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城東實驗小學 張 淼
興趣是激發學習動機的一種有效形式,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開始探究新穎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希望學生產生深入探究數學知識的沖動,并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高效地獲取數學知識,提升數學技能。
學生的迫切需求以及學習動機通常都是從思維開始的,因此,教師想要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可以嘗試從問題展開,使學生在思考問題過程中發展思維并提升學習興趣。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問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將他們快速帶到數學學習氛圍中。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時,學生的主動性很高,思維也得到了啟迪,為快速掌握數學知識打下了基礎。
例如,在學生學習“表內乘法(一)”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問題展開教學,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課堂上,數學教師先引導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四邊形并畫出來,當學生畫出來以后,數學教師提出問題:“這個四邊形有幾條邊呢?”學生回答道:“四條!”教師繼續問道:“如果用小棒擺出兩個相同的四邊形,一共需要幾根小棒呢?你能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嗎?”學生立即回答道:“四加四等于八!”教師接著又問:“你們能夠計算出幾個四邊形需要的小棒個數呢?”學生的答案不一致,有的人回答道:“五個四邊形需要20 根小棒!”也有的人回答道:“十個四邊形需要40 根小棒!”其他人的學習動機也被激發出來,紛紛說出自己計算的結果,數學教師由“幾個相同的數相加”引出“乘法”內容。在學習動機的誘導下,學生掌握乘法概念和乘法計算方法的效率明顯提升了。
多媒體教學形式是利用多媒體直觀形象的特點,與教學內容結合到一起,能夠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將數學課堂知識通過多媒體傳遞給學生,使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
例如,學生在學習“升與毫升”的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直接用多媒體呈現視頻,視頻中售貨員將兩杯高度和粗細均不同的奶茶售賣給兩名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結合視頻,數學教師提出問題:“如果你是視頻中的主人公,你會怎樣判斷兩杯奶茶的容量大小?為什么?”很多學生會選擇那個看起來高度占優勢的杯子,認為那個杯子盛有的奶茶多,并提出將兩杯奶茶分別用同一容器盛放后比較多少的方案。在學生提出方案后,數學教師繼續播放視頻,視頻中主人公的解決方案與學生的方案不謀而合,學生的自信心得以建立,數學教師也由此引出容量單位“升”,并詳細講解,使課堂學習效率發生質的飛躍。
為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場景展開數學教學活動,以此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并由此高效地獲取數學知識。學生的學習動機一旦被誘發出來,他們會產生主動參與知識探索的欲望,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并快速汲取數學知識。
例如,學生在學習“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場景的創設展開教學,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數學課上,數學教師先講述音樂教師購買隊鼓的事情,并將問題展示出來:“音樂老師帶了800 元,能夠買幾個隊鼓呢?”學生立刻融入場景中,站在教師的角度思考問題。在計算時,很多學生應用了將單價連續相加的方法,得到結果是800,再數一數有幾個相同的數字,得出結果;有的學生列出了除法算式,卻不知如何計算。數學教師由此引出了“帶有零的被除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運算內容,促使學生掌握除法的計算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究產生濃厚興趣。在動機的牽引下,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數學學習效率也隨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