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
摘 要:合作學習的實質在于增強組內成員間的了解和信任,并通過開展集體探究活動,對相關學習問題進行把握,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生物學探究動力及綜合能力。但是縱觀現階段的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可以發現,其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分組不恰當、合作活動缺乏實效性等等,為了解決相關問題,教師要著眼于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引導方案,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學習形式,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
關鍵詞:高中生物;合作學習;應用策略
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理念在高中各個學科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體現,各種有效的教學方式相繼推出,合作學習便是其中的一種。而今,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各學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之間相互溝通與交流,實現互利共贏。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學生可以互相探討和啟發,取長補短,通過合作加深對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提高學習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習效果。
一、調整教學理念
為了更好地發揮合作學習方法的教學作用,高中生物老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學習并踐行新教學方法。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影響,大部分高中生物老師的教學活動中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開展課堂活動,往往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這些都不利于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推廣應用。針對這一問題,高中生物老師要盡可能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教學環節給予學生更多時間和空間來開展自主合作學習,同時要將課堂的主體權交給學生,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個性化發展并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
二、注重差異性分配
差異性分配是小組成員分配時所需要遵守的原則之一,較差的分配結果不僅難以達到理想的合作學習效果,而且有可能引起學生間的矛盾,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正常展開。因此要在進行成員分配時充分尊重不同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主要包括學習成績差異、學習能力差異以及性別差異等,盡量做到以強帶弱、能力互補、性別平均,例如成績較好與較差的學生搭配、理論知識扎實與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搭配等,在增強小組綜合能力的同時避免矛盾沖突。需要注意的是,為提升學生對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在成員分配時要給予學生一定自主選擇權,但不可完全由學生自主成組,避免學生完全根據成員關系進行組合,削弱合作學習效果。
另外,在合作小組劃分完成后,要由教師以各小組的學習特點與短板為基礎為各小組分別布置不同學習任務,再由組內成員自行分配成員角色,使每位成員均能參與到合作學習當中,促進學生共同進步。例如在進行生物實驗時,可在學生小組推舉出小組長后再進行成員角色分配,包括記錄員、操作員、總結員等,各司其職,共同完成此次生物實驗,以此為學生提供能力展示平臺,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創建輕松的課堂氛圍
學生們應該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在這樣的環境下,積極地學習,促進學生之間形成和睦的合作關系,讓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頭腦交流更加活躍,創新學生的思想,增強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若,老師在課堂上營造了
緊張壓抑的學習氛圍,學生們可能因害怕犯錯,而不敢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顯而易見,這不僅不利于老師傳授知識,還不利于學生進行學習和探討,更不利于對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作為一名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必須要完成的。在合作學生交中,必須引導學生敢于提問和解決問題,在思考問題時要有不同思路,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尊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
四、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指向,高中生物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時候,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學生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極力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在教育體制的改革過程中,生物教學也在發生著變化,合作學習方式能夠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加深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同時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合作探討深入探索生物知識的內涵和精髓,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及時解決學習團隊內部發生的實時問題
教師需要密切注意學習團隊內部發生的問題,在展開合作討論時,有三方面需要注意,第一點是合作學習的準備工作,教師需在課前調動學生的思維活躍度,確保學生在課堂中能夠積極參與思考;第二點是教師要及時發現并指正討論過程中出現的錯誤;第三點是實踐完成后,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深度復盤,在今后的學習中避免出現類似錯誤。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高二生物選修1的專題1課題1中,要進行果酒和果醋的釀造,首先要制作裝置設計,再進行果酒、果醋的制作。教師在開課前為學生布置了思考作業,如何將釀造裝置簡單方便化。開課期間,學生在課堂上制作裝置,及時對出現錯誤的團隊進行指正,避免耽誤后續環節。教師需合理分配時間,讓學生觀察裝置內果酒、果醋的顏色變化,并結合書本召集學生展開討論,加深學生對實驗的記憶。由于制作過程需要發酵,而實踐過程中,溫度條件對于發酵來說非常重要,但當下環境不能滿足溫度條件,而且裝置并不處于無菌狀態,故會導致果酒、果醋并不能直接飲用。學生可能會出于好奇心理而去品嘗,為防止此類現象發生,教師要密切觀察學生,并進行告知,實踐結束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對整個實驗進行回顧,探討學習。
完善、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高中生物學科要反觀當下,放眼未來,使當今社會意識到合作學習能力對于學生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深入對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研討,是高中生物教育的重中之重。
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知識,從中發現自身的優點與不足,進而發揚優點、改進不足;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溝通與交流,取長補短,實現互利共贏;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運用合作學習方式,探索有效的合作學習策略,努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魯菲.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神州(中旬刊),2016(26):166.
[2]周春香.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考試周刊,2017(75):118.
[3]熊恩娟.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教學篇·教學創新,2018(11):158.