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平
摘 要:對于學生而言,數學這一科目貫穿始終,無論在哪一學習階段,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學生在日常的數學學習中不斷提升對自己的要求。在這一過程中也需要教師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應用于課堂之中,輔助學生利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從而取得滿意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技術;融合教學;方法策略
信息技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人們進入互聯網時代的象征。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青少年中學生,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擁有獨立的想法,老一套的傳統教育模式已然不能為其所接受,因此就需要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相整合,促進教育的信息化發展。這不僅能夠滿足當代初中生的學習需求,亦能提高現代化的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一、將靜態知識轉化為動態教學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教師的授課方式相對較為單一。大部分的教學內容都遵循講解公式或定理、通過習題進行訓練、通過訓練掌握知識這樣僵硬死板的程序。而數學知識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倦情緒。這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設備的優勢,為學生帶來一個圖文并茂的立體式數學課堂。讓學生可以對數學知識進行直觀的了解,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中心對稱”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摒棄傳統的板書教學,采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演示中心對稱圖形的顯著特點。教師可以直接用建模軟件來模擬單一圖形經過中心對稱之后發生的變化,這樣學生就能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教師不能流于形式,要始終起到主導作用
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的融合更多的體現的是一種新的教育觀念,而不應該是教學內容數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豐富,因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是人,教師要發揮自身作為課堂引導者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過于形式化,為了應用信息技術而進行數學教學,這樣不僅不利于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也會讓學生喪失對數學課堂的興趣。教師作為學生知識的播種者,是需要出現在充滿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同時教師也是學生為人處世的典范,數學也不僅僅是培養高分的數學天才,而是要起到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嚴謹求學思想以及嚴密的邏輯思維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與學生之間心靈上的溝通,讓學生通過情感的互融來實現自身數學素養的提升。
三、以信息技術設現代化課堂
現代化課堂等同于信息化、互動化、針對性課堂,為此教師可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教師可利用信息課件充分代替教材,例如PPT、微課視頻等等,此外,為強調學生主動性,教師可為學生布置探索任務,使其互相合作對信息化課件進行觀摩學習,完成探索任務,再由教師針對學生的探索問題進行講解和總結,實現互動化、針對性課堂的構建。例如在平行投影教學中,因本節知識點立體性、抽象性較強,為此筆者以微課開展了教學。首先,筆者為學生展示了微課課件,課件內對平行投影的定義、性質等內容進行了講解,并以示意圖展示了平行投影及其中的正投影。筆者要求學生在微課觀看、互相討論后回答筆者的問題,以微課內呈現的投影示意圖為例,示意圖以光線投射角度的變化,為學生展示了平行投影到正投影的過程,他們能清晰發現兩者中前者包含后者,且后者有著更為特殊垂直關系的狀況,基本掌握平行投影的定義和內涵。
四、實現網上教學與網下教學相結合
網上教學與網下教學相結合,網絡課程與作業相結合具有重要價值。傳統課堂上,學生走神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學生走神時會漏掉一些關鍵知識點,家長會擔心孩子的學習情況,教師也會擔心學生的學習質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結合網絡信息技術,促進線上和線下的結合,使教師和家長能在家長的工作之余,通過網絡加強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而且合適的網絡教學作業布置,還可以幫助教師收集學生學習情況匯總。對教師來說,傳統的數據統計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進行數據統計,了解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作業正確率、課堂知識點掌握情況等。當然,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增強師生、家長三方的互動,促進數學課堂質量的提高。
五、巧妙引進微課,使教學方式多樣化
微課的引進可以讓學生深入領悟課堂知識.教師利用微課可以著重講解初中數學中的疑難問題,讓學生可以在理解的前提下對課堂內容有比較深入的掌握,并能夠巧妙地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例如,學習“勾股定理”時,學生面對陌生的知識也許一時理解不透徹,但是教師直接講解所有的知識會令學生對該知識產生厭惡心理.這時,教師就需要將微課帶進課堂,引導學生掌握定理的實際使用技巧,同時搭配上習題訓練,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要激勵學生大膽假設,運用幾何知識去檢驗,做到將所學內容應用于實踐當中,加深知識印象.由于微課的錄制時長較短,教師需要在制作微課階段對學習內容進行有效分解,這樣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弱項,否則達不到預計效果.
教師在結合微課進行理論講解時,可以利用互聯網更新快、可重復觀看的特點,結合學生不同時期的知識掌握程度,對微課課件進行調整,以滿足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要.此外,微課還可以形象地揭示數形之間的關系,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微課課件發現數字與圖形之間的關聯,理解獨立的數字性質和圖形性質,幫助學生掌握數形結合的思想.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將定理板塊與實踐板塊進行區分.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是一種必然趨勢,將其利用好更是每一位初中數學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因為信息教學和數學教學已經相互整合了,這是時代發展過程中數學教學模式的必然創新,也是教師豐富學生知識庫、拓寬學生眼界、提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途徑。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不斷地挖掘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讓信息技術更好的和數學教學相融合,幫助教師更好的引導學生學習。
參考文獻:
[1]肖冬梅.淺析新課標下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及反思[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2):42.
[2]王三平.數學課堂在信息技術的引領下如何培養學生的“新”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9(22):46.
[3]郝瓊.淺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J].教師教育論壇,2019,32(0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