于前者注重旋律譜寫,而后者則是在已知旋律的基礎上來展開伴奏,而無論是音樂節奏、音樂風格、音樂載體、音樂調式以及音樂色彩或者樂器性能,都是音樂即興伴奏的重要構成部分。因此,為保證鋼琴即興伴奏效果,需要在鋼琴伴奏環節下足功夫。雖然鋼琴作為整個鋼琴伴奏的核心主體,但仍然會有不少樂器穿插其中,產生良好的映襯效果與調試效果。鋼琴即興伴奏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特征,相關人員需要將其轉化為主動性特征,并且給整個創作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一曲大眾喜聞樂見的伴奏,通常需要創作者精雕細琢后方可最終成為正譜伴奏,但部分技藝高超且創作水平突出的鋼琴伴奏者甚至會超越普通的正譜伴奏,為聽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為此,鋼琴即興伴奏也應當結合作曲的思維來展開精準創作,將歌曲的主旋律作為編曲的一部分來展開編排與思考。[5]
鋼琴演奏者從音樂的角度進行伴奏處理,伴奏選擇要比從技術角度來進行鋼琴伴奏更為舒展,更為開闊。擁有良好的創新空間與創新能力鋼琴表演藝術、鋼琴演奏技術固然重要,但音樂的最終目的在于創新,要從音樂啟發的角度來開展技術探索,由音樂最終抵達藝術范疇。在即興伴奏創作環節,音樂感受、音樂體會、音樂印象、音樂統觀應當作為首要思考內容,而不只是單純的伴奏。因此,伴奏人員應當明確意識到伴奏的價值,并且萌生主動意識,旋律雖然不需要進行創新與創作,但是卻與伴奏融為一體,不可因為是即興演奏而隨意演奏,而是需要進行深度的考量。受到演奏時長的限制,要求創作者反應迅速,不要進行長時間的思考,在音符尚未落地之前就了然于胸。因此,每一次彈奏環節需要進行反復推敲后,再進行實踐彈奏,若是思考不慎,則會使演奏環節處于雜亂無章的狀態。正譜伴奏擁有更加充裕的編配時間,可以使得整體編配思維更加縝密,因此,容易達到成型的藝術作品,一旦定稿,其他人就可以依稿進行演奏,由此可見,即興演奏經過精雕細琢可以逐漸成為正譜伴奏。
三、實際案例分析
鋼琴即興伴奏更加注重“即興”二字,但并非處于無章可循的狀態。為創作出優秀的伴奏作品,需要認真進行分析與考量,研究前者的創作內涵與創作精髓,博取百家之長,以此提升作品的多元性。例如 《春思曲》以及《我愛這土地》都可以用作借鑒與參考。與此同時,19世紀著名音樂家舒伯特也可以實現對各種調性的靈活運用,而相較于此類音樂作品,西方伴奏音樂更加夢幻、更加迷離,音樂作品中童話色彩較重,而肖邦則注重時空重組等技巧運用,并且對以上技巧做到游刃有余。練習者可以采用部分簡單的入門級曲調,探索出最為微妙的伴奏演奏方式。例如,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作為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其第一首總共分為四個小節,每小節中穿插單手旋律,可以作為鋼琴即興伴奏的參考標準,創作者在進行樂曲創作時,會不自覺地考慮若是在此條旋律中展開自主編曲,會形成如何種類的伴奏,通過實驗可得,此旋律較為單一,結合常規思路展開創作,可以選擇正三和弦配或者副三和弦來進行終止,例如將其科學地轉化為I-VI-I-VI-I,使其調性處于無降無聲的狀態,可以看作F大調的專屬音調,再設計出曲線豐富的旋律作為彌補。在四大聲部當中,左手低音后的第二小節設置為終止式,而前面的兩小節則用右手外部進行伴音上行處理,以I-V-I作為核心主線。需要注意的是,還可以在第一小節后兩排當中融入和弦,以此增強音樂的邏輯性與藝術性。
四、結語
即興演奏必須有一些諸如鍵盤功夫、和聲知識、現代意識、創新思想和能力的保障。總而言之,鋼琴即興伴奏與作曲實踐高度契合,二者之間具有諸多互通之處。通過作曲實踐與鋼琴即興伴奏的有機融合,為音樂創作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前景與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秦莉萍.淺議《中國音樂審美的文化視野》第二章中的觀點——以當今鋼琴演奏視角重新解讀《音樂線性的時空凸現——音樂與書法之比較》[J].黃河之聲,2021(5):130-133.
[2]李依文.莫扎特《降B大調鋼琴奏鳴曲KV.333》第一樂章不同演奏版本對比研究[J].黃河之聲,2021(5):78-80.
[3]楊楠.淺析維拉-羅伯斯鋼琴作品的創作特征——以《Ciclo Brasileiro》第二樂章《Impressoes Seresteiras》為例[J].大眾文藝,2021(4):101-102.
[4]姚江甜.“現代”作品中體現出的“傳統”思維痕跡——以勛伯格《鋼琴組曲》op.25之“吉格舞曲”創作技法為例[J].藝術研究,2021(2):62-64.
[5]徐航.淺析李伯爾曼鋼琴作品《奇異石雕》(Gargoyles)的創作特點及演奏分析——以第四樂章為例[J].黃河之聲,2019(20):43-44.
(作者簡介:徐光慶,男,本科,揚州市職業大學,講師,研究方向:鋼琴、作曲)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