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培英學校 朱麗芳
對于學困生的幫助有利于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同時也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健康地成長。良好的幫扶轉化策略能使學困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實現數學知識水平的提升。
小學生年紀比較小,心智不成熟,而部分家長由于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孩子在成長中缺乏上進心,從而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由于每個老師的教學方式不同,學生對于教師教學的接受度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從而導致對部分學生形成了意想不到的傷害,嚴重情況下,還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加入學困生的隊伍。
除家庭、學校的因素外,導致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還有學生自身。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差異,部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導致他們在學習中無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再加上其他因素,致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漸變得懈怠,難以跟上老師教學的步伐。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等都會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對小學生的成長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比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這都會使學生的認知逐漸脫離正常軌道。
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來布置數學知識的練習,有利于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主動思考的熱情。例如,在小學數學“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的學習中,讓學生先認識物體,進而認識物體的外形,然后通過游戲活動的方式,將學生的眼睛用布蒙上,隨后給出相應的“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的實物,讓學生進行判斷。在整個游戲過程中,學生通過判斷,加深了對這些數學圖形的認識,同時又激發了學習興趣,從而使學困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得到提升。
教學中,同學之間的交流往往要比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有效,小學生之間在交流時都有自己的對話方式和對話語境,因此,通過互相幫助的方式,有利于豐富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需要用更多的時間走進這些學生的心靈深處,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最終獲得優異的數學成績。數學老師應該建立幫扶檔案,對那些需要幫扶的學困生制訂對應的幫扶計劃以及評價方案,當那些需要幫扶的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后給予一定的獎勵表揚,體現對學困生能力的肯定,從而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深入學習。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好奇,對不懂的東西都會產生莫名的興趣,因此,老師對學困生進行幫扶的時候,應該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各種實際的操作方式,使小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形成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小學六年級“百分數應用”的學習中,老師可以選取一些道具,如蘋果、梨、橘子等水果,總共20個,其中蘋果有8個,梨有5個,橘子有7個,然后讓學生計算蘋果、梨、橘子各自占總數的百分比。通過這些實際形象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熱情,最終計算出對應的百分比。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加速學生記憶的方式,將數學知識變得簡單化,從而有利于提高學困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通過將常用的數學知識編寫成兒歌或者設計成游戲的形式,使學困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變得更加輕松。例如朗朗上口的乘法口訣表就是通過兒歌的方式,使學生更容易記憶相關內容,除此之外,使用九宮格可以開展數學中的數獨游戲,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數字的學習,并且還能在整個游戲過程中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通過對學困生進行幫扶轉化,能有效地提升學困生的學習成績,老師通過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尋找新的學習方法,采取持之以恒的方式,不斷優化幫扶轉化策略,將學困生轉化為優等生,達成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